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各个朝代的态度(历代王朝如何对待日本)
日本对各个朝代的态度(历代王朝如何对待日本)第三看一下东晋及南北朝时期。413年,第一代大和国王“赞”主动与中国交往,遣使向东晋进贡。之所以说主动,是因为从西晋开始,日本和我国的交流已经中断了,两国已经一百多年没任何来往了。而此时的大和国之所以主动向我国派遣使者,也有自己的想法。除了赏赐东西,魏明帝还封卑弥呼女王为“亲魏倭王”,赐以金印紫绶。连对方派来的使者,魏明帝都给人封官了。从这可以看出,日本当时的政权都以臣服中原王朝为荣,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花这么大的代价去中原朝贡。当然,朝贡也可以获得很多东西,毕竟中原王朝对这些小国的赏赐还是很丰富的。首先看一下东汉。之所以说东汉,是因为东汉之前,我国和日本几乎没任何交流。东汉开始,我国和日本才有了具体的交流。东汉光武帝时期,日本其中一个政权派使者到洛阳,让他们来洛阳纳贡。其实贡品也就是一些奴隶而已,没什么东西。他们想成为汉朝属国,让光武帝给他们赐国名。光武帝赐“倭国”国名,其君主封为“倭奴王
我们学习古代史的时候,会学习到古代中央政权和周边政权的关系。在周边政权里,有一个很特殊,这个政权就是日本。因为中原王朝和日本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刚开始的王朝对待日本都在加封,而后面的王朝都是打到日本服为止。
日本在陆地上和我国并不接壤,不过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居。可以说距离说远并不远,说近也并不近。正因如此,古代的政权和日本的关系才非常特殊。我们现在看一下古代王朝和日本关系的大致状况。
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在文化上传承至今的国家。和我国相比,日本的历史比较短,日本记载的有2600多年的历史。但实际上,日本的历史,可能要缩水一千年左右。我们看日本的史书就能发现,日本历史前面有很多是神话传说,根本无法考证。正因日本文明起源比较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相比非常落后。因此日本历史上有大量的时间在向我国学习。
不过日本历史上不仅仅是向我国学习这么简单,和我国也经常有矛盾。尤其是隋唐之后,日本和我国封建王朝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正因如此,两国之间开始出现战争。现在我们看一下我国历代王朝和日本的关系具体如何。
首先看一下东汉。之所以说东汉,是因为东汉之前,我国和日本几乎没任何交流。东汉开始,我国和日本才有了具体的交流。东汉光武帝时期,日本其中一个政权派使者到洛阳,让他们来洛阳纳贡。其实贡品也就是一些奴隶而已,没什么东西。他们想成为汉朝属国,让光武帝给他们赐国名。光武帝赐“倭国”国名,其君主封为“倭奴王”,并赐封“汉委奴国王金印”金印。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被称呼为倭国。有意思的是,光武帝之所以赐名为倭国,是因为来的使者非常矮。可见,历史上的日本人就一直比较矮。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倭国只是日本其中一个政权,并不能代表整个日本。当时的日本处于分裂状态,有一百多个小国。不过之后的王朝中,大多都以倭国称呼日本领土上的政权。倭国和后面的大和政权不是一回事,倭国什么消失的并没有详细记载。毕竟当时的日本没有文字,很多历史只能在我国史书上寻找。之后的日本政权,无论是谁当家都经常来中原王朝朝贡,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其次看一下曹魏时期。曹魏时期,日本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派遣使者来到曹魏。此时的邪马台国和上面的倭国不是一个政权。邪马台国的使者是先到朝鲜半岛的,之后再从朝鲜半岛来到了洛阳。他们来曹魏主要也是上贡,不过他们的贡品真的拿不出手,一共有四个男奴隶,六个女奴隶以及二匹二丈的布。不过魏明帝非常大方,他觉得人家来朝贡是对自己的认可,所以给人家的赏赐非常多。不仅有绫罗绸缎,还有不少金银珠宝。不知道这些使者是怎么带回去的。
除了赏赐东西,魏明帝还封卑弥呼女王为“亲魏倭王”,赐以金印紫绶。连对方派来的使者,魏明帝都给人封官了。从这可以看出,日本当时的政权都以臣服中原王朝为荣,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花这么大的代价去中原朝贡。当然,朝贡也可以获得很多东西,毕竟中原王朝对这些小国的赏赐还是很丰富的。
第三看一下东晋及南北朝时期。413年,第一代大和国王“赞”主动与中国交往,遣使向东晋进贡。之所以说主动,是因为从西晋开始,日本和我国的交流已经中断了,两国已经一百多年没任何来往了。而此时的大和国之所以主动向我国派遣使者,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时的日本结束了分裂状态,大和国统一了周边部落,建立了日本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这对日本来说是很大的进步,之前的日本从没出现过统一的政权,大多数地方处于部落时期。现在的日本出现了统一政权,其实力也越来越强。而日本之所以主动和我国交往,主要是想从我国获得大量的赏赐。毕竟我们生产的很多东西,日本都无法生产。正因如此,从413年到502年,90年的时间里,日本向我国派了13次使节。就是说每隔几年就来我们这朝贡一次,这样就能获得很多好处回去。
不仅如此,日本由于统一的原因,对加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虚衔,而是想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东西。日本距离朝鲜半岛非常近,所以他们一直想把朝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点中原王朝始终没同意。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上君主的册封有时候比日本君主要高,日本开始不满。此时的日本,和中原王朝开始出现矛盾。
第四看一下隋朝。隋朝和日本的关系和之前的王朝完全不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并不好。607年,日本派使者来隋朝,他们在国书上写“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这下彻底惹恼了隋炀帝,日本之所以这样称呼隋炀帝,是说明自己和隋朝平起平坐,大家都是天子。此时的日本不愿再做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了,他们想要获得平等地位。此时的日本野心已经暴露出来了。正是由于这封国书,隋炀帝连日本的使者都没见。对任何中原王朝的皇帝来说,都不会同意日本这个称呼的。
当然,第二年,日本的使者又来了。不过隋炀帝还是让其使者和其他藩属国使者坐在一起。说白了,隋炀帝还是拿日本当自己的藩属国。即使你不乐意,我还是要这样做。
此时日本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两者矛盾即将激化。日本不想继续做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想取得和中原王朝平等的地位。而中原王朝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毕竟中原王朝在东亚的藩属国体系不可能动摇,这是和周边政权外交的根本。
除了这些,日本由于统一,再加上不断向中原王朝学习,所以实力不断增强。此时的日本看中了朝鲜半岛,想要把这里作为自己势力范围。而中原王朝随着时间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发展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航海方面,和之前的王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说白了,中原王朝有打海战的能力了。之前中原王朝之所以不去动日本,和隔海相望有很大关系。现在不一样了,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原王朝有能力在海上发动战争。在这种状况下,之后的中原王朝和日本经常出现战争。
第五看一下唐朝。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第一次和日本发生战争。这一次战争对唐朝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通过这次战争,日本对唐朝是心悦诚服,再也不敢招惹唐朝。唐朝和日本的战争发生在663年的朝鲜半岛。当时朝鲜半岛处于分类状态,唐朝灭了这里的百济。而日本为了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扶持百济王子即位,率兵进入朝鲜半岛。唐朝和日本在白江口爆发了战争。这次战争唐朝军队1.3万人,战舰170余艘。日本军队4万余人,战船1000余艘。数量少日本有绝对的优势,不过日本却被打得大败。
这次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很大。日本通过这次战争彻底被唐朝打服了,之后再也不敢招惹唐朝。日本不仅不敢招惹唐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招惹中原王朝。除了这些,日本被唐朝打败之后,发现唐朝比自先进的多。于是日本开始完全投入到向唐朝学习的道路上,之后的日本从奴隶制变成了封建制,其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在这方面,日本做得还是很厉害的。打不过你,就全心全意学习你,等我学会之后再拿来对付你。之后的明治维新,日本也是这样做的。日本虽然不是个好学生,但绝对是个会学习的学生。
这是日本第一次被中原王朝打服,不过却只是个开端。之后的日本又多次被中原王朝打服了。
第六看一下元朝。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听说日本之前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经常来中原王朝朝贡。所以忽必烈派人到日本进行“通好”。表面上是为了两国交流,实际上是想让日本臣服于自己,而且忽必烈还用武力威胁人家。要知道蒙古人可能横扫全球的,所以忽必烈并没把蒙古人放在眼里。不过日本也没把忽必烈放在眼里,他们接到通知后就是不过来。所以胡忽必烈决定进攻日本。1274年,元朝第一次进攻日本,结果失败。1281年,元朝第二次进攻日本,又失败了。
元朝对日本战争的失败,并不是日本的强大,而是多和台风有关。不过日本赢得了这两次战争之后,虽然更嚣张了,但最后还是不得不臣服于元朝。毕竟日本也知道元朝的强大,更之前之前的胜利是怎么来的。如果自己一直招惹元朝,对自己肯定没好处。
第七看一下明朝。明朝和日本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戚继光抗倭就是发生在明朝。简单的说,明朝时期,日本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因此有很多武士来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这就是倭寇。之后在戚继光等人的进攻下,这些倭寇被打得大败,不得不回到日本。之后的日本浪人再也不敢招惹明朝。
还有就是丰臣秀吉崛起之后,想要称霸世界,所以先进攻明朝的属国李氏朝鲜。朝鲜不是日本的对手,所以明朝开始援助朝鲜,这就是万历朝鲜战争。这次战争一共进行了两次,明朝把势头正旺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不仅如此,由于丰臣秀吉突然去世,再加上很多军队都在朝鲜半岛。所以丰臣家族的统治被德川家康推翻。如果没有这次战争,德川家康绝对没机会登上历史舞台。日本的历史,也绝对会改写。
万历朝鲜战争之后,日本在三百年的时间里都不敢招惹中原王朝。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对清朝也还是很害怕的。一直认可清朝东亚霸主的地位。
这就是古代王朝和日本的关系。总得来说确实是前面都在加封,后面都是打到服为止。当然,有人说清朝时期的甲午战争我们输的很惨,清朝是被人家打得大败。不过后面的抗日战争我们却取得了胜利,正因如此我们才奠定了大国地位。而日本时至今日,政治地位也非常低。
参考资料:
《汉书》、《唐书》、《元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