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遗迹众多,很多不起眼的地方往往却埋藏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古代文物。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王某听到了太多有人因倒卖文物而一夜暴富的故事。王某平时对古墓挖掘这类知识很感兴趣,通过自己对考古知识有限的了解,王某认为这个不起眼的洞口极有可能是通向一处古墓。几天前,南孟村林场里来了一位要买树苗的客户,他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两名古墓盗窃犯罪嫌疑人之一的王某。王某家住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他原本是想到这里买几棵树苗回家栽种,但在林场里的一个意外发现打乱了他的计划。为了挑选树苗,王某自己在林场内四处转悠,无意间他在一处小土丘脚下发现了一个不大的洞口,透过洞口似乎能感觉到里面空间很大。

2013年3月10日深夜,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潜入陕西渭南南孟村林场。他们熟门熟路地找到一处不起眼的小土丘,然后在黑夜和树木的掩护下,偷偷挖掘起脚下的泥土。

在开挖工具帮助下,地面上很快出现了一个可供一人出入的大洞,随着不断挖掘,大洞也变得越来越深。

突然,开挖工具劲力一松,一个地下空洞被贯穿了,一股寒气自洞口泛出。两人对着洞口一番观察后,其中一人在腰间缠上绳子,顺着洞口慢慢进入洞内……

以上不是《盗墓笔记》小说里的场景,而是发生在现实中的真实盗墓案例(注1)。这两个盗墓贼是何来路?他们是怎样发现的这处古墓?盗掘的结果最终如何?这一切还得从南孟村林场说起。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

不惜血本盗古墓

几天前,南孟村林场里来了一位要买树苗的客户,他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两名古墓盗窃犯罪嫌疑人之一的王某。

王某家住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他原本是想到这里买几棵树苗回家栽种,但在林场里的一个意外发现打乱了他的计划。

为了挑选树苗,王某自己在林场内四处转悠,无意间他在一处小土丘脚下发现了一个不大的洞口,透过洞口似乎能感觉到里面空间很大。

王某平时对古墓挖掘这类知识很感兴趣,通过自己对考古知识有限的了解,王某认为这个不起眼的洞口极有可能是通向一处古墓。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2)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遗迹众多,很多不起眼的地方往往却埋藏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古代文物。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王某听到了太多有人因倒卖文物而一夜暴富的故事。

他之所以对古墓挖掘这类知识感兴趣,也是源自于他想靠文物发财的潜在心理。在南孟村林场的这个意外发现,着实让王某兴奋不已,一个邪恶的想法瞬间在他心里产生——他要盗掘这处古墓。

他详细观察了土丘所处的位置,在洞口做了伪装,为方便后来寻找他还在附近做上了标记。做完这些后,王某顾不上买树苗了,他匆匆赶回家,开始着手盗掘古墓的准备工作。

王某知道盗掘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他需要找一个合伙人,这时候他想到了以前认识的于某。于某是一个职业盗墓贼,对古墓挖掘很有经验,王某认为于某的经验会让他的盗掘工作更有把握。

联系上于某后,于某对王某提供的这个信息也很感兴趣,二人很快凑到一起,开始详细策划接下来的盗掘行动。

二人把盗墓全过程所有细节进行了一番密谋,然后王某又在于某建议下,上网花了近两万块钱买了一套盗墓设备。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3)

一切都准备停当后,二人于2013年3月10日晚来到南孟村林场,趁着晚上林场偏僻无人,开始了古墓盗掘。折腾了四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挖穿了墓穴,对盗墓更有经验的于某主动系上保险绳,下到了古墓里。

于某在墓穴里四处查看,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这处古墓看起来年代非常久远,内部极其简陋,经过一通翻找他只搜到1只红陶碗和2只蒜头瓶。

于某将这3样东西带回地面,王某也傻眼了,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又买装备又请人,却只弄来几件毫不起眼的东西,这让他很沮丧。

二人没了当初的兴致,草草处理了一下盗掘现场,然后带着这三件东西回到渭南。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4)

费尽心机找买家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将这三件东西出手变现了。于某作为专业盗墓人,有自己的销赃渠道,他帮王某介绍了一位专门倒卖文物的朋友介某。介某常年浸淫于文物市场,倒买倒卖,对出土文物具有了一定鉴别经验。

当王某和于某把从林场古墓里挖出来的这三件文物摆到介某面前时,介某眼睛一亮,他看出来这三件东西虽然貌不惊人,却都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其倒卖价值非常可观。

透过香港拍卖市场上其他新石器时代文物的拍卖价格,可以一窥王某、于某所挖文物的大致市场价值。

202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所拍的一件新石器时代“墨玉牙璋”,起拍价就超过了100万港币。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5)

另一件来自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代表玉器“寿面纹玉琮”,最终以965.5万港币被买家拍走。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6)

抛开市场价值,王某和于某所盗取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是不容小觑。陕西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发源地,距今已有5000-7000年的历史。

渭南所在的关中地区更是仰韶遗迹集中分布区域,知名的西安半坡遗址、渭南史家遗址都在这一区域内。

仰韶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陶制品,王某和于某盗掘来的这三件东西,无论从出土地还是从器形特征看,都是仰韶陶器无疑。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7)

盗掘的红陶碗,形制与我国1955年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有所相似。人面鱼纹彩陶盆为国家一级文物,其色彩艳丽、工艺精美,是我国原始陶器制作的典范,被永久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禁止出国参展。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8)

二人盗取的那两件蒜头瓶也绝非泛泛之物。从目前考古发现看,关中地区出土的蒜头瓶乃该器形本源,该造型后被秦汉两代所继承,成为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形制,从出土的陶瓷到青铜器都可以看到“蒜头细颈”的造型样式。(注2)

介某非常清楚这三件出土文物的实际价值,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在王某和于某面前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拍胸脯表示一定会帮他俩联系上买主,争取把挖出来的东西卖个好价钱。

有了介某的承诺,王某和于某稍稍有些心安,开始耐心等待介某的消息。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9)

罪行败露遭严惩

介某很快与境外买家取得了联系,他给王某和于某报价33000元,自己却赚取了远高于此的差价。马、范二人并不知道介某“两面三刀”的伎俩,还感激不尽地另付给他1000元好处费,三件珍贵的原始时期文物就这样被倒卖出国。

在巨大利益诱惑下,类似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据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介绍,近几十年,我国被盗挖古墓已超过20万座。中国法院网也曾报道,我国已知王侯级墓葬被盗率高达90%以上。(注3)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0)

陕西作为文物大省,境内文物盗窃现象尤为严重。

2017年陕西警方抓获了号称“西北盗墓第一人”的盗墓惯犯孟某,据他交代,西安盗墓最猖獗的时候,仅一个长安区一晚上就有不下百名盗墓人员在同时活动,可见陕西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之大,形势之迫切。(注3)

为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遏制犯罪分子嚣张气焰,陕西省公安机关从2012年起发起了“鹰”系列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连续多年对文物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多个重大文物盗窃案件被侦破,众多文物盗窃、倒卖团伙被抓获,一大批涉案文物被追回,省内文物案件多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1)

即便在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之下,仍然还会有王某、于某、介某这样的投机分子顶风而上,他们怀揣贪婪,心存侥幸,自认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但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犯下的罪行迟早会遭到清算。

就在王某和于某盗掘完古墓后不久,南孟村林场护林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他们留下的盗洞。

护林员向林场领导进行了汇报,林场领导立即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当地警方和文物管理部门。警方和文物管理部门到达现场后,对盗洞和墓穴进行了勘察,认定这是一起地下文物盗窃案件,侦破工作随即展开。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2)

通过对近期来往林场人员的筛查,警方很快把王某纳入调查范围。在审查王某网上购物记录时,警方发现了他购买盗墓设备的证据,王某成为警方重点犯罪嫌疑人被拘捕到案。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王某无可抵赖,很快向警方坦白了自己伙同于某盗掘古墓,并委托介某联系销赃的犯罪事实。

紧接着于某和介某相继被警方抓获,一场看似隐秘的盗取文物、倒卖文物案件就这样在短时间内被警方侦破,王某、于某和介某三人因均触犯法律而锒铛入狱。

2020年12月,我国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3)

面对盗窃之类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有明确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也对“倒卖文物罪”予以明确:“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一贯的法律规定,王某、于某和介某被认定为“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各自被处以相应法律制裁,他们三人为自己的贪婪、无知和胆大妄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4)

结语

文物犯罪分子终于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遗憾的是被盗文物因被倒卖至境外而难以追回。文物盗窃、倒卖活动,表面看损失的是实体文物,从深层次看它是对我国历史信息完整性的破坏。

文物是我们悠久历史的宝贵见证,文物的流失将严重干扰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其危害性极大,负面影响极其深远。

国际博物馆协会曾对中国境外文物馆藏数量作出过统计,在近50个国家两百多所境外博物馆中,中国文物藏品数量竟达164万件之多。

除此之外,很多拍卖行、私人收藏者、大型图书馆等也都有大量中国文物收藏,我国实际流落海外的文物总量难以计数,这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是难以弥补的损失,更是国人民族情感中的伤痛。(注4)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5)

为尽最大可能挽回文物流失损失,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建立了“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对建国以来被盗或丢失文物信息进行对外公示。

截至目前,“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平台所发布的被盗文物信息共计569条,丢失文物信息共计69条(注5)。该信息平台建立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人能参与到国家文物保护工作中,一起与文物犯罪活动做斗争,共同挽救失落的历史瑰宝。

文物保护从我做起,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携起手来,为保护我们的历史遗产,维护我们共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盗挖古墓过程(陕西男子在林场发现古墓)(16)

参考文献及注释

注1:案例来源(渭南政法网 时间:2014-07-15作者: 祝润安 屈京)

注2:《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年第3期)

注3:《方圆》(2021年第11期P24-27 作者:王丽 张振华)

注4:《百科知识》(2019年第8期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知多少》)

注5:“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数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