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黄侃后来黄侃以故人之子的身份,去见湖北总督张之洞(其父与张之洞是好友),张认为黄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资助他官费留学日本,那时黄侃不过20岁左右。黄侃在日本又遇到了宋教仁,不久,他即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一、思想新潮激进,治学勤奋严谨黄侃于1886年4月3日出生在成都,祖籍是湖北蕲春青石镇大樟树人。他年轻时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激烈变革的一个非常时期。黄侃痛恨腐朽朝廷的统治,思想新潮激进,他倾向于革命,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黄侃在湖北文普通中学堂读书时,就认识了宋教仁、查光佛、欧阳瑞骅、董用威(即董必武),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革命党人(大部分成了有学问的革命家)。正是那时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他和宋教仁非常要好,他们一起在同学中经常宣传反满、反君主专制等革命思想。

同时拥有新与旧、激进与保守、放荡不羁与谦虚严谨等双重性格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国学大师黄侃正是如此之人。

黄侃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但其生活上却显得放荡不羁,既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又被人们戏称为民国学人三个著名“疯子”的“黄疯子”(另外二个分别是“章疯子”章太炎;“刘疯子”刘师培。)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1)

黄侃照

黄侃为何会具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格呢?下面给大家详细剖析。

一、思想新潮激进,治学勤奋严谨

黄侃于1886年4月3日出生在成都,祖籍是湖北蕲春青石镇大樟树人。他年轻时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激烈变革的一个非常时期。黄侃痛恨腐朽朝廷的统治,思想新潮激进,他倾向于革命,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

黄侃在湖北文普通中学堂读书时,就认识了宋教仁、查光佛、欧阳瑞骅、董用威(即董必武),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革命党人(大部分成了有学问的革命家)。正是那时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他和宋教仁非常要好,他们一起在同学中经常宣传反满、反君主专制等革命思想。

后来黄侃以故人之子的身份,去见湖北总督张之洞(其父与张之洞是好友),张认为黄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资助他官费留学日本,那时黄侃不过20岁左右。黄侃在日本又遇到了宋教仁,不久,他即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2)

黄侃

回国后,黄侃不畏艰苦深入民间,到处宣传民族大义和中国危亡的状况,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君主专制,每次讲演听者达数千人之多,八县听过黄侃演讲者有数万之众。当时蕲、黄一带的豪杰之士,都愿和他结识,称之为“黄十公子”。

1911年七、八月间,黄侃从河南回到汉口,在招待宴会上,酒后黄侃大骂立宪派,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和平改革方案纯属欺骗,并当下提笔为《大江报》撰写时评,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此文刊出后,震动一时,鼓舞人心,深受革命人士欢迎。

然而,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以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而告终。反动封建军阀官僚又都摇身一变成为民国官员。革命党人却遭到排斥打击。黄侃见革命成果被篡夺,就不再过问政治,改为专门研究学问了。

黄侃为章太炎的门生,其学术深得其师真谛,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也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但这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3)

黄侃照片

黄侃治学非常勤奋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他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

黄侃为了保证著作的严谨与认真,曾发誓50岁后才著书。他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作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

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就是说,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就必须做到“学无止境”、“诲人不倦”。

二、观念陈旧保守,生活放荡不羁

黄侃的另一面表现为:观念陈旧保守,生活上放荡不羁。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4)

黄侃VS胡适

由于黄侃观念守旧,所以他向来看不惯胡适等一批新派人物的做法,一有机会便冷嘲热讽。一次,黄侃当面责难胡适:“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未必出于真心?”胡适不解其意,问其原因。黄说:“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不该叫胡适,应称‘往哪里去’才对。”胡适听后十分尴尬。

又一次,黄侃给他学生讲课兴起之际,又谈起胡适和白话文。他说:“白话文与文言文孰优孰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某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其电报费要比用文言文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黄侃治学严谨,但是在生活上却放荡不羁,他一生中除了治学,则爱好外出游山玩水、围棋、打牌,还特别好吃、好喝,而他的第一大爱好是美色。他一生结婚达九次之多。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5)

黄侃剧照

黄侃曾经骗取同乡、同族女子黄绍兰(当时为她的老师),与自己办理结婚证书,用的是李某某的假名(其时黄侃仍然与发妻有婚约)。谁知黄侃回北京女师大教书后,又与一苏州籍的彭姓女学生秘密结合。

黄绍兰闻讯后欲哭无泪,因为婚书上男方的姓名不真,又如何对簿公堂?更可悲的是,她与黄侃生有一女,其父恨她辱没家风,一怒之下,与她断绝父女关系。她摆脱不了黄侃给她心灵投下的巨大阴影,终于疯掉了,而且自缢身亡。

三、双重性格原因剖析

国学大师黄侃具有治学勤奋严谨、生活上放荡不羁的双重性格,看似互相排斥,实则是个矛盾统一体。他的老师章太炎对他有如下评价: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6)

黄侃著作

章太炎对这位大弟子身上的各种毛病(尤其是藐视道德的行为)表示出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认为黄侃酷似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中阮籍那样放荡不羁的人物,不管他如何玩忽礼法,逃脱责任,毕竟丧母时曾呕血数升,仍是纯孝之人,内心是善良的,并非残忍之徒。

1935年10月6日,黄侃由于饮酒过度,胃血管破裂,抢救无效,于10月8日去世。黄侃去世时年仅50岁,虽未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

黄侃治学勤奋严谨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仰;但是他行为过于激进,以及生活上的不良习气,应该得到批评与批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注意政治思想的持续上进,争取做一个品学兼优的祖国建设者,为实现人类崇高梦想奋斗终生。

黄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治学上非常严谨)(7)

黄侃书札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