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演讲(哲学伴我成长张泉)
张泉演讲(哲学伴我成长张泉)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近期重新下发的“三个意见”进一步做了明确的说明。“中心”“核心”的争论已无任何现实意义——这是制度使然。在书记、校长双配制的大校。书记如何定位,书记如何开展工作——这是一所学校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的定位是:“让校长闪光,书记当自强。”首先,书记要有意识地突出校长的中心地位,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它要对学校实施全面有效领导。校长是学校的中心人物,它往往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不时地会成为新闻人物。在中小学可以这样说,“校长是强势,书记是弱势”。既然校长是强势,我就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让校长闪光。我对校长尊重为先、主动支持、全面配合工作;有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有了荣誉让而不抢,只要对学校工作有利,我就适时地隆重推出校长。因为,从某种意义讲校长是学校的“魂”。“教师自身学习的内驱力、书记(校长)模范的带动力、制度形成的约束力,评价带来的推动力。”这四种力,正汇聚
哲学伴我成长(上)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小学德育特级教师 张泉
张泉 男,生于1945年,小学德育教师,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四十几年如一日,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极强的理论功底,尤以儿童教育学见长。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纵论教育。先后在国家级、省部级重要报刊上发表教育散文、随笔、诗歌近二百篇。著有儿童故事集《我们这一代》,教育随笔集《山花无闻自绽香》和《小草不争春自来》,并主编《春雨》《坐上历史老人的车》《芳草茵茵》等多部著作。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教育评估院专家组成员。
|
前不久,老同学聚会 大家争说过去的青春年少、峥嵘岁月 也不乏有她或他流露出些许悲凉和苍桑之感,叹息人生短暂、青春已逝。此时的我,也是感慨万千。俗话说:“情到深处诗自出!”——“四十一年执教鞭,躬耕沃土种良田;童心稚海任遨游,蓦然回首已到站。” “人生践道谁无悔,满目欢欣寿延年。”回眸自己四十一年的教育经历,风雨兼程,何尝不如此呢!写下来,一方面,为自己做个注脚;另一方面,也给他人、后人留下点儿“资料”,或褒或贬,已不那么重要了。
酷爱哲学,提高学习力学校是学习场,是文化场,教师是文化人,教师所从事的是文化教育事业。仅从这一点,就可以锁定“教师必须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自己要学,而且还必须带领自己的“团队”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学习力是和工作力紧密相关的。学习力的要素大致有三:第一,学习的动力——需要产生动力;第二,学习的毅力——坚持数年,必有好处;第三,学习的能力——一目十行,提要钩玄。
我的学习不成体统,属“杂学”类,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花边”新闻、名人传记、唐诗宋词、元代名曲、广告、生活广泛猎取,无所不及。还有“不动笔墨不读书”,凡是我所读过的书,总是勾勾画画,满书眉批。再有,我不拘一格,建立“采蜜笔记”,名人名言,才子佳句,尽收眼底……说来,您可能不信,41年前我写的哲学笔记仍完整地保存着,至今毛主席诗词37首的释文一字不漏地完整如初,一本学烂了的“哲学提纲” 印记了我对哲学的深爱和执着。有人说:哲学是聪明人的学向,是智者的学问。一点不假,哲学教会了我理性思考问题,全面看待人和事,教会了我客观、历史、发展地审视教育现象、教学行为、管理活动——四十几年来,我得益于哲学,哲学伴我成长、促我成熟。
现在全校上下,学哲学、学理论的空气越来越浓,“自觉学、主动学、多学点儿、学深点儿”已成共识。“工作紧、任务重”、没时间学习的“客观说辞”已在弱化。我认为,学习是一所学校文化底蕴的加厚素,是学校创新不竭的动力,也是自己成长、成熟的催化剂!学习,是我的最需,也是我同事的最需。
“十年磨一剑”,芳草地小学在建设学习型学校的进程中已经走在了前面、走向了深入。
“教师自身学习的内驱力、书记(校长)模范的带动力、制度形成的约束力,评价带来的推动力。”这四种力,正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学习力,把教师们推向崇高,把学校推向辉煌!
让校长闪光,书记当自强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近期重新下发的“三个意见”进一步做了明确的说明。“中心”“核心”的争论已无任何现实意义——这是制度使然。在书记、校长双配制的大校。书记如何定位,书记如何开展工作——这是一所学校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的定位是:“让校长闪光,书记当自强。”首先,书记要有意识地突出校长的中心地位,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它要对学校实施全面有效领导。校长是学校的中心人物,它往往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不时地会成为新闻人物。在中小学可以这样说,“校长是强势,书记是弱势”。既然校长是强势,我就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让校长闪光。我对校长尊重为先、主动支持、全面配合工作;有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有了荣誉让而不抢,只要对学校工作有利,我就适时地隆重推出校长。因为,从某种意义讲校长是学校的“魂”。
“服从服务、结合渗透、改革创新”是学校党组织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书记虽然是“弱势”,角色可以当配角,但工作上决不能当配角。书记要大大方方当书记,抓住学校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打通主渠道。
让校长闪光,书记也不能“黯然失色”,更不能得过且过。“书记当自强”,书记应练好内功,修养人品、广泛兴趣、助人为乐、乐己乐群。我深深地懂得,作为一名书记,品位是深浮众望的灵魂、才干是令人信服的根本、公道正派是赢得人心的关键、团结是同存共荣的法宝。校长“闪光”,书记“自强”,校长与书记“责任无大小,担子无轻重,荣辱不分家,工作角度各不同”——和谐的学校由此而生。
书记也必须“亲近课堂”一所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尤其是一所大校、老校。作为书记,一定要把“把关定向、正确领航”当成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实。方针政策的把握、两支队伍的建设、良好氛围的营造……都是书记要抓好的大事。长期的书记工作使我深切地体验到:“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的主旋律、永恒的主题。”能否认识到这一点,是学校书记最最基本的素质所在。书记工作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中心,书记工作、党的工作才能充满活力。书记应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也应该是“学者”、“教育家”——“书记必须要亲近课堂,走进课堂、混迹于师生之间”——这就是我当书记的一个重要观点。
为此,在我的案头总是摆着各科教材,随时翻翻看看。我听课有个规矩:先看看教材,自备一下,听课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后必和讲课老师当面交换意见,我称为“互磋教艺”。老师们反映:“书记听课实实在在,很有收获。”我大约每学期听40节课左右。慢慢地,我把听课变成了“品课”:品老师的教学思路,品教法和学法,品教师的“绝活儿”,找教师讲课的“硬伤”。在评课时,我既人文、又严厉,如一名教师由于对课标理解不够,对教材“无序开发,错误开发”,我指出后,令她“又丢面子、又受启发”,她对我这个书记很是感激——前提是你在爱她、帮她。不少同行、同事到学校或打电话找我,很多时候我都是在课堂、教研组、操场。好心的同事“善意”地说:“书记还听什么课啊!大多数书记整天喝茶、看报纸、到处游玩……”我听后一笑“谢”之,但心中着实不快:若真如此,学校党组织还有什么战斗力、聚合力呢!“亲近课堂、亲近操场、亲近教师、亲近学生”,这四个“亲近”,着实使我这个书记获益匪浅。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是教师成就的沃土,同时也是我这个书记工作的沃土、乐土。
作为书记,我还不时地亲自给老师们做一些指导报告,如:《诠释名师,坚实地走向名师!》、《课标、课改、课题、课堂之我见》、《关于课题成果学术化的几个问题》、《名校、名师与芳草地》、《浅谈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合作学习》、《关于课堂反思》……老师们说:“我们书记和我们很近,每次讲话都有新东西,可学性、可操作性极强!”听到这些赞美语,令我感动、更令我感谢——“我与老师们在芳草苑里共成长、共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