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赶集时间表(汕头也赶秘考)
汕头赶集时间表(汕头也赶秘考)有家长提出若是“课堂体验活动”,为何家长不能进入校园参与,门口的保安声称里面在进行考试,11点半后方可接送孩子。校园内,早已列队站满了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其中还有的带队老师,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旗帜上清晰地标注着“小升初直通车”等字眼。4月1日上午7时许,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门口聚集了数百名学生及家长。校外道路两侧停满轿车,几辆大巴在道路中间艰难穿行,停车一开门,下来一波又一波学生及家长,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4月1日上午7点多,记者在金园实验中学门口拍摄到的视频。)喧嚣人群中,有家长叮嘱孩子做题时要细心,也有家长显得比孩子更紧张。当天是周日,为何现场来了这么多学生?记者询问得知,这些学生和家长大多来自汕头澄海区和潮州饶平县两地,他们远道而来是为参加一场“课堂体验活动”。
文/南方 记者
4月3日,南方日报、南方 《穗一初中组织逾千学生“秘考”》刊发后,让广州小升初“秘考”这个公开的秘密浮出水面,涉嫌违规招生校长被停职,有关部门称将对涉嫌违规招生行为进行核查,该事件在业界和家长们当中引发了热议。
然而,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小升初“秘考”在省内其他地市也同样发生。在汕头市,有民办学校打着“课堂体验活动”的旗号,实则开展笔试考试进行招生。在教育部门未下达编制招生目录相关文件情况下,汕头部分民办学校已陆续发布了招生简章,提早招生“暗流涌动”。
“课堂体验活动”强调学生带笔
4月1日上午7时许,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门口聚集了数百名学生及家长。校外道路两侧停满轿车,几辆大巴在道路中间艰难穿行,停车一开门,下来一波又一波学生及家长,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4月1日上午7点多,记者在金园实验中学门口拍摄到的视频。)
喧嚣人群中,有家长叮嘱孩子做题时要细心,也有家长显得比孩子更紧张。当天是周日,为何现场来了这么多学生?记者询问得知,这些学生和家长大多来自汕头澄海区和潮州饶平县两地,他们远道而来是为参加一场“课堂体验活动”。
校园内,早已列队站满了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其中还有的带队老师,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旗帜上清晰地标注着“小升初直通车”等字眼。
有家长提出若是“课堂体验活动”,为何家长不能进入校园参与,门口的保安声称里面在进行考试,11点半后方可接送孩子。
记者向多名现场家长求证,家长们均表示,在3月31日下午接连接到声称金园实验中学老师的来电,通知他们参加“课堂体验活动”,并要求学生“带笔”。
“我们问那既然只是课堂体验活动,那能不能不参加,”一名来自饶平的家长表示,一开始他们还想拒绝,但对方老师称“不能不来”,“我们问是不是要考试,老师对我们说不能说考试,要说来参加课堂体验活动,这样说我们就懂了。”
“以前招生都是在5、6月份,没有这么着急,不知道今年为何这么早就开始活动。”记者再次向该名家长求证,学校是否通知来参加“考试”,该名家长证实了这样的说法,“学校打电话通知我们带笔,来面谈,做几份试卷。”
然而也有“状况外”的家长。一名来自潮阳区的家长表示,他们以为只是单纯的参加课堂体验活动,老师说要“带笔”,于是为孩子准备了钢笔。但在孩子进入校内之后,孩子给家长拨打了电话,表示需要“2B铅笔,圆规,尺子”等文具。“他们又没说清楚要带什么笔,如果我早知道是考试,我肯定准备好那些文具,现在让我去哪里买?”该名家长后来向其他学生借了相关文具,让保安递送给自己的孩子。
同样的“课堂体验活动”发生在汕头市龙湖实验学校。当天同一时间段,另一路记者来到龙湖实验中学,场面同样“壮观”,校门口站满了等待的家长。采访中多位家长表示接到电话通知,带着孩子来参加“课堂体验活动”。
一周内两所学校接连开展两场考试
4月7日上午,同样的情形在两所学校再度上演,原来此前开展的是第一批“课堂体验活动”,这一次是第二批。“一周开展2次考试,真是累人。”某培训机构的带队老师在与记者交流过程中不经意地表达。
在与该带队老师交流过程中,记者获悉,4月1日第一批考试的学生中,已有部分考生接到了学校确定“成功入学”的通知,“没有接到电话的就是考不上的了。”
是真的“课堂体验活动”还是考试?上午11点,“课堂体验活动”结束,学生陆续离开教室,不少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试题。记者在校内采访了几位学生,学生均表示,上午的确在学校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数学、英语和语文。
考生告诉记者,每一科的考试时间为40或50分钟,英语不设听力试题,语文只考阅读理解和作文。一名来自澄海区的考生还告诉记者,在考试开始前,教室播放了《疯狂动物城》的英文版视频,“我觉得学校是故意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让我们心情放松。”该考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同学都被安排在上一批考试,自己排到第二批,有点“凄凉”。
培训机构为招生活动提供多种服务
采访中记者得知,家长们均是通过当地的教育培训机构报名参与了此次的“课堂体验活动”,例如澄海的“智瀚”、“巨人新时代”以及潮州“启航”等机构。有家长向记者展示了培训机构的微信群,其中能够清楚地看到“面谈”“考费”等字眼。
在家长提供的某一位培训老师的朋友圈中,该培训老师则直白地写着“出发金实第二批考试”“汕头潮州名校持续接受报名中”等信息。
“今年管的严,所以我们都知道,也不捅破。”有家长表示,虽然填写的是课堂体验活动的表格,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与多位家长交流中,记者也获悉了不同机构收取的中介费用不同。有的机构收取20元中介费,有的机构根据学生家长报名的学校来收费。“金中南校收50元报名费,潮阳实验学校收100元报名费。”家长表示,考完金实、龙实,接下来就等待其它学校的通知。
不少潮州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为了方便,则统一搭乘培训机构的车辆。“每人收200元,我和我的孩子就花了400元了,钱都给机构赚了,下一场考试我干脆让孩子自己去就好。”
除了报名费用和车费,部分培训机构还以各种名目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小升初名校真题集”和面试课程等,更有培训机构扬言“成绩高的可以直接推荐名校提前录取”,令不少家长怀疑学校和招生机构是否存在利益关系。“我一直是看得开的人,今年也急了、慌了,”一名孩子在金平区就读的家长表示,自己加入了不少培训机构的微信群,每天都能收到许多来自培训机构的“温馨提醒”,“每个机构都声称有第一手资源,不跟风的话,家长心里慌。”
多数考生家长对变相招生表示理解
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创办于2000年,龙湖实验学校创办于2006年,两所民办学校为同一投资人。由于办校久、成绩好,两所学校在业内和家长们口中颇有口碑,是目前潮汕地区知名民办学校,而且面向外地招生,所以每年吸引不少非金平和龙湖地区的学子慕名报读。
上个月,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教育厅转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了“十项严禁”纪律。其中明确提到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然而,对于两所学校以“课堂体验活动”名义提早招生的行为,绝大部份考生家长却表示理解。
“昨天上午接到学校电话通知,让孩子今天上午过来考试。”来自饶平钱东的麦女士告诉记者,她从凌晨4点就起床做饭,5点半从家里开车出发。“孩子的教育马虎不得,所以得提早准备、提早出发。因为时间赶,孩子也没能充分复习,权当带孩子来见下世面,锻炼胆量和考试能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入学考试改称课堂体验,考试凭证改称体验凭证,事实上还是那一套,禁不了。”麦女士表示。不少潮州市区的学生和家长为了不耽误考试,特地提前一晚就来到汕头市区,以便第二天孩子能够尽早参与考试。
“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和优秀的孩子一同上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有助于子女的学习和成长,而且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更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来自饶平的黄先生认同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入学方式,他认为如果禁止考试,所有学生就近上学,可能滋生学区房及腐败等问题,还不如让孩子公平竞争,“小升初可以取消考试,但高考取消不了,中国应试教育的模式还是没能改变,让孩子从小适应不算坏事。”
一名身份为公办学校教师的家长也表示支持孩子参与考试招生,他还给孩子报名了若干学校的考试。“简直可媲美国家遴选国家公务员。”该家长自己揶揄道。
考试是否成享受优质教育唯一渠道?
那么,是什么导致民办学校“铤而走险”,变相招生?
“那是因为顶尖的民办学校为了规避不能考试的政策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当然谁都明白其实还是考试掐尖,”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但是不支持,“其实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来决定录不录取。就是说小学阶段的评价手册要准确公正信息有效。”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一名教育工作者告诉记者,去年汕头某知名民办学校碍于舆论监督开展面试招生,但招生结果不甚理想。“还是考试能够反映学生真实学习能力水平,单靠面谈很难看出来。”
民办学校变相招生的另一个很大的因素,则来源于家长们的期待与支持。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家长对当前汕头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表示担忧。“不可否认公办学校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因为他们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体制里的老师。但体制内的老师,远没有民办学校的老师有压力。”家长表示,民办中学的教师,因为机制灵活,更能够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汕头中考总平均分前20名的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民办学校,而这个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家长笃信,让孩子上民办学校是更好的选择。
“教育均衡发展是个良好愿望,但实际无可操作性。如同贫富差距无法消灭一样。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种现象,因为高考如果指挥棒不改,其它的改来改去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该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最直观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公办教师队伍有退出机制,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同时允许公民办学校协调发展,有良性竞争。
【校对】梁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