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矿板块往死里跌(深度锂价又新高)
锂矿板块往死里跌(深度锂价又新高)当然难度是有,从发掘到最终开采,整个周期需要6年起步,可能会迟到,但不会不到。供给看,缺了就要补啊。未来价格是继续涨好,还是跌更合理?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揣测一下,市场和锂矿公司内心的博弈戏。总不能一直缺吧。
碳酸锂价格又创新高,但奇怪的是锂矿股好像涨不动了,反而在一直跌。
要知道过去一年多以来,锂价和锂矿公司的股价几乎是神同步的,都涨了10倍多。
作为地球上最轻的金属,锂从未像现在一样重要。
“有理走遍天下”的逻辑难道不成立了吗?
未来价格是继续涨好,还是跌更合理?
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揣测一下,市场和锂矿公司内心的博弈戏。
总不能一直缺吧。
供给看,缺了就要补啊。
当然难度是有,从发掘到最终开采,整个周期需要6年起步,可能会迟到,但不会不到。
这样说可能还有些模糊,但锂矿到底在6年后能够有多少增量?这至今是个谜团。影响因素很多。
这里我们参考一下,最新的里锂资源上市公司$天齐锂业(002466)的招股书,
可以看到在接下来的4年里,全球锂矿的产量将以超过25%的速度增长。此后达到平缓。
当然,这个数据仅仅做为参考,不可预料的变化因素比较多。比如环保限产,要知道锂矿开采是种高污染产业,某些国家对环境污染,或者有害化学品的关注度是远超我们想象的。
再一个,替代品目前也都出来了。
为什么最近钠离子电池这么火爆,我原本以为钠离子电池量产进度可能还没那么快。
需求端看,下游电动车销量的增长是肯定的,但增速可能没有这么大,因为基数越来越大,加上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比如去年销量同比增长是1.6倍,但今年的预期只有60%,再往后增速可能也没有那么高。
所以供需得到缓解,价格就不能再高了。
当然有人说价格不能高,我从量上增加产能,也能提高营收吧,但是锂价已经蹦的这么高了,预期已经打的不能再满了,量增加,价就会跌,两者一抵消,可能还是个零和游戏。
博弈戏二:股价“涨”伤上下游,“不涨”伤锂矿公司的全球竞争力锂矿价格居高不下,一直是产业链上一根卡在喉中的刺。
咽不下去,又拔不出来。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在行业峰会上说自己是在给$宁德时代(300750)打工,但宁德时代又是给谁打工呢?
心知肚明,锂矿公司。从锂矿公司近几年的业绩也可看到,赚的盆满钵满。车企苦“锂”久矣,总不能产业链其他环节都过的紧紧巴巴,而锂矿公司却业绩股价双得吧?
当然这里又有个悖论,锂矿公司需要资金去开采好的锂矿项目。去和世界上其他人争夺锂资源,这些都需要资本的加持。
我们作为消费电子和汽车制造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天量的锂矿,
任泽平在微博上说过这么一句:“全球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澳大利亚等地,可能导致国内赚吆喝,钱都被国外矿主赚走了,而我们在铁矿石时代就吃过这个亏。”在铁矿石时代,我们多次错失良机。一位长期研究海外矿业的专家回忆:“我们1992年有机会入股BHP (必和必拓的前身),2005年有机会控股FMG(如今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2009年中铝有机会入股力拓,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对上游资源的软约束一直影响到了现在。
我们肯定不希望新能源汽车重蹈钢铁行业覆辙,本来发展新能源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70%石油依赖进口的局面,如果对锂资源毫无话语权,那么“弯道超车”就将变成一句意义有限的口号,甚至是为他人做嫁衣。
博弈戏三:要积极扩产吗?有人甚至说锂矿公司选择躺平可能更好。
锂矿公司的内心活动是怎样?
如果我是锂矿公司,既然市场给我的预期已经到这里了,我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扩产,即便我加快供应扩产,锂价要是下降了,那最后吃亏的是我自己。
不扩产可以躺赚,扩产了反而可能少赚。
所以这样想供需格局一时半会儿可能也缓解不了。
所以这样僵持着,价格不能涨太多,也不会跌太多,只能维持。那业绩增长靠什么实现?没有增长预期,那为何要买这些公司?
这就是我觉得最近锂价涨,而锂矿公司股价而不涨的原因的推测和猜想。
当然影响因素比较多,我的猜测也比较片面,大家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