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烦躁不安失本性)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烦躁不安失本性)真正的圣人是非常俭朴的,从不怕吃苦,跟人民打成一片,不摆架子,不看重名利,没有个人的欲望和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这是圣人的境界,也是我们修道修德人学习的榜样。这里讲的所谓的圣人,不是真正的圣人。他们爱耍威风,贪图名誉,讲排场,摆架子,怕吃苦,不按照老子的三宝做,这种做法不是修道修德。第六十课讲了,“盗夸非道也哉”夸耀盗贼不是修道修德,所以修道修德的人必须彻底抛弃它。史健靖媛《道德经》:怕吃苦无法修德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所谓的圣人,不好好修道修德,却摆出个修得很好的架子,整天行走都离不开车马,怕吃苦走路。

第五十七课 轻 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宴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烦躁不安失本性)(1)

“躁则失君”烦躁就会失掉君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君主是国王。一个国家躁动不安,那么这个国家要么君主软弱无能要么就是没了君主。

对一个人来说君主就是自己的本性,如果烦躁,那么这个人就会心神不宁,本性也容易丢失。本性是驻扎在身体里的,这也是告诉我们平时要关注身心健康,生活要自律,养好身体,给自己的心创造一个好环境。少了杂七杂八的羁绊,身体轻盈,心也安宁。反之,无法抵挡外界的诱惑,争名夺利,不仅身体受累,本性也会贪恋那些身外之物不肯静心修行,搞得身心俱疲、烦躁。所以,图名声、讲排场花天酒地,本性也不会守静,身心也不会健康!

史健靖媛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烦躁不安失本性)(2)

《道德经》:怕吃苦无法修德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所谓的圣人,不好好修道修德,却摆出个修得很好的架子,整天行走都离不开车马,怕吃苦走路。

这里讲的所谓的圣人,不是真正的圣人。他们爱耍威风,贪图名誉,讲排场,摆架子,怕吃苦,不按照老子的三宝做,这种做法不是修道修德。第六十课讲了,“盗夸非道也哉”夸耀盗贼不是修道修德,所以修道修德的人必须彻底抛弃它。

真正的圣人是非常俭朴的,从不怕吃苦,跟人民打成一片,不摆架子,不看重名利,没有个人的欲望和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这是圣人的境界,也是我们修道修德人学习的榜样。

清静无为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