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为什么60多岁还能亲征(努尔哈赤为何要将患难与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幽禁至死)
努尔哈赤为什么60多岁还能亲征(努尔哈赤为何要将患难与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幽禁至死)毫无疑问,在一开始努尔哈赤是十分信任弟弟舒尔哈齐的,这从一些重大的事件当中也可显现的出来。譬如,在攻打尼堪外兰到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努尔哈赤一度将舒尔哈齐在军中列为除自己以外的又一位“领头人”。那么,此二人的关系又是何时开始产生分歧的呢?以及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本文的研究内容:公元1583(万历十一)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以为父祖报仇为名踏上了起兵统一建州女真的征途。在此之前,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不幸,努尔哈赤不得不早早的外出讨生活,期间比自己小五岁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始终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两人相依为命过着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恰恰是这段残酷的经历,使二人从小练就出了非比常人的坚强意志,为后来起兵的成功奠定了坚固的基础。纵观全局,不难发现自努尔哈赤起兵开始,其弟弟舒尔哈齐便一直追随在自己的左右,从攻打尼堪外兰到统一整个女真的一系列过程中,舒尔哈齐也一度曾是努尔哈赤的得力助手。可以这么说
欢迎观看
编者导读:自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伊始,明朝政府为了更好的统治辽东地区的女真人常用的“伎俩”便是在女真各部之中设置羁縻卫所,如此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约束和抑制女真势力崛起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间接的联合女真人共同抵御蒙古势力的入侵。在此期间,明朝政府在建州女真当中就曾先后设置过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由于两卫同属于一个宗族,并且又经常毗邻而居,以至于双方关系尤为密切。与此同时,对当时的女真人来讲,联姻是一种促进部落之间关系升温的有效手段,因此,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就倚靠着联姻为媒介形成了一种十分可靠的“关系网”。其中,建州右卫的领袖王杲之女额穆齐,便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之下嫁给了建州左卫的领袖塔克世之子觉昌安。
额穆齐在嫁给觉昌安之后先后为其生下了三个儿子,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便是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但在舒尔哈齐年仅五岁的时候,额穆齐因为某种原因不幸去世了,而继母对努尔哈赤兄弟两又尤为刻薄,因此,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童年生活相较于其他同龄人来讲是十分的悲惨的。
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置的羁縻卫所
公元1583(万历十一)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以为父祖报仇为名踏上了起兵统一建州女真的征途。在此之前,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不幸,努尔哈赤不得不早早的外出讨生活,期间比自己小五岁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始终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两人相依为命过着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恰恰是这段残酷的经历,使二人从小练就出了非比常人的坚强意志,为后来起兵的成功奠定了坚固的基础。纵观全局,不难发现自努尔哈赤起兵开始,其弟弟舒尔哈齐便一直追随在自己的左右,从攻打尼堪外兰到统一整个女真的一系列过程中,舒尔哈齐也一度曾是努尔哈赤的得力助手。可以这么说,没有舒尔哈齐这一精神支柱的倚靠和帮助,努尔哈赤最终的结局或许就不得而知了,成不成功另说,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般顺利。
公元1611(万历三十九)年,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幽禁至死。从另一个角度上去看,努尔哈赤对亲弟弟这种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那么,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为何?在这其中是否又有人“推波助澜”,使得两兄弟之间自相残杀?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在该篇文章当中就来给大家做一番详细的讲解。
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画像
本文的研究内容:
毫无疑问,在一开始努尔哈赤是十分信任弟弟舒尔哈齐的,这从一些重大的事件当中也可显现的出来。譬如,在攻打尼堪外兰到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努尔哈赤一度将舒尔哈齐在军中列为除自己以外的又一位“领头人”。那么,此二人的关系又是何时开始产生分歧的呢?以及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自公元1583(万历十一)年起,伴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步伐加快,其势力也越来越大,且在人数上也越来越多,周边一些势力渺小的部落纷纷归顺于努尔哈赤的麾下。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这一“氏族大联盟”以细胞裂变一般的速度逐渐膨胀,因此,为了更好地统治和管理这些人,努尔哈赤产生出将这一“大集体”一分为二的想法。大约在统一建州女真之后,努尔哈赤首次将自己的势力拆分出来,一半由自己继续统治,而另一半则托付给了其弟弟舒尔哈齐。其实,单从努尔哈赤的这一做法也可想象得出其对舒尔哈齐的信任程度。
建州女真地理位置图
伴随着兼并其余部落的脚步继续加快,努尔哈赤再次拆分出一部分势力由其长子诸英统治。史料上对这三组势力的记载称之为“三大穆昆”。三大穆昆在三位领袖的统治之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确实取得过一系列的成绩。但时间一久,在尝到过权利的“甜头”之后,舒尔哈齐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渐渐地在内心中萌生出脱离努尔哈赤束缚的想法,而且舒尔哈齐还将这一想法率先付出与实际行动。公元1609(万历三十七)年,舒尔哈齐以联姻为由想借此拉拢海西女者中的乌拉部势力,从而达到“脱离组织”的目的。除了这些,舒尔哈齐还秘密勾结蒙古势力,但这一切都被努尔哈赤给发现并强行阻止住了。
努尔哈赤雕像
为了使舒尔哈齐“回头是岸”,努尔哈赤决意在其头顶上敲一声“警钟”。起初努尔哈赤仅仅是将原来赐予舒尔哈齐的穆昆一并收回,使其地位大大降低,但在人身安全上努尔哈赤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但囿于兄弟情深,没过多久努尔哈赤又将这一切还给了舒尔哈齐,使其“官复原职”。但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又令次子代善与舒尔哈齐一同管理第二穆昆。明眼人都知道,此时的舒尔哈齐在地位上虽然恢复到了以往,但实际上其在努尔哈赤心中的地位里已然一落千丈。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努尔哈赤将代善“安插”到舒尔哈齐身边的那一刻起,其二人的关系就已经开始出现裂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参考图1
其实,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明朝统治者。伴随着努尔哈赤在辽东地区的势力扩大,明朝统治者不得不开始着手打击努尔哈赤了,而在此期间,围绕着努尔哈赤身边的舒尔哈齐对于明朝统治者来讲无疑是一个现成的可以利用的“突破口”。其实,自舒尔哈齐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起,明朝统治者就开始预谋着一场“大戏”。从历史进程的轨迹当中也不难发现,明朝统治者在辽东地区的战略布局便是想使女真人内部之间相互制衡,而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明朝统治者常常需要去间接的参与到女真人内部的争斗当中,其中在舒尔哈齐身上“发力”便是明朝统治者的一种手段。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谁都懂,明朝统治者也恰恰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间隙在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之间制造隔阂。
参考图2
在努尔哈赤两兄弟先后两次的入京朝贡当中,明朝统治者常常是将两人都施与相对同等级别的待遇和赏赐,且舒尔哈齐还一度被册封为了都指挥使的职位。与此同时,明朝统治者还变相地在舒尔哈齐的身边旁敲侧击,使其萌生出对努尔哈赤不满的心里。公元1601(万历二十六)年,明朝著名将领李成梁又重新被明朝统治者起用,作为担任了几十年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在控制辽东局势上还是深有一套。纵观历史,在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的时候,整个辽东局势相对来说确确实实是令人欣慰的,虽然他在处理与努尔哈赤的关系中表面上或许有所偏袒,但实际上,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李成梁与明朝统治者先前所采取的战略一致,以舒尔哈齐为突破口对努尔哈赤势力进行间接性的打击。对于明朝统治者来说,笼络住舒尔哈齐就是明帝国在辽东地区全盘胜利的第一步棋,为此,李成梁还以联姻为代价向舒尔哈齐示好。此举无疑是在间接地表明:你舒尔哈齐可以尽管造反,我李成梁始终是你的坚固后盾。
参考图3
在这一盘棋中,看似李成梁和舒尔哈齐是主角,实际上参与博弈的是努尔哈赤和明朝当局统治者二人。令明朝统治者没有想到的是,努尔哈赤最终并没有吃这一套,在“事业”和兄弟之间,他选择了“事业”,而这一选择所造成的最终结果便是不得不以牺牲舒尔哈齐作为代价。
结语: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其实舒尔哈齐在这场努尔哈赤与明朝统治者的较量当中并没有成为主要角色,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由于辽东地区局势的变化,明朝统治者不得不对努尔哈赤势力采取措施,而舒尔哈齐便是明朝统治者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的一把有力工具。因此,舒尔哈齐的死努尔哈赤算不上罪魁祸首,其中最大的“幕后黑手”也不是李成梁而是明朝统治者。在整个过程中,舒尔哈齐始终被明朝统治者作为打压努尔哈赤势力的一把工具被利用,舒尔哈齐敢于背叛努尔哈赤,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明朝统治者在其背后充当了一个“推手”的角色,最终促成了这一局面。
感谢观看
参考文献:《明实录》
《朝鲜实录》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