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跟团游价格(低价港澳跟团游)
香港跟团游价格(低价港澳跟团游)既然是个旅游团,当然就少不了带团的导游,而且每每出现服务质量的纠纷,带团导游还经常是媒体聚焦的暴风眼。在整个“低价游”的环节中,带团导游至少是个积极参与者,配合定点商店诱导甚至压迫游客购物消费是其工作的必备内容。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游客招徕者可谓五花八门,旅行社不是主流,但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们扎堆。我们从最近几年发生几起关注度比较高的低价港澳游纠纷的新闻都可以看到,所谓港澳接待旅行社的背后都是购物店老板的身影,他们本来就是“低价游”环节中最大的赌徒,现在直接演变成这一产品操盘者和接待者。自从国内组团社基本退出“低价游”市场、同时国家旅游局严格规范旅游市场以后,“低价游”也就丧失了在主流正规渠道招徕游客的资格。但新的产品组织者依靠原有的销售渠道人脉已经可以直接渗透到三四线城市的小旅行社,同时发展出“超市中奖销售”、“广告费回馈用户销售”、甚至还有更精准的“广场舞大赛销售”等方式,吸引终端游客相信
文/微博:旅游瞭望獭
备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低价港澳跟团游”(以下简称“低价游”)可以称得上国内旅游市场上最顽强的“打不死的小强”,最近十几年来各个管理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对其严厉整治,甚至稍微正规点的旅行社都不敢卖这一类的产品,但它居然还能脱离正常的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另辟蹊径招徕游客组团成行,而且价格越做越低,游客辐射范围基本覆盖全国。因此针对这一产品,我们不妨来分析分析看看其中的奥妙。
但随着团费价格的不断走低,“低价游”的利润不足以支撑传统的组团社、地接社、购物点三家分利,同时国家旅游局对规范旅游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国内组团社面临的被处罚的风险加大,因此国内组团社基本退出了这一市场。此时,吃惯了“高利润、高回扣”这碗饭的港澳定点购物店则摇身一变,成了组织这一产品的幕后老板。
我们从最近几年发生几起关注度比较高的低价港澳游纠纷的新闻都可以看到,所谓港澳接待旅行社的背后都是购物店老板的身影,他们本来就是“低价游”环节中最大的赌徒,现在直接演变成这一产品操盘者和接待者。
自从国内组团社基本退出“低价游”市场、同时国家旅游局严格规范旅游市场以后,“低价游”也就丧失了在主流正规渠道招徕游客的资格。
但新的产品组织者依靠原有的销售渠道人脉已经可以直接渗透到三四线城市的小旅行社,同时发展出“超市中奖销售”、“广告费回馈用户销售”、甚至还有更精准的“广场舞大赛销售”等方式,吸引终端游客相信所谓的“几百元港澳游”就是自己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为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精准销售渠道的设计者,其营销话术、场景、还有紧跟时事的策略导致无数中老年游客被精准定位消费,简直可以写进商学院营销课程的教科书里去了。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游客招徕者可谓五花八门,旅行社不是主流,但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们扎堆。
既然是个旅游团,当然就少不了带团的导游,而且每每出现服务质量的纠纷,带团导游还经常是媒体聚焦的暴风眼。在整个“低价游”的环节中,带团导游至少是个积极参与者,配合定点商店诱导甚至压迫游客购物消费是其工作的必备内容。
对导游这个环节,我们只能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许有些带团导游说不带团就没有收入,但是不带这种赌团性质的“低价游”的选择权还是有的。
大多数人都有不工作就没收入的危机感,但不代表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参与违法活动获取收入。带团导游的收入与游客消费金额的高低是直接挂钩的,当然会有颗粒无收的时候,但也有日入过万的“好日子”,所以才有导游长期固定从事接待此类团队。
“得益于”精准的销售渠道,目前还前往参加“低价游”的游客群体基本局限在中老年退休人群。这一群体被“低价游”的组织者盯上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1、占便宜心理。
有些游客明知道参加“低价游”是要被安排去购物的,但是抱着我不买就是了,或者我不买、别人会买,再或者团费上省下来的钱拿去买东西、还是不亏等想法。殊不知,买的没有卖的精,你的小算盘打得再好,也不敌购物店对你的算计——购物必吃亏、不购必受辱,两条路您老选一条吧。
2、从众、容易被营销话术洗脑。
所谓“商家用广告费回馈用户”、“广场舞比赛”等噱头就是以此轻易获得了这一人群的信任,这种营销场景下多是老邻居、跳广场舞的老姐妹、购买同一保健产品的老客户同时被忽悠参团的居多。
3、维权意识薄弱,维权手段少。
“低价游”组织者和导游被爆出多起服务纠纷新闻却有恃无恐主要就在于参团的中老年人群维权意识薄弱,不会收集证据,因此被爆出来的纠纷只是冰山的小小一角,才会使得“低价游”这个旅游市场的怪胎长时间得以存在。
以上便是笔者对“低价港澳游”的一些分析,最后只想提醒一句:为人儿女,多关心关心父母,他们才能少上当受骗。你不关心父母,嗯,有一堆骗子正在盯着二老的钱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