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为何放北方(印度为何总想向北扩张)
印度首都为何放北方(印度为何总想向北扩张)如果要讨论为什么印度连中国都不怕,要向北扩张,我们应该先从印度文明的一个特点说起,这样能够帮助理解印度的行为。断代的印度文明史毛主席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后,对于印度为什么要入侵中国百思不得其解,认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当时都没有入侵中国的理由。可能,这就是印度这个国家的一些神奇吧。1
印度为何一直都想要向北边扩展?难道印度就不怕中国的吗?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只要对印度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行一定的了解,就基本能够得出结论。
不过第二个问题就不太好回答了,或许能够从印度社会现状、民族性以及印度政府的执政方针等方面进行一些解释。
(印度经常挑起中印边境对峙和冲突)
毛主席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后,对于印度为什么要入侵中国百思不得其解,认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当时都没有入侵中国的理由。
可能,这就是印度这个国家的一些神奇吧。
1
断代的印度文明史
如果要讨论为什么印度连中国都不怕,要向北扩张,我们应该先从印度文明的一个特点说起,这样能够帮助理解印度的行为。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古印度文明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也是相当久远。
在公元前2000到3000年前,印度河流域就已经有早期文明出现,其一度发展到较高的社会水平。
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些早期文明出于各种已知或者未知的原因逐渐消亡。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之后,来自西北方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且建立了吠陀文明,后来又发展为婆罗门教文明。
这一时期是印度古典文化的主要起源地,包括梵文、种姓制度等都是在这一时期确立。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早期文明和吠陀文明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可以说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严重断层。
或者说,古印度文明早在几千年前就消亡了。
到了17世纪,英国人开始将势力渗透入南亚大陆。经过大约250年的殖民,到19世纪中叶,英国基本完成对印度的控制。
古典印度文明,也就是婆罗门教文明可以说从此灭亡。
(英国殖民印度)
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殖民以后,随着二战的结束,国际政治的洗牌重组,以及大英帝国国力的衰退,印度获得了从英国人统治中独立的机会。
1947年,印度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国。
从这里对印度几千年历史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印度历史上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印度文明存在严重的断代。
文明这个词乍一听起来可能感觉太过于概念化,但是一个完整的、传承性强的文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说相当重要。
(旧时代的仁人志士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根基)
比如中国近代史虽然极度衰落,但是由于中国文明几千年传承下来,根基极为深厚,在最危急的时刻仍然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
这些先驱者的努力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根基,这才有了后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屈辱的近代史。
但是印度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时候,文明断代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体现出来了。
印度不是没有对西方的殖民进行过反抗,但是在缺少一个统一传承的文明根基下,印度的反抗大多各自为战,被西方殖民者一个个镇压。
(英国镇压印度独立运动)
同样,在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因为文明断代严重,新生的印度先天不足,在整个社会构架上体现出一种杂乱。
印度社会组成既有古典印度的种姓制度等残留,也有英国殖民时期的遗留,还有不同时期进入印度社会的各种宗教。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实现的“书同文,车同轨”,印度如今都没有实现。
可以说,印度社会如今是一片混乱的局面,文明断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
不彻底的独立,是旧时代的残留
所以,我们在讨论印度的行为的时候,要记住一点就是,时至今日印度社会仍然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没有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的社会体系。
基于这一点认识,我们就可以开始来讨论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度要向北边扩张,这个比较好回答。
(印度独立的过程非常不彻底)
我们在上一段时间有提到,印度社会中残留有不少英国殖民时期的影响,而且影响非常深刻。
印度的独立并没有经过一场彻底的、砸碎旧殖民体系的战争,这导致独立的印度先天不足,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完全独立,受宗主国影响很大。
作为对比,同样是从英国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美国,就经历了一场长达四年的独立战争,彻底砸碎了英国人的殖民体系,为美国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美国独立战争)
而英国人给印度留下的印象中,“扩张”理念是其中一个深刻影响。
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让印度对“扩张”有深刻体会,而一场不彻底的独立又让这些曾经宗主国的理念遗留在独立以后的印度。
所以印度自从独立以后,就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扩张意愿。
按照印度的设想,印度要成为南亚次大陆上掌握话语权的大国,同时要对印度洋进行有效地控制。
印度为了增强在南亚次大陆上的话语权,策划了东巴基斯坦独立,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
同时印度也在不断增强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国的影响和掌控,还在积极打造一支远洋舰队,试图让印度洋变成印度控制的大洋。
(南亚次大陆)
印度在最后一项企图上碰上难以解决的难题:实行全球海洋战略的美国绝对不允许印度人掌控印度洋这一交通要道。
美国海军六大舰队中的第五舰队便是坐镇印度洋的舰队,其一般情况下至少有一艘核动力航母存在。
鉴于南亚次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印度进一步扩张的方向只有南北方向。南方海洋碰上美国这个硬钉子,印度把目光放到北边并且试图扩张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第二个问题,印度难道就不怕中国吗?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印度社会现状,我们或许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些解释。
3
对外扩张是印度的生存之道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要把国家的力量捏在一起,才能让国家尽量步调一致,不至于分崩离析。
对于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民族凝聚力强、国家构架先进的现代化国家来说,要集合国家力量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印度地方势力分裂严重)
但是印度不一样,自从古典印度文明因为英国殖民灭亡以后,印度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是散的,全靠英国人硬生生捏在一起。
而印度独立以后,其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就因为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管控而不断下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历史断代问题。
可以说印度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根和魂是断了的。
所以现在的印度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其内部矛盾重重,新德里甚至不能掌握整个印度的行政。
在印度东北区域,许多地区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压根不理会印度中央政府的管辖。
而印度中央政府又想要加强对地方的管控,于公于私的中央政府都有这么做的理由。
于公来说,只有印度全国政令统一,印度才能推动现代化改革,解决印度历史遗留的各种问题和隐患,从而提升印度的综合国力。
(对印度中央政府来说,挑衅中国是一种政治手段)
于私来说,加强对地方的管控,印度中央政府才能提高在国内政治事务的话语权,从而提高中央政府的政治实力。
那么,要怎么才能把一团散沙的印度地方政府捏成一团,成为印度中央政府能够指挥管控的力量呢?
历史上不乏面对印度这种问题的国家,而所有面对这种问题的国家包括印度,其做法都几乎一致。
通过对外扩张甚至战争,给国内树立一个明确的外敌形象,从而通过外敌的存在压制国内不和谐的声音。
同时,树立明确的外敌形象以后,很多原本混乱的事情,比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等,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中国在印度眼中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那么,印度周围有哪个国家能够作为一个明确的外敌形象呢?我想读者朋友这时候已经知道答案了,没错,就是我们中国。
而印度为什么连中国都不怕,也要向北方扩张,最主要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了。
印度中央政府必须通过扩张,以及树立一个强大敌人的方式,来强行将整个印度捏成一团,避免分崩离析的状况出现。
纵观南亚次大陆的环境,印度周边也只有中国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够让印度中央政府成功树立一个强敌形象。
4
印度向北扩张和挑衅还将继续
可能有读者会问,印度把中国这么强大的一个对手当敌人,还要搞扩张挑衅,就不怕玩脱了被中国教训吗?
要笔者来说的话,印度当然害怕玩脱,但是不这么做的话印度分裂就在眼前,所以是不得不为之。
1962年印度就是玩脱了,然后遭到了惨重的教训。
(勿谓言之不预也)
当时印度因为刚独立不久,自信心爆棚,加上中国政府一贯不扩大事态的和平态度,使得印度变得盲目乐观,甚至开始入侵我国边境。
1962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国际威慑力?震撼整个西方的朝鲜战争才刚刚过去十年不到,整个西方还在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余威中。
就在两年后的1964年,对于美军参加越南战争的行为,中国政府警告美国不要越过北纬17度线,于是整个越南战争美军没有一支地面部队敢越过北纬17度线。
连美国当时都不敢不看中国的态度,印度又哪来的勇气挑衅中国呢?
随着人民日报发出“勿谓言之不预”的声音,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对印自卫反击战,对印度方面的挑衅行为发起反击。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在中国主力部队到达前线以前,边防部队就将印军的“精锐”部队击溃,给了盲目乐观的印度当头一棒。
不过印度虽然在1962年遭到惨败,但也确实对于刚独立不久的印度提高国内凝聚力起了作用。
尝到甜头的印度随后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化中国的一个敌对形象,从而掩盖印度国内的分裂隐患。
可以说,只要印度一天不解决国内的分裂隐患,那么印度对中国的挑衅和扩张行为就不会停止。
而鉴于印度社会的现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都不太可能推动一次深刻而彻底的改革,来解决印度国内的分裂隐患。
(印度既然敢来挑衅,那就要做好挨打的准备)
所以印度对中国的挑衅行为还将持续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就算中印边境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阻挡,也挡不住印度的扩张意图。
因为这对于印度来说事关生死。
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印度一切挑衅予以强烈回应,凭什么自己的问题要弄到我们身上来?
倘若印度政府不知轻重,那解放军随时可以让印度回味一下1962年的挨打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