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苗语大全(黔东南地区苗语的使用现状及其保护传承)
贵州黔东南苗语大全(黔东南地区苗语的使用现状及其保护传承)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 民族、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2、会说苗语是否感到自 豪?3、是否会说苗语?4、日常交流方式是什么语言?5、认为苗语和汉语哪个重要?6、周边是否有教苗语的学校或者 开设的苗语课?7、是否上过苗语学校进行学习;8、是否 有阅读过苗语书籍或有关苗语的书籍;9、后代是否会说 苗语?10、对后代不会说苗语是否觉得糟糕?11、是否要 求配偶是苗族?12、认为苗语的多种口音对苗语的发展是 否有影响?13、认为聚集区当地居民对苗语的重视程度如 何?其中,问题2、9、10、11、12以“民族”为“苗族” 的被调查者为对象。 一、调查概要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基于了解凯里地区苗语的使用现状展开。(二)调查时间、对象和手段 本研究于2020年7月对凯里地区的小龙村(凯里市雷山 县较偏僻的苗寨)、铜鼓村(凯里市最大的苗族村寨,交 通
陈厚香 高希敏 杨秀英 王雪琼 贾诗婷 陈宇佳 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本研究以黔东南凯里地区的铜鼓村、小龙村以及凯里地区其他小村落140人为对象进行了 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聚集区内的苗语使用较多,保护相对良好。大部分苗族人认为会说苗语是一件自 豪的事,但认为苗语和汉语是同等重要的交流方式。尽管苗族人对苗语的传承有一定的危机意识,但 苗语的保护和重视度不足。基于调查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民族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来提高 人们对苗语的重视度。
关键词:凯里地区;苗语;使用现状;保护;传承
贵州省苗族人口众多,黔东南苗语为三大苗族方言之 一。凯里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首 府,总人口54.31万人,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 总人口的63.3%,凯里地区(以凯里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多个 市镇的区域)作为苗族聚集区保护相对完整[1]。本研究对 凯里地区的部分村落的苗语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 调查结果进行考察分析,希望研究结果能够引起更多的对 苗语的重视,从而对苗语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促进作用。
一、调查概要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基于了解凯里地区苗语的使用现状展开。
(二)调查时间、对象和手段 本研究于2020年7月对凯里地区的小龙村(凯里市雷山 县较偏僻的苗寨)、铜鼓村(凯里市最大的苗族村寨,交 通便利,苗族文化得到重视与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凯里 地区其他小村落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以15岁以上人 群为对象,以保证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小龙村和铜鼓村采 用随机挨户走访填写问卷的形式,而其他小村落采取了线 上填写问卷的方式。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 民族、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2、会说苗语是否感到自 豪?3、是否会说苗语?4、日常交流方式是什么语言?5、认为苗语和汉语哪个重要?6、周边是否有教苗语的学校或者 开设的苗语课?7、是否上过苗语学校进行学习;8、是否 有阅读过苗语书籍或有关苗语的书籍;9、后代是否会说 苗语?10、对后代不会说苗语是否觉得糟糕?11、是否要 求配偶是苗族?12、认为苗语的多种口音对苗语的发展是 否有影响?13、认为聚集区当地居民对苗语的重视程度如 何?其中,问题2、9、10、11、12以“民族”为“苗族” 的被调查者为对象。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人数共140人,其中铜鼓村35人,小龙村35 人,其他小村落70人。铜鼓村35人中有33人为苗族,小龙 村35人均为苗族,其他小村落中苗族64人,非苗族6人。调 查对象的年龄中,31—40岁的中年人最少,占4%。15—20岁 的青少年最多,占42%,可见留守在聚集区内的中年人相对 少,有可能是走出村落出门谋生。小龙村和铜鼓村的数据 中调查对象多为“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 低,而其他小村落由于采用的是线上问卷,回答的调查对 象偏于年轻化,“大学生”人数最多。
(二)苗语使用的现状 关于是否会说苗语,小龙村有1人、铜鼓村有2人、其 他小村落有8人是苗族但不会说苗语。在调查选项“日常交 流方式”中,45人使用苗语频率较高,28人选择用汉语交流,67人会根据会话场景选择适合的语言交流,可以看出 聚集区内苗语交流密切,出村外则多使用普通话和地方方 言。关于“会说苗语是否感到自豪”,苗族调查对象132人 当中,除小龙村8人、其他小村落1人外,大部分苗族人都 认为会说苗语是一件自豪的事。
在对待苗语的态度方面,调查对象中9%的人认为苗语 重要,15%的人认为汉语重要, 76%的人认为苗语和汉语 是同等重要的交流方式。对“周边是否有教苗语的学校或 开设的苗语课”的情况,74%的人回答“没有”。同村人 的回答不一致,根据笔者实地走访确认小龙村没有苗语 学校和开设苗语课,铜鼓村的幼儿园开设过简单的苗语课程。
(三)对苗文的了解 调查对象中上过苗语学校的人仅有17人。没有阅读过 苗语或有关苗语的书籍的人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88%。在凯 里地区其他小村落,部分大学生为了研究需要阅读过有关 苗语的书籍。
(四)对苗语的重视程度 调查发现苗族后代中出现“只能听懂”、“不会说也 听不懂”苗语的现象,其中小龙村4人、铜鼓村4人、凯里 地区其他小村落6人,说明苗语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 的传承。
表 表
苗族调查对象当中,56%的人“不会”要求配偶是苗 族。各民族间的通婚会影响家庭成员说苗语的情况,可能会 导致苗语汉化。但保守地要求配偶是苗族并非是保护苗语的 根本解决方法。关于苗语的多种口音问题,33%的苗族人认 为苗语的不同口音对苗语的发展“有”影响。其原因可能是 因为苗语口音不同而选择用汉语代替苗语的话会导致部分 苗语丢失[1]。在聚集区内关于人们对苗语重视程度的认知当 中,认为“重视”的人仅有37%,而11%的人没有太大感触, 而认为“忽视”的人达到51%,苗语的重视程度令人堪忧。
三、考察分析
不利于苗语传承的因素
1.重视度不够 在凯里地区苗族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在同村内基本上 全部用苗语进行交流,但走出村外因交往人群复杂、苗语 局限较大,对外交流普遍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尤其在青年 人间突出,在说苗语方面和后代教育问题上保持着无所谓 的态度,无形当中忽略了对苗语的重视。
2.现今无完备的文字载体,全凭口授 在苗族聚集区很少有人知道苗文的存在,几乎没人见 过苗文,更不用说会书写,调查中发现部分中老年男性小 时候上过苗语学校。目前凯里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全部是通 过口口相传教育子孙后代来传承苗语,面对开设苗语课程 的各种压力,凯里地区基本没有开设苗语相关课程。但是在聚集区内基本都用苗语交流,传承相对完整。
3.语言环境的变化使苗语使用机会变少 民族间通婚现象已成为普遍,为了方便交流和后代的 教育等问题,出现了不是苗族却会说苗语,是苗族也居住 在聚集区内但不会说苗语的“假苗”现象增加。因为服饰 不一、苗语口音不同、说法不一致而选择用汉语或者凯里 方言交流也成为常态[2]。
四、建议及解决方案
首先创新文化形式。可举办书写和苗歌大赛、农民 画、跳芦笙、刺绣交流等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其次 将民族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利用新媒体将苗族历史、文 化、习俗等通过采访、回忆录、故事等方式分享。宣传苗 族银饰工匠精神,将苗族的蜡染、造纸与流行元素融合形 成个性化民族特色。再次可以打造苗语课堂和增加苗族文 化体验。学校方面开展苗语学习和苗族文化体验,定期带 领学生到聚居区体验苗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凯里市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凯里年鉴 2002》[M].贵州人民出版社m2003 (07).
[2] 胡晓东.从语言使用态度看黔东苗语的母语生态—— 以黔东南州白午苗族村寨的调查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 刊 2011 3(04):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