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引航六横新建基地(从肩挑背扛到机器人)
宁波引航六横新建基地(从肩挑背扛到机器人)没有大型机械靠着肩挑手拉1978年,宁波港口镇海港区建成初期。(宁波舟山港集团提供)上世纪60年代,中学毕业后的洪静康,先是在小港支农,1971年来到当时位于江北的宁波港作业区,成为一名码头工人。洪辉说,那个时候,码头工人主要是上轮船扛麻包,这完全是个力气活,这也是当时轮船货物装卸的主要方式。“当时很少有大胖子,一个100来斤重的人,通常要扛200斤甚至更重的大包。”一天下来,整个人筋疲力尽,毫不夸张。当时在轮船码头停靠的船舶,以上海轮船为主,大的也就两三百吨,小的只有一二十吨。工人扛的货,基本上是大米、小麦、白糖、药材,还有化肥、煤炭、木料之类。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上海轮船运来的东西,几乎都是生产生活的必要物资。
作为宁波舟山港的员工,洪辉见证了港口越来越智能化。记者范洪摄
6月23日下午,烈日和海风中,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堆场上,货车川流不息,龙门吊在高空游弋。一旁,宁波舟山港北二集司工程技术部经理洪辉,正带领他的技术团队,紧张地注视着一台龙门吊,只见它轻轻抓起一个集装箱,平稳地放在一台集卡车上……在港口,这个过程本身平平无奇,甚至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只不过当天有所不同:如此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背后,全部由智能化设备自主操作完成。洪辉说,接下去这套系统成功投产后,将首次实现宁波舟山港龙门吊全程无人操作。
宁波码头工人的肩挑背扛时代
洪辉可以说是“子承父业”,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名码头工人。洪辉的父亲洪静康,1950年出生在镇海,今年72岁了。
上世纪60年代,中学毕业后的洪静康,先是在小港支农,1971年来到当时位于江北的宁波港作业区,成为一名码头工人。
洪辉说,那个时候,码头工人主要是上轮船扛麻包,这完全是个力气活,这也是当时轮船货物装卸的主要方式。“当时很少有大胖子,一个100来斤重的人,通常要扛200斤甚至更重的大包。”一天下来,整个人筋疲力尽,毫不夸张。
当时在轮船码头停靠的船舶,以上海轮船为主,大的也就两三百吨,小的只有一二十吨。工人扛的货,基本上是大米、小麦、白糖、药材,还有化肥、煤炭、木料之类。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上海轮船运来的东西,几乎都是生产生活的必要物资。
1978年,宁波港口镇海港区建成初期。(宁波舟山港集团提供)
没有大型机械靠着肩挑手拉
建成浙江第一个万吨级码头
上世纪70年代,全国1000万吨以上的大港只有3个,分别是上海港、天津港和大连港。当时,东海沿线码头靠泊能力不足,国家提出要用3年时间来改变我国港口面貌,其中就选中了镇海港区。镇海要造上千万吨的大港,这对宁波来说,当然是轰动的大事件。
就这样,像“愚公移山”一样,从1974年下半年一直到1976年上半年,不到2年时间,通过没有大型机械的肩挑手拉,硬是挖掉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填平一道又一道沟壑。挖掉的大山变成了现在的港口堆场,填平的沟壑则变成了现在的货运列车编组站。
经历过那个燃情岁月的人,回首再看港区山川变化,沧海桑田,都不禁会感叹当年普通的劳动者创造出的人间奇迹。
1978年底,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在镇海港区建成投产,这是当时浙江省第一个万吨级码头。紧接着,由秦皇岛港直驶镇海港区的“战斗39号”轮载着5609吨原煤靠上镇海煤炭码头。经过前后8年建设,镇海港区开始投产。洪静康也是在那时,在镇海港区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成为港区作业区第一批工人。
镇海港区的投用,标志着宁波从内河港走向了河口港,并为之后成为国际大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像“战斗39号”轮这样的运煤船,已经属于比较大的船了。一条船靠岸,把煤全部卸到岸边的堆场,往往需要两天两夜,甚至更长的时间,大部分是靠人力完成。但当时大家的干劲都很足,洪辉说,那个时候,他们家住在镇海电影院附近,现在看起来,距离镇海港区也不算远,但那个时候,交通、通讯都十分不便,“很多时候,父亲都是住在码头上,几天几夜不回家是家常便饭。”
如今的宁波舟山港已是全球第一大港。
在港口工作找对象都特别“吃香”
1984年8月,10个大铁皮箱子从宁波港的镇海煤炭码头起吊出海,这是浙江港口装运的第一批集装箱,里面装了从宁波发往香港的五金、纺织品和日用杂货,宁波港口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洪辉回忆说,当时他经常去码头玩,发现码头的机械设备逐渐多了起来。而当时,他最羡慕和佩服的是:已在港区调度室工作的父亲,能熟练地使用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他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坐进那个设备,亲自操作一番。
而看着一艘艘越来越大的轮船进港出港,一颗种子就在洪辉心里悄悄种下。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宁波的港口发展进入快速通道。当时,“高大上”的集装箱码头发展十分迅猛,成为港口升级的一种趋势,国内上海、深圳等港口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宁波港口凭借自身深水良港的天然优势,也在迎头赶上。
那时,洪辉家也搬到了镇海招宝山附近的港务新村。说起当时宁波港口发展有多火热,除了简简单单的数字,洪辉打趣地说,当时在宁波,在港务局工作是一个十分吃香的职业。“你只要穿着港务局的工作服到菜场,小贩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听说那个时候,在港务局工作,对象也特别好找。
如今追求的是
更智能、更低碳
进入21世纪,跟国际接轨的宁波港口开始在集装箱航运的舞台上崭露头角,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连续领跑全国。
在大学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洪辉,也如愿以偿,进入了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成为一名轮胎吊技术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专业对口。当时,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刚刚成立,港口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新最先进的,和父亲当年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年,已经是桥吊电气主管的洪辉,开始主持轮胎吊交流低架油改电项目,要对港区58台轮胎吊和54块场地进行油改电改造。“通俗地说,就是把原先用油的龙门吊,都改成用电,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改造完成后,仅2008年到2013年,港区就因此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805吨,每年为港区节省费用上千万元。
现在,作为工程技术部经理的洪辉,正在带领团队做好龙门吊远程控制等项目,要通过5G技术实现堆场、集装箱与集卡车全程无人作业。
从扛麻包、开铲车,到操作桥吊,从原先单纯依靠力气,到如今依靠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远程无人操控,父子两代人见证了宁波港口的巨变。
洪辉说,作为新一代的港口建设者,父辈的开拓精神一直激励着他,新一代港口人定会全力以赴,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宁波晚报记者范洪通讯员葛天立凌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