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扮演吉布森的阿纽林·巴纳德长相就很有辨识度了,黑发、方脸、眼睛很大、眼圈很深,脸型和五官标准得很像雕塑,相貌也和《指环王》里的伊利亚·伍德是同类型。长相这么古典,也经常在古典题材影视剧里出现,比如英剧《白王后》《战争与和平》,还有历史题材电影《风流艳妇》。看他出演《敦刻尔克》,就好像从欧洲宫廷穿越到二战战场。上面那张剧照中,最左边的就是吉布森。一个在撤退过程中慌忙逃命,但几乎不怎么说话的陆军士兵,他和汤米偶然相识成了朋友,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始终没有出声的吉布森甚至被其他同伴误以为是德国间谍。汤米的扮演者菲恩今年只有20岁,这是他演的第一部电影,之前只在伦敦演过舞台剧。至于怎么快速记住他的脸——诺兰说过,他很像年轻时候的英国演员汤姆·康特奈。你们看看两个人的照片对比一下,就能对这张透着文艺范儿的忧郁面庞印象深刻。吉布森(Gibson)-阿纽林·巴纳德 饰

大家聊了这么久诺兰的《敦刻尔克》,还有不到一星期终于要正式上映了。上星期首映礼结束后,票票君身旁看了片的小伙伴就都齐刷刷给这部电影打了高分。

但就算这样,两位资深脸盲症患者还说,电影里帅哥太多,有点儿分不清谁是谁;还有人说,要是提前了解下历史背景再去看,就更好了。所以,贴心的我们特别准备一份映前指南,按照导演设定的三条时间线三个阵营,分别给你们看下每个角色长什么样,就不怕看电影的时候分不清他们的脸了。

以及,敦刻尔克到底是什么事件,还有观影前值得给大家提的醒,看完这一篇,9月1日看电影时,就能轻轻松松在小伙伴面前聊天(显摆)啦。

主要角色一览

陆地故事线: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

汤米的扮演者菲恩今年只有20岁,这是他演的第一部电影,之前只在伦敦演过舞台剧。至于怎么快速记住他的脸——诺兰说过,他很像年轻时候的英国演员汤姆·康特奈。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

你们看看两个人的照片对比一下,就能对这张透着文艺范儿的忧郁面庞印象深刻。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3)

吉布森(Gibson)-阿纽林·巴纳德 饰

上面那张剧照中,最左边的就是吉布森。一个在撤退过程中慌忙逃命,但几乎不怎么说话的陆军士兵,他和汤米偶然相识成了朋友,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始终没有出声的吉布森甚至被其他同伴误以为是德国间谍。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4)

扮演吉布森的阿纽林·巴纳德长相就很有辨识度了,黑发、方脸、眼睛很大、眼圈很深,脸型和五官标准得很像雕塑,相貌也和《指环王》里的伊利亚·伍德是同类型。长相这么古典,也经常在古典题材影视剧里出现,比如英剧《白王后》《战争与和平》,还有历史题材电影《风流艳妇》。看他出演《敦刻尔克》,就好像从欧洲宫廷穿越到二战战场。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5)

艾利克斯(Alex)-哈里·斯泰尔斯 饰

哈卷的脸可能是最不用介绍的,前单向乐队成员,超级人气歌手这部电影里所有演员的迷妹人数加在一起,可能也没有他一个人的多。电影里他也是汤米在战场上结识的同伴,虽然出场不是最早,但话可是最多,要是有人不了解谁是哈里·斯泰尔斯,不知道他演了谁也没关系,电影里的陆军士兵中,说话最多,而且态度不太友好那个就是他。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6)

顶着偶像艺人的光环,从来没做过演员的哈卷一度遭到不少质疑,但这部电影里他真的没有偶像包袱,一样是脏衣服、满脸灰,《敦刻尔克》的电影片场对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特殊。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7)

陆军上校-詹姆斯·达西 饰

先不说这个角色,大多数人看到詹姆斯·达西的脸都会问,他和“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是亲戚吗?答案:虽然两个人长得略像,但真的不是。两个人都是气质古典的英国男演员,但年轻时的费因斯还是有狂野的气质在,詹姆斯·达西显然更偏儒雅。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8)

他演的陆军上校戏份不多,而且一直是戴着帽子出现在船上,想要辨认他也容易,每次和海军指挥官汇报沟通的那个正直军官,就是他。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扮演海军指挥官的演员,我们都特别熟。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9)

海军指挥官-肯尼思·布拉纳 饰

虽然他是海军军官,但在《敦刻尔克》中一直是陆地这条时间线上的角色,电影里这个角色始终在船上,指挥着这次撤退行动,是电影里十几个重要角色中,唯一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军官。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0)

他的扮演者肯尼思·布拉纳我们都认识,因为他曾经是《哈利·波特》里的洛哈特教授,也是二十年来横跨英国戏剧界和电影界的“常青树”。

海上时间线: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1)

道森先生(Mr. Dawson)-马克·里朗斯 饰

他在片中也不容易被记混,因为《敦刻尔克》中,上年纪的角色本来就不多,况且海上这条时间线,道森先生是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个开着私人渔船去战场救人的老船长,甚至讲出了影片中最震慑人心的台词。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2)

扮演他的马克·里朗斯是英国最伟大的舞台剧演员之一,他在戏剧、电视、电影处处开花, 不但三获托尼奖、两获奥利弗奖,近两年因为与斯皮尔伯格的几次合作,也被影迷们所认识。要是看过老斯的《间谍之桥》和《圆梦巨人》,对他的面孔就不会陌生。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3)

彼得(Peter)-汤姆·格林-卡尼 饰

上面剧照中左边的就是彼得,他是道森先生的小儿子,与父亲一同驾驶“月光石”前往敦刻尔克,电影里穿着暗红色毛衣的就是他。汤姆·格林-卡尼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高。除了红毛衣,他还有一个特点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4)

左边是汤姆,右边是墨菲

他和年轻时的基里安·墨菲(剧照中右边的角色扮演者)长得很像,尤其是一双眼睛。巧的是,墨菲也在“月光石”上和他共演。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5)

乔治(George)-巴里·基奥干 饰

乔治是主动要求和道森父子一同前往敦刻尔克的17岁高中生,电影没有交待他和道森父子的关系,但他却一直在“月光石”上,毫无畏惧和他们一起去战场。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6)

扮演乔治的是92年出生的爱尔兰演员巴里·基奥干,颜值不高但长得很有特色,在《敦刻尔克》里他的角色是单纯的少年,而在《圣鹿之子》里,巴里演了一个“恶魔”般的角色,可塑性极高。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7)

被救士兵-基里安·墨菲 饰

墨菲扮演的角色是一名陆军士兵,但是他绝大多数时候,出现在海上这条故事线中,他从海中被道森父子救出,因为对战争的恐惧,不肯和他们一起回到敦刻尔克。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8)

基里安·墨菲的脸对诺兰影迷来说就很熟悉了,《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都有他出演,绝对是诺兰信任的“老伙计”。

空军时间线: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19)

法瑞尔(Farrier)-汤姆·哈迪 饰

被派到敦刻尔克进行空中支援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之一,在战场上空和敌军的飞机周旋。这个角色几乎全程戴着面罩,用两只眼睛和两个眉毛演戏,所以诺兰找来了他最得力的演员之一——汤姆·哈迪。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0)

汤老湿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之后再次全程进行“眼技”展示,牺牲了自己的颜值。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1)

柯林斯(Collins)-杰克·劳登 饰

空军法瑞尔的战友,但这个角色幸运一些,没有全程戴面罩,后面让观众记住了他长什么样子。扮演者杰克·劳登去年演过BBC开年大剧《战争与和平》,怎么记住他的脸?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2)

杰克·劳登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3)

年轻时的西蒙·佩吉

有个办法,同样是英国演员,杰克·劳登算是帅版(年轻版)西蒙·佩吉,两个人的脸型很像,侧颜也很像。

彩蛋

电影里还有几个“彩蛋”角色,小提示一下,你们看电影的时候也许会认出他们。

▶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叔叔约翰·诺兰再次客串一个角色,他曾经客串过诺兰三部电影《追随》和《蝙蝠侠:侠影之谜》《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提醒你们,他的角色出现得非常晚,而且要靠声音辨别出是他。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4)

《蝙蝠侠:侠影之谜》里的约翰·诺兰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表妹、也是约翰·诺兰的女儿米兰达·诺兰也在片中客串出演,这部影片没有女性主角,米兰达在片中也仅仅有一两句台词。她和约翰·诺兰一样,在《盗梦空间》和《黑暗骑士崛起》中有过客串。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5)

《盗梦空间》里的空姐就是米兰达·诺兰

电影接近尾声时,会有一位士兵非常“不合群”地出现在影片中,这位士兵的扮演者比尔·米尔纳是英国童星,至于中国观众最熟悉他的角色,就是《X战警:第一战》里的少年万磁王。不过现在他已经22岁了,不知道他在影片中出现时,还能不能被认出。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6)

《X战警:第一战》里的少年万磁王

最后一个大彩蛋是,诺兰的老搭档迈克尔·凯恩其实有出现在电影里,但是,可能要非常熟悉他的观众,还要靠仔细辨别电影里的每一个声音,才能找到他。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7)

迈克尔·凯恩怎么会彻底缺席诺兰的电影

历史背景

“敦刻尔克”到底发生过什么事件,值得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几十年间念念不忘。对二战历史熟悉的同学,可以快速跳过这一趴,但是对敦刻尔克大撤退几个字很陌生的,跟着我们速速过一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军的快速攻势下崩溃。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当时英法联军面对的情况是,敦刻尔克三面面临德军的袭击,唯一生存的希望就是从海滩上等待船只来解救。而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但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了大量民间船只来营救,计划撤离三万人回到祖国,而剩下的军队,就只能自生自灭。

最终,在“杂牌船队”和皇家空军的支援下,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成功撤离出三十三万五千人。这次撤退的成功有“以退为进”的意义,保留了英军的实力,是二战胜利的转折点。

影视剧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58年,英国导演莱斯利·诺曼就拍摄过名为《敦刻尔克》的电影,时长134分钟。电影由两个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一名英国下士在长官阵亡后担负起带领战友撤退的重任;第二个,英国平民被号召起来营救被困的英法联军,有些人愿意,有些人不愿意。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8)

1989年,英国拍过一部全长51分钟的纪录片《敦刻尔克:为法国而战》,这部纪录片也从法国人的角度叙述敦刻尔克事件,那次成功撤退对英国人来说是一次保存实力的成功,然而对法国人来说,却意味着遭遇了英军的背叛和欺骗。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29)

2004年,BBC曾经拍摄过《敦刻尔克大撤退》,时长三个小时,用电视剧和纪录片的结合讲述那段历史,演员包括大家都很喜欢的卷福老师。

深度解读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映前必读)(30)

《敦刻尔克》的配乐

有人说,不看画面只听《敦刻尔克》的原声音乐,就好像被剧透一样。这次为电影配乐的依然是与诺兰合作过五次的大师汉斯·季默,他依据诺兰“要做出钟表滴答声效果的音乐”的方向,创作出那种压抑、紧张、不留余地的背景音,让观众只听音乐,也能体会到迫在眉睫的生死营救。

友情提示:这部电影配乐铺得极满,而且随着不同场景的更换,会有程度加强的急迫感,甚至是压迫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