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怎么防止掉粉(快手有个快手大队)
快手怎么防止掉粉(快手有个快手大队)心疼妈妈 走上农具创新道路李庆友介绍:“在日常农作中,为了节省人力和物力,往往采用撒施的施肥方式,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养分的流失。”李庆友参考喷洒农药器的原理,对其进行了改良,最终发明出手持入土式施肥器,边走边施肥,同时还能调节施肥量,简单操作,让肥料完美入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肥料效能。“以前,每人每天最多施肥5亩地,1亩地人工费大约50块左右。用了我的施肥器后,不仅可以免耕,节省人力,还能精准施肥,平均能节省约30%的肥料。”以省时省力省钱为目的,是李庆友一直坚持的农具创新原则。秋天是很多果实成熟的季节,李庆友因时制宜,特意为农民老铁准备了丰收神助攻,零售价78至98不等,成本只要50块钱。李庆友说:“咱们农民精打细算惯了,能省点儿是点。”实惠、好用,李庆友的摘果神器在快手收获了大量好评。摘果子有妙招,其他作物也不在话下。花椒粒儿小,采摘过程容易散落,李庆友就用塑料做了一个小“簸箕”来
又到一年农民丰收节,丰收的背后是农民们辛勤的汗水,腰背酸痛对于农民来说是常事儿,但“李有财”可不答应这些“常事儿”。今年的丰收节前夕,已有近60万人通过快手关注了“李有财”(快手ID:106339089),希望从他这里找到“使巧劲干农活”的方式。
“李有财”真名李庆友,来自辽宁省葫芦岛农村,自小爱好发明,如今专注设计制作实用小农具。不用弯腰的施肥神器、一步到位的割玉米“小能手” 、风格多变的摘果助手……“老铁们,效果咋样自己看。” 李庆友最爱向老铁们“炫耀”自己的新发明。“李有财”为农作带来切实便利的发明,受到了老铁们的追捧。李庆友说,靠设计售卖新农具,农忙前后自己可以收入十多万元。
省力新农具,欢喜迎丰收
“秋分快到了,南果梨也已经熟透,老铁们跟我一起用摘果神器,感受丰收的喜悦吧。”一根可伸缩的三米多长的杆子,一端状似钉耙,用来从树叶中耙下果实;另一端连着一条长布袋,让耙下来的果实顺利滑落入袋。巧妙的设计,彻底告别了“高登高举”式登采摘。老铁直呼:“有了这神器,摘果子真过瘾,半天功夫就摘了之前需要一天完成的果量。”
秋天是很多果实成熟的季节,李庆友因时制宜,特意为农民老铁准备了丰收神助攻,零售价78至98不等,成本只要50块钱。李庆友说:“咱们农民精打细算惯了,能省点儿是点。”实惠、好用,李庆友的摘果神器在快手收获了大量好评。
摘果子有妙招,其他作物也不在话下。花椒粒儿小,采摘过程容易散落,李庆友就用塑料做了一个小“簸箕”来承接收纳,轻松解决问题。“身边的东西灵活运用,你可太有才了。”每次李庆友用快手展示他的新作品,都会收获一波赞叹。
研究新农具两年多,李庆友或发明或改良了大小二十几件农具,涵盖了耕种、施肥、采摘、收割等各个阶段所能用到的工具。今年6月底,他申请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是一件名为“入土施肥器”的农具,这也是他在快手上最受欢迎的作品。
李庆友介绍:“在日常农作中,为了节省人力和物力,往往采用撒施的施肥方式,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养分的流失。”李庆友参考喷洒农药器的原理,对其进行了改良,最终发明出手持入土式施肥器,边走边施肥,同时还能调节施肥量,简单操作,让肥料完美入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肥料效能。“以前,每人每天最多施肥5亩地,1亩地人工费大约50块左右。用了我的施肥器后,不仅可以免耕,节省人力,还能精准施肥,平均能节省约30%的肥料。”以省时省力省钱为目的,是李庆友一直坚持的农具创新原则。
心疼妈妈 走上农具创新道路
1980年的李庆友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的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从小和土地打交道,让他对农活熟稔于心。李庆友说:“我们那儿气候比较干燥,每年春天玉米种下去后,长势经常参差不齐,再加上当地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大型机械农具进不来,只能靠人力一株株补齐。”
2017年春天,李庆友在农忙时回老家帮忙,休息间隙看到老母亲在田间不停地弯腰劳作,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妈一手拿着镐,一手抱着苗,费劲地在垄上一个个刨坑,再把移出来的玉米苗栽进坑里。费力且效率低,我们年轻人干一会都累得不行,更别说我妈那么大年纪了。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给她弄个好使点的工具,让她干活省点力。”
李庆友虽不是专门从事机械生产的,但那时他也经营个小型钢材厂,制作材料还算齐全。“我小时候就爱拆家里的电器,然后重新组装,弄的多了,想要做什么东西,脑袋里就能很快浮现出大概形状。”得益于先天的“拆家”本领,李庆友没不久就构思出了“移苗器”的雏形。简单的几个铁块组成不到一米长的器具,找到合适的位置用脚一踩就能轻松在土上刨出个坑,下边筒状的部分用于兜住苗和泥土,短短几秒,就能完成一株农作物的移栽。
李庆友的小发明,不仅给家人带来了便利,方便、实用、便宜等优势也获得了同村人的认可。不过,初期的作品,李庆友常会遭到质疑,李庆友却把它当做另一种鼓励。“大家都是农民,对地里的活儿再熟悉不过了,听取更多人的建议,才能让我的农具让更多人受用。”考虑到其他地方的农民也会遇到类似问题,李庆友索性把自己的新农具拍成视频上传到快手,以帮助更多“想偷懒”的农民。
“快手大队”专事“懒农”神器
李庆友可以说是快手的“老铁粉”了,2015年他就下载了快手,至今已有四个年头。“一开始,我就只看别人的视频,后来看到有人发机器人的作品,觉得有意思,就想着自己也能做出来。”大黄蜂、擎天柱……李庆友照着图样果真做出了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也是从2017年初,李庆友开始在快手上传作品。
不过,李庆友也坦言:“大型机器人实用性差,一般只有商场或者极少数收藏爱好者才愿意买,销量并不乐观。”这让李庆友意识到“实用”二字在发明中的重要性。
后来上传的新农具系列作品在快手收到了不错的反响,李庆友就集中精力做更多新农具,他有时候也会根据快手老铁的需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量来批量生产对老铁有用的农具。“简单来说,老铁负责提供课题,我负责攻克难关。”
目前,李庆友在快手已经有54.9W粉丝,每天都有人私信让他帮忙设计适合自己的农具。随着老铁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李庆友召集了村里人,成立了一个二十多人的“李有财大队”,从创意到生产再到销售,覆盖整条产业链。快手巨大的流量红利,让李庆友决定将线下的销售渠道逐渐转移至快手上。“农忙前后,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十多万,其中有很多客源都来自快手。”快手不仅给李庆友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快手品平台,让更多人见识了他的创新思维。
李庆友说:“15年前,我曾经把家里废弃的摩托车改装成了犁地机械农具,之后一直被搁置。因为当时没有快手这样的记录分享平台,遗憾没能让更多人看到,也没能保存下来。现在我这一项项的创新都用快手记录下来了,再过多少年都能被看到。”被更多人看见的李庆友,也在记录、展示和分享中,留住宝贵的创新财富。
通过快手,越来越多有创意、有才艺的农村“小能人”出现在公众视野,无论是农耕技巧、农业知识分享,还是种植养殖方面的亲身示范,都能在农民老铁真实的视频画面和朴实的表达方式间,拉近屏幕内外的距离。通过快手,人们不仅仅看见了农业新发展,也看见了农村新风尚和农民新面貌。在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上快手,看“丰收大战”和更多三农新鲜事,为创意新农人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