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在葬礼上悲痛万分(李讷在葬礼上悲痛万分)
李讷在葬礼上悲痛万分(李讷在葬礼上悲痛万分)如此成长经历,也使得她成为像母亲一般优雅高贵的气质,也为日后她成为一个很好的长辈打下良好基础。王光美的家中孩子众多,父母生育的,再加上父亲之前去世夫人留下的孩子,加起来共是十一个子女,虽然人多,但自小受过良好家教的母亲董洁如以悉心与耐心照料着这些孩子们,王光美也在耳濡目染中被熏陶着,被影响着。图|王光美2006年10月13日,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因病逝世,很多昔日老友特地赶往北京参加追悼会,送别这位一生优雅、颇具大家闺秀风范的女子。王光美,可称真正的“大家闺秀”。她的父亲王治昌,是曾以公使身份参加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九国会议的知名人物母亲董洁如,是出生于天津富商世家的我国第一批女大学生,如此家境,王光美自小便是温文尔雅、秀外慧中的姑娘。
图|王光美和儿子刘源在长江三峡的留影
前言“我的母亲身上几乎具备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传统美德。不论她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她总是会力求做到最好......”
刘少奇与王光美的儿子刘源,如此形容自己的母亲。
2006年10月,这位美貌、典雅、大度、善良的伟大女性王光美永远地离开这世间,亲朋好友来参加她的追悼会,皆是悲伤满面,刘源泣不成声。毛主席的女儿李讷也来对这位送别十分疼爱她的长辈,在葬礼上李讷悲痛万分,还特意对儿子叮嘱了一句话。
图|王光美
真正的大家闺秀——王光美2006年10月13日,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因病逝世,很多昔日老友特地赶往北京参加追悼会,送别这位一生优雅、颇具大家闺秀风范的女子。
王光美,可称真正的“大家闺秀”。她的父亲王治昌,是曾以公使身份参加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九国会议的知名人物母亲董洁如,是出生于天津富商世家的我国第一批女大学生,如此家境,王光美自小便是温文尔雅、秀外慧中的姑娘。
王光美的家中孩子众多,父母生育的,再加上父亲之前去世夫人留下的孩子,加起来共是十一个子女,虽然人多,但自小受过良好家教的母亲董洁如以悉心与耐心照料着这些孩子们,王光美也在耳濡目染中被熏陶着,被影响着。
如此成长经历,也使得她成为像母亲一般优雅高贵的气质,也为日后她成为一个很好的长辈打下良好基础。
图|王光美的父亲王治昌
上学期间,王光美本身就很聪明,学习又十分勤奋刻苦,她的数理科成绩很优秀,被誉为“数学三王”尖子之一。
原本,她是立志想成为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的,自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毕业后,王光美获得硕士学位,她得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批准,准备前往美国求学,有物理界的学者认为,倘若王光美一直从事物理研究,她可能会成为物理学家李政道、又或者是杨振宁的师姐。
但王光美没有在物理道路上走下去,在国家动荡之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到革命道路中去。
图|叶剑英将军
1946年的春节,王光美见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人,并得知如今为调停两党问题,北平军调部将正式成立,我党调集了上百人,叶剑英、罗瑞卿、李克农、耿飚等人作为中共代表团主任和团员,但建立过程中,却遇到了英语译员缺乏的问题。
优秀的王光美成为我党看中的人才,虽有过犹豫,但王光美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在共产党需要的时候留下,推迟录取通知,前往军调部门报到。
她先后见到时任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兼解放报社社长和总编辑的钱俊瑞、时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的李克农,在李克农简单地询问与了解之后,王光美正式成为译员,主要负责为叶剑英等领导人物承担翻译工作。
从此,她从一名学者转变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图|少时的王光美
1946年10月国共内战爆发后,王光美所在的军调部门内的中共人员陆陆续续地离开北平,王光美在组织的安排下,也匆匆离开父母,抵达延安。
在延安,王光美见到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重要领导人,初到延安的王光美,对一切都十足好奇的王光美,对领导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延安,王光美遇到与自己相伴一生的刘少奇。在朱德的一次介绍下,王光美与刘少奇相识,随后二人有了更加深入的接触。
1948年,在王光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年,她与刘少奇携手进入婚姻殿堂。
图|王光美与刘少奇
王光美与刘少奇的婚礼,是在毛主席、周恩来两位重要领袖的见证上进行的,那时候毛主席鲜少参加同志们的婚礼,周恩来去叫他:“咱们一起去刘少奇同志家,看看他们居住的地方。”毛主席遂应邀前去参加婚礼。
确如周恩来所言,毛主席他们还专门去了王光美、刘少奇的新房中,房子中的摆设简单朴素,新婚之喜,王光美还特意给毛主席、周恩来两人各一块蛋糕,那个时期一块蛋糕算是很珍贵的了。
许久之后,王光美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婚礼,还高兴地表示:“我和刘少奇同志结婚,要说没仪式也没仪式,要说有仪式也有仪式,毛主席、恩来同志亲自来登门祝贺。”可见这算是一个荣耀之事了。
王光美始终铭记着毛主席这些领导人的好,后来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王光美的心中则一直缅怀着这位伟大的领导人。
图|毛主席与周恩来亲切交谈
1983年11月,王光美与儿子刘源、女儿刘爱琴一同来到韶山,并参观了毛主席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整个参观过程中,王光美全神贯注,生怕错过展览室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在一个照片展室中,存放了不少领导人前来访问韶山的照片,这其中包括1961年王光美、刘少奇夫妇来韶山时拍摄的珍贵照片,往事瞬间浮现眼前,王光美不禁感从中来。
陪同在侧的儿子刘源为妈妈的气质与魅力所折服,由衷地感叹上一句:“那时候妈妈好漂亮。”王光美羞涩一笑。
离开毛泽东纪念馆的时候,王光美亲手题词留念:“深切缅怀毛主席”,将对毛主席领袖的怀念与敬意,悉数融入这一字一句中。
图|毛主席故居
王光美对毛主席的后人表达真挚关切晚年之时,王光美一直保持着友善待人的品行,她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孙,而对毛主席的后人们,她也怀着一颗真诚友爱的心。
刘少奇、毛主席等人去世后,王光美对两家的孩子们交待:“我是这两个家庭中唯一的长者了,你们都是我的儿孙,你们一切都好,我才能放下心来。”
图|晚年时的王光美
晚年时,王光美生活平静,鲜少出门会客,但她却很关心这些孩子们的生活。
李讷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生活,毛主席在世时,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稿费来支持李讷的日子,毛主席离开后,李讷本就身体不好,再加上心情郁闷,每天的日子并不好过。
王光美关心李讷,专门带着保姆去她的家中探望,帮忙料理家中的事务,耐心开导李讷的心结,在王光美、李敏等亲朋好友的关照下,李讷也慢慢从悲伤中走出来,重新振作,面对未来的生活。
图|王光美
1985年,在李银桥、韩桂馨夫妇的撮合下,孤身一人养育孩子多年的李讷与王景清走到一起。
要说起这位王景清,与刘少奇、王光美夫妇也有着不解的缘分。在王景清13岁的时候,他就走进部队,成为一名救护伤员的小战士,全国解放后,王景清进入中央警卫师工作,他来到刘少奇的身边,担任刘少奇的随身警卫。
后来借着与李银桥夫妇相聚的机会,王景清这才与李讷相识,并最终结为人生伴侣。王光美得知这一消息,自然也是发自内心为他们高兴的。
图|李讷与王景清
同年,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因病离世,李银桥夫妇、王光美等一众友人赶去八宝山,参加李伯钊同志的告别仪式。
王光美在这里遇见李银桥、韩桂馨,主动询问他们李讷的近况:“听说你们给李讷介绍了一个朋友?”
“是的。”李银桥点头答道。
王光美自然由衷地希望李讷能够收获幸福,她不禁对李银桥夫妇表达赞赏之意:“你们真是办了件大好事,看在主席的面上,应该帮助。”
无论是曾经照看她长大的李银桥、韩桂馨夫妇,还是无比关切她的生活的王光美,他们都对李讷的生活表示出真切诚挚的关怀。而经历许多坎坷的李讷,确实也如他们所期盼的,过上了平凡且幸福的生活。
图|毛主席与李银桥的合影
当然,王光美对李敏、李讷这些后辈们的关心绝不止于此。
2004年,王光美嘱咐儿子刘源早点做准备,她想邀请李敏、李讷两家人来到家中吃饭:“前些日子,她们姐妹俩都来看过我,我年岁大,跑不动了,又老惦记她们与孩子们,咱们就聚会一次吧。”
王光美期盼着两家人聚到一起享受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她还特意叮嘱刘源,这算两家人的家宴,不要麻烦秘书以及其他人。
聚会的地点定在北京京都信苑大厦,吃饭的那个晚上,李敏与女儿最先到达,安排这场聚会的刘源接待了他们,亲切地唤李敏为“姐姐”。李讷与丈夫王景清、儿子王效芝稍后赶来,已经83岁高龄的王光美在女儿刘亭亭的细心搀扶下出现在宴会现场。
图|王光美与李敏、李讷在一起
一看到这位慈祥和蔼的长辈出现,李敏、李讷赶紧迎上前去,紧紧握住老人家的左右手,随后在后辈们的照顾下,王光美坐了下来,两家人在一起的氛围十分和谐融洽。
席间王光美亲切地询问大家的情况,除了关怀李敏、李讷的生活,她还牵挂着未到场的毛岸青一家人的情况,而李敏、李讷等后辈们也关心着王光美的身体健康,嘘寒问暖。
“你们俩的身子都弱,如今年龄也不小了,但比我还是年轻得多了,所以还是要多注意休息才是。”王光美和蔼地关切着李敏、李讷姐妹俩的身体,叮嘱她们日后要多加保重。
图|从右至左:刘源,孔东梅,刘亭,赵姥姥,李敏、王光美,李讷,王景清,王效芝
他们关切着彼此,也聊一些其他事情,刘源还特意将李讷的儿子王效芝拉到王光美身边问道:“您看,他是不是越长越像毛伯伯戴着八角帽的那张照片了?”所有人瞬时间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王效芝身上,认真地讨论着,王效芝有些不好意思了,李讷喜笑颜开,满眼皆是欣慰。
两个多小时的宴席上,大家热切交谈,频频举杯,一片欢乐。饭桌上王光美的话不算多,她始终以慈爱的眼神凝望着这些后辈,两家人的宴会在热情洋溢、举杯言欢的氛围中结束。
图|贺子珍、李敏、孔冬梅祖孙三代的合影
数年后,李敏与孔令华的女儿孔冬梅专门撰写了一篇题为《山花烂漫时,情谊别样浓——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聚会侧记》的千字长文,记录两家人在一起的换了时光,在文章中孔冬梅写道:
“正如外公的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如今已经是山花烂漫的时候了。”
言语之中,可见两家人相聚在一起的亲密无间。孔冬梅在发表这篇抒发两家真挚情谊的文章之前,还曾询问过刘源的意见,经刘源修改指导后,才有了这篇文章的呈现。
图|毛主席与刘少奇一家人
在王光美的引导带领下,两家后辈们的关系也维系得很不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刘源在河南任职,凡有闲暇时间时,他常去探望李讷,给她带上各种纪念品,以及特产,刘源像母亲一样,关切着李讷的生活。
而李讷对于刘源的慰问之心十分感激,还将她珍藏的一个玉莲蓬送给刘源,那是爸爸毛主席送给她的,李讷一直妥善地保存着,也可见她对刘源的深切感激之心,当然,刘源也深知李讷的诚挚心意,将这件饱含父女情谊的玉莲蓬始终视为最为珍贵的怀念。
1996年10月18日,李讷来到三峡工地进行参观,而王光美的儿子刘源恰好正在此处,带领武警水电部队建设三峡工程,如今的刘源是一位武警少将。
翌日,刘源特意从工地上赶来见这位与自己情同“亲姐弟”的老友李讷,二人刚一见面就十分激动喜悦,亲切握手拥抱,李讷打趣地表示:“以前我可是最喜欢小源源了,长得可好看,可好玩了,现在都成了将军啦。”
“大姐才是真漂亮啊,过去和现在都一样漂亮。”刘源笑着回道。
这毫不见外的话语,可见二人之间有多相熟。一阵寒暄之后,刘源还向李讷展示着他们即将建成的大坝。他志气满怀的表示,待他日建成,定要将毛伯伯曾写的诗“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写于上面。刘源口中的“毛伯伯”,自然就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毛主席。
图|李讷与刘源
毛主席、刘少奇这般伟大的先辈,给后人们做足了榜样,在时光流逝中,两家人也结下了深厚情谊。
王光美的葬礼上,无数人为之悲恸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与世长辞,无数人为之伤心悲恸。
她的一生为人友善,诚挚待人,所以在她的追悼会上,很多的亲朋好友前来送别,这其中包括她与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女儿刘亭亭,毛主席的孩子李敏、李讷等人,到场的每个人几乎都泣不成声,悲痛万分,诉说着失去这位长辈、这位友人的难过。
已经93岁高龄的华夏前副总理谷牧不顾家人的劝阻,一定坚持要来送王光美最后一程。
追悼会上更有一位97岁的红军大爷,虽然腿脚不便,却还在几个儿子的搀扶照料下来到现场,这位姓李的红军大爷坚定着表示,自己就算坐着轮椅来,也要送王光美同志一别,即使家人劝阻,也没能挡住红军大爷想要来送别的决心。
曾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王光美的演员刘袖杰、扮演过刘少奇的演员郭法曾也来到追悼会现场,向这位不凡的女性做最后的告别,当王光美同志的遗体被抬出告别厅,刘少奇的扮演者郭法曾瞬间控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
在他塑造刘少奇形象的二十多年里,王光美曾给过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当王光美已逝,郭法曾也情难自控。
图|郭法曾扮演的刘少奇同志
李讷是与儿子王效芝一同参加追悼会的,王效芝对这位平易近人的王光美奶奶亦颇有感情,在葬礼上,李讷为失去这位和善的长辈悲痛万分,几年前,他们还曾坐在一个饭桌上相谈甚欢,如今却已经是阴阳两隔。
刘源为母亲的逝去而悲伤不已,李讷还特意叮嘱儿子王效芝:“要竭力帮助刘源叔叔打理一切。”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两家人依然是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
10月22日,王光美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举行,很多与她素不相识的人民群众特意赶来八宝山革命公墓,身上戴着满含敬意的白色胸花,井然有序地送王光美女士最后一程。
刘源、刘亭亭等子女们泪流满面,但依然很有礼节地向每一位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人表示诚挚谢意,整个告别厅内皆是充满悲伤的哭泣声。
图|王光美
她的逝去,让无数人为之悲痛的。在她逝世后的几天,王光美被正式授予“中国消除贫困成就奖”。
她生前关切故友的孩子,也关切着社会上的其他人,王光美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她将自己手中的钱捐赠给幸福工程基金会,自1995年开始,王光美开始担任“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她希望老百姓们能从贫困中脱身出来,为此,她将不断付出努力。
而她的付出也为无数群众所铭记,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所肯定,她虽不在人间,可怀念却从未停止......
转自:红星忆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私信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