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唐后期真的那么不堪吗(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

大唐后期真的那么不堪吗(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李世民任用的少数民族人才,多为出身高贵的少数民族权贵,如:突厥王子、铁勒王子等,无不是少数民族贵族。反观李隆基,他任用的少数民族人才多是出身草根的寒门子弟,即“多是杂种贱胡”,例如:安禄山就是个出身杂胡的死囚犯。除此之外,从两位大唐皇帝任用的藩将身份上,我们亦可发现端倪。隋唐建立于乱世,唐廷吸纳了大量周边少数民族,但安置少数民族的政策并不健全,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胡化”的现象。有学者认为,一旦“胡化”在边远之地普及,这里便会产生一种离心力,当地的人民缺乏对大唐王朝的归属感,容易被其他势力策动。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唐朝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是相对成功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大唐王朝有不少胡人血统的大臣,这些大臣对唐朝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且行走在挽救王朝的前沿。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与后世的满清高度类似。清王朝虽将最高军权牢牢地控制在满族手中,但却任用了大量中高层外民族将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历史王朝总会在某个节点后盛极而衰。对于大唐王朝来说,这个节点便是“安史之乱”。那么,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便结合今人观点进行剖析,看看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偌大的大唐王朝土崩瓦解。

大唐后期真的那么不堪吗(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1)

第一个:亡于少数民族政策

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较多,自中唐以来便已诞生了此类说法,称大唐的覆灭与不完善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关。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河北胡化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这一观点的引申。

隋唐建立于乱世,唐廷吸纳了大量周边少数民族,但安置少数民族的政策并不健全,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胡化”的现象。有学者认为,一旦“胡化”在边远之地普及,这里便会产生一种离心力,当地的人民缺乏对大唐王朝的归属感,容易被其他势力策动。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唐朝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是相对成功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大唐王朝有不少胡人血统的大臣,这些大臣对唐朝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且行走在挽救王朝的前沿。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与后世的满清高度类似。清王朝虽将最高军权牢牢地控制在满族手中,但却任用了大量中高层外民族将领。

在笔者看来,李世民的少数民族政策是成功的,但李隆基的少数民族政策却是失败的。李世民坚持将军权控制在“自己人”手中,即便任用了大量藩将,掌握最高军权的仍是汉族重臣及李家人。相比之下,李隆基却没有把握好这一尺度,任由军权被拿捏在高仙芝、安禄山等藩将的手中。

除此之外,从两位大唐皇帝任用的藩将身份上,我们亦可发现端倪。

李世民任用的少数民族人才,多为出身高贵的少数民族权贵,如:突厥王子、铁勒王子等,无不是少数民族贵族。反观李隆基,他任用的少数民族人才多是出身草根的寒门子弟,即“多是杂种贱胡”,例如:安禄山就是个出身杂胡的死囚犯。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无法否认的是古代贵族阶层拥有平民所不具备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些人一旦忠于大唐,往往会对中央产生一定的向心力。况且,这些少数民族贵族在当地享誉盛名,容易获得部属的拥戴。

相比之下,那些出身寒门的少数民族子弟,即便获得了高人一等的地位,也很难取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拥戴。在这种不服气的心态下,这些人难免会心生反叛之意。

大唐后期真的那么不堪吗(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2)

第二个:亡于科举制度

近日笔者在网络上看到另一种观点,同样引人深思:安史之乱爆发的首因,是失意军人与失意士人结合。

这一观点,是前文中“华夷之辩”的反证,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给出的依据是策动安史之乱的幕僚多为汉人,而不完善的科举制正是这些汉人发动叛乱的首要原因。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虽然武周时期后科举盛行,但原有的门阀士族仍处于权力核心,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很难获得大权,即便有也只能算是凤毛麟角。

科举制的推行,无疑给广大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了成为人上人的机会,但即便是在科举盛行千年后,这项人才选拔制度仍无法满足读书人的需要。在文学领域我们能看到,唐代文人大多自负,唐诗中出现最多的便是“怀才不遇”的喟叹。唐朝的读书人,大多希望学有所成,“学而优则仕”,极少会像其他朝代怀才不遇的才子一样隐居山林(即便隐居山林也都是在多年名落孙山后)。

对于无法中榜的士人来说,他们的出路十分有限。科举失意以后,不少文人(尤其是那些颇有才名者)都会远走河朔,在军阀手下当幕僚,走一条“曲线救国”之路。藩镇军阀,与这些落魄文人有同样的心境,那就是对现实不满。这两股对现实不满的力量相互结合,对原本的秩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汲取了唐代前车之鉴的宋朝,在重文轻武的同时,大量启用士人,让读书人的出路更多。即便是多年不中的倒霉蛋,亦能得到中央倾向性政策的支持,通过其它途径混到“铁饭碗”,所以,宋朝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大唐后期真的那么不堪吗(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3)

第三个:亡于开边政策

不少朋友认为,唐朝皇帝(尤其是李隆基)穷兵黩武,开边过度。还有不少人拿出了开元时期的军费记录,用以证明开边过度耗空国库的说法。

为什么这种说法不见史学家提及?

这是因为唐代的军费开支再多,也不会拖垮国家经济。我们不妨拿出唐代前后的汉、宋两朝,通过对比就能发现唐朝的军费开支不算多。众所周知,自天宝到开元,唐朝经济始终处于富庶的上升期,因此李隆基执政时期中央的军费开支实属九牛一毛。

况且,唐朝采取了“以战养战”的策略,所以在许多对外战争中非但不会耗费大量军费,还会凭借占地的资源发一笔财。这套策略,对国内经济反而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笔者发现,很多朋友对唐廷穷兵黩武这一点的认识并不全面,将这种现象的成因归咎于皇帝个人,亦或是归咎于某个贪功的将领。

根据史料来看,当时的确存在不少想要去边疆立战功的将士。例如,王忠嗣持重安边,可他手下的兄弟却觉得跟着王忠嗣混没有什么前途发展,对他离心离德。为了安抚麾下的将士,老成持重的王忠嗣不得不采取一些激进的对外政策,在确保胜利的情况下发兵攻打辖区外的少数民族,让手底下的将士获得升迁的机遇。

然而,这些贪功的将士毕竟只是少数。

相比于常年混迹于边疆,指望着用军功博前途的士兵来说,内地的士兵往往有偏安的愿望。随着唐朝和平日久,内地逐渐出现了“不识兵戈数代人”的状况,距离中央较近的地方军甚至连怎么打仗都忘了。安史之乱爆发之际,内地的守军还闹出过这样的乱子:叛军的军号一吹响,便有被吓破胆的守军在城墙上跌落下来。

《仁本第一》有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安史之乱中,我们能看到“好战”的边军及“忘战”的中央军,这一时期的大唐可谓兼具“好战”与“忘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处于危亡已是大势所趋。

大唐后期真的那么不堪吗(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4)

第四个:亡于军政制度

自高宗以后,府兵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到李隆基登基后这项征兵制度彻底被募兵制所取代。必须要说的是,均田制只是府兵制的支撑政策,其本身的变动尚不足以影响到府兵制。朝廷逐渐废止了府兵制之后,均田制仍被保留下来。

唐代中后期的士兵,不论是在服役期内留守地方的守军还是终生服兵役的中央军,基本都是通过募兵制招募而来的。由府兵制到募兵制,军队完成了向职业化的转变。然而,这一转变是不完善的,在转变的过程中埋下了军队地方化的种子,使藩镇势力崛起。

安史之乱为何爆发?

笔者认为离不开府兵制被破坏时诞生的节度使制度。

显而易见的是,唐朝军事实力最强的时期,正是府兵制盛行的时期。李世民推行府兵制,所以贞观时期的唐军战斗力世界第一;高宗沿用府兵制,所以高宗时期的唐朝疆域最广。中唐之后,有大臣看到了制度转换后的弊端,所以恢复府兵制的呼声水涨船高。

有不少历史爱好者认为,唐代“天下财富,国都不藏”的政策,间接导致唐代地方权力威胁到朝廷,进而引发藩镇割据。说实话,这项政策的出台的确带来了地方政权威胁到中央政权的隐患,但凡事均有利弊,该政策亦有利国利民的一面。

且看安史之乱期间,国都被叛军攻占后,大唐仍能借助地方资源发动反击,这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当时,东南财阀尚在,大唐天子可借此东山再起。张巡据守睢阳整整三年,若地方府库中没有庞大的积蓄打底,单凭城内军民宁死不屈的意志和草根树皮,恐怕也难撑过这三度寒暑。

反观后世的靖康之乱,汴梁一旦被金人攻陷,北宋便在顷刻间土崩瓦解,连回环的余地都没有了。

大唐后期真的那么不堪吗(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5)

总而言之,大唐之军政有利有弊,我们亦不能将唐王朝之衰败归咎于某项军政,这是有失严谨的。在唐朝发展的过程中,贞观、开元两大盛世是大唐各项政策利处的体现,那么,天宝年间的动乱就是各项政策弊端的体现。

后世的王朝,无不借鉴了大唐之兴衰。甚至,从唐王朝289年的发展史中,生于现代的我们亦能收获颇丰。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