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荐的广告怎么屏蔽不掉(微信出现个性推荐广告)
微信推荐的广告怎么屏蔽不掉(微信出现个性推荐广告)微信广告的投放渠道较为多元化,广告主可以选择的方式也很多。除了这些之外,微信还有一个较为隐蔽的功能——微信广告。因此很多广告商将目光瞄准微信,在微信上发布广告。微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社交APP,它的功能很多,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可以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收付款可以满足人们线上支付,公众号的推文可以使人们获取多种信息,朋友圈可以满足人们分享生活的需要……
腾讯公司2021年的年度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了12.68亿人。
如果世界总人口数按照76亿来计算,那么使用微信的人数则占到了16.7%,对一个社交APP而言,这个数字还是十分可观的。
由于微信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用到微信,让微信平台自身具备了显著的流量优势。
尤其是在当今流量为王的年代,掌握了流量,就在商业的赛道上占据了有利地位。
因此很多广告商将目光瞄准微信,在微信上发布广告。
微信广告微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社交APP,它的功能很多,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可以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
收付款可以满足人们线上支付,公众号的推文可以使人们获取多种信息,朋友圈可以满足人们分享生活的需要……
除了这些之外,微信还有一个较为隐蔽的功能——微信广告。
微信广告的投放渠道较为多元化,广告主可以选择的方式也很多。
通常来说,广告主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这几种形态进行广告的投放。
当广告主通过微信的广告投放平台提交广告之后,微信广告平台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广告便可正常投放。
微信的广告根据广告主不同的需求,设置了不同的风格,朋友圈的广告有常规广告、组合式卡片广告、组合式广告和轮播式广告等形式。
公众号的广告,出现在文章中部或底部以及公众号的视频中,小程序的广告有插屏广告、Banner广告等类型,视频号的广告包含视频号直播推广、视频号动态推广和视频号互选广告。
微信丰富多样的广告类型,再加上微信平台巨大的流量,让不少广告商选择微信进行广告的投放。
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腾讯公司网络广告的收入达到了886.66亿元人民币,占其收入总额的16%,和2020年的网络广告收入相比,同比增长了八个百分点,可见腾讯的广告服务有着较大的市场。
此种微信广告需注意由于不少广告商在微信平台上投放广告,所以人们在使用微信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广告,有的人正刷着朋友圈,一条条广告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
广告常常让消费者哭笑不得,一方面,浏览微信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人们的时间,另一方面,这些广告又无法屏蔽,微信用户不得不浏览。
尽管广告有时候饱受诟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广告在任何时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企业的产品,要想被大众所熟知,离不开广告的宣传,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会在营销推广上投入大量的资金。
即使一个产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期的口碑打造依然需要广告来带动,可以说广告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始终。
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让广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有了质的飞跃。从前,商家打广告的方式主要通过报纸、海报、电视等渠道。
现在主要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社交平台等渠道,这些新方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广告的传播效率,但是效率提升的背后也蕴含着危险,消费者因为广告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增大。
当微信中出现这种类型的广告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它可能正在“监视”着人们的行为,这种广告就是微信的个性推荐广告。
通常来说,在使用应用软件的时候,它们会选择读取一些权限,比如麦克风、摄像头、通讯录、定位等等。
微信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微信用户的喜好,从而利用广告推荐个性化的内容。
面对个性化广告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透明人”,即使采取删除浏览记录、关闭搜索发现、禁止录音等措施,依然逃不过个人信息的泄露,特别是手机号码,很容易被别人获得。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手机也有自动识别的功能,能够自动对广告推销、诈骗电话等进行拦截,但是面对微信中的个性化广告,应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觉得无关紧要,可以对其放任不管,如果比较介意自己被“监视”,可以在微信的设置中将个性化推荐广告的功能关闭。
该功能关闭后,并不意味着微信广告的功能会关闭。
只是微信推荐的广告内容不再和个人的喜好具有相关性,即不再具有个性化,这样人们就不会再被微信“读心”,从而获得暂时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个性化广告功能关闭后,并不意味着微信永远不会进行个性化广告的推荐,只是用户从关闭功能之日起,持续六个月的时间内不再进行个性化广告推荐。
所以一旦时间届满,微信会自动进行个性化广告推荐,当然,如果这时候微信用户依然不想被个性化的广告打扰,可以继续关闭该功能。
除了微信的个性化广告之外,很多应用都有类似的功能,比如淘宝的搜索发现,用户搜索过的内容都会被自动推荐。
因为人们在使用这些软件的时候,它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个人的信息,包括年龄、地区、性别等等,再加上大数据算法的帮助,这些软件很容易掌握用户的偏好。
所以人们有时候被“监视”也是在所难免的,除非不使用这些APP。
结语其实,我国工信部已经加强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对各种应用软件都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比如对某些不合格的应用软件进行了下架处理,尽力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尽管如此,我们自身的防范意识也不能松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空间,没有人甘愿被某些软件“监视”着。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