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

如何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一、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因此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就很难取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产品质量的好坏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使其在满足相关法规标准和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也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产品的成本,而标准化的实施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持久的经济效益。朱斌:德国标准化协会在2001年出版的公报中指出,德国国民经济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一是由标准化创造的,可见标准化工作的确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标准化机构也选取了几家试点企业开展了经济效益评估。研究案例均表明,标准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个方面: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标准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刻认识标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

【人物名片】朱斌,男,出生于文革时代,1985至1989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系企业管理专业,荣获学士学位,现任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安市中机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南安市人大代表、机械设计高级工程师、设备管理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聘请为特约高级研究员、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全国机械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橡塑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特征工作组组长/泉州标准化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泉州标准化协会副会长、泉州市标准化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安市工商联常委、南安市诚信促进会理事等。

如何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1)

中国网讯(记者 刘宗利)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国际性、动态性、超前性、经济性。标准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遵循PDCA戴明管理模式,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使组织的管理工作在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从而实现公司业绩改进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标准化工作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政府、企业及质检机构对国外标准体系和先进标准的研究日新月异,如何让我国标准化工作更加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访了福建南安市中机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朱斌一探究竟。

如何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2)

记者:朱董,您好!您是如何实施标准化战略来提升地区和企业竞争力的?

朱斌:总标准化的全球化、创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自的标准化发展战略,以应对因经济全球化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欧盟、美国、加拿大的标准化战略在2000年前后相继出台。日本为了应对标准竞争,在2006年由首相亲自组织研究制定本国的国际标准综合战略。

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标准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刻认识标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实施标准化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产业和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标准的作用不再是潜变量,而是作为显变量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影响变量。标准化主要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标准化活动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有益于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从而产生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何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3)

记者:请问标准化工作开展主要应从哪几方面抓起,切实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朱斌:德国标准化协会在2001年出版的公报中指出,德国国民经济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一是由标准化创造的,可见标准化工作的确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标准化机构也选取了几家试点企业开展了经济效益评估。研究案例均表明,标准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个方面:

一、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因此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就很难取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产品质量的好坏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使其在满足相关法规标准和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也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产品的成本,而标准化的实施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持久的经济效益。

二、劳动生产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产品的产出量,劳动生产率越高,则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标准化在企业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资源、降低冗余劳动带来的浪费,具体体现在:第一,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并为日后的产品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标准化有利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实现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以及设备的模块化,为高效率的生产提供前提条件;第三,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得劳动者定岗更加分明,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记者:随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的推进,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以此为契机,促进贸易发展、管理科学化、产品创新和产品规格体系化呢?

朱斌:由于WTO对关税和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作了限制,发达国家往往利用标准的合法性和隐蔽性,作为新型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手段,达到限制他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具体体现在标准涉及的技术指标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苛刻,修订越来越频繁,发展中国家一般很难达到。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由标准引发的贸易摩擦还会不断加剧,要实现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产品就必须跨越标准这道“槛”。因此,加强标准化工作,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引入国际化的标准,能够提高我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增加贸易额的目的。

管理和创新都是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科学的管理和有益的创新对企业的产品起到增值的作用,而标准化可以指导管理,使管理更加正规、系统和科学。从表面上看,产品的创新与标准化是相矛盾的,其实不然,标准化为产品创新提供了经验和基础,而产品的创新成果也会不断纳入到标准里,使标准不断丰富和进步,可见标准化和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产品结构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标准化的产品品种规格有利于促进产品结构的简化,剔除落后的品种,促进同一规格产品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同时,可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周期,因此实际上也就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记者:标准化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朱斌: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标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只有执行严格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标准,才能从源头促使企业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和预防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标准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耗费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也因此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世界各国分别制定了大量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标准,一方面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限定在可允许的范围内,保证人体的健康和环境的承受力,促进清洁生产;另一方面有利于节约一次能源的使用量,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有了标准化工作,可使产品更安全,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生产和使用产品的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对人体健康有利。另外,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标准制定后可使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一线生产人员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从而给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三是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标准的制定、发行和不断修订的过程是随着当前科技发展水平而动态变化的,标准的制定既是反映当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为科技水平的提高服务,同时也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使标准得以顺利实施,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促进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

纵观国内外竞争局势,“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决定着市场的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标准也是一种游戏规则: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标准先行的特征尤为突出。通过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实现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市场份额、垄断利润、先进技术。由此可见,标准竞争已成为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又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二十一世纪,标准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唯有加紧完善以专利和技术标准为依托的自主创新体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归根结底,百业发展为大,标准为基础。它是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法宝;它是国家和地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保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