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没寄出的一封信(来自的一封信)

没寄出的一封信(来自的一封信)王金平用手一摸,发现女孩的裤子确实已经湿透了,他意识到这个孩子很健康,就是在外面时间长冻坏了。小女孩说:“尿了。”已为人父的王金平看着小女孩那可怜巴巴的样子,一下子动了恻隐之心,他上前问小女孩:“你饿不饿?”小女孩说:“饿”王金平接着问:“你尿没尿?”

老话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实不仅是亲戚朋友,就连亲生父母在金钱和利益面前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会把一切暴露在阳光下。

隐瞒身世14年

1992年2月的一天,家住武汉市江夏纸坊镇的王金平跟平时一样早上六点多钟出门去上班,当他经过全镇最大的幼儿园门口时,却发现一个看起来不到两岁的小女孩呆坐在那里,不哭不闹,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

有的人说小女孩肯定是被遗弃的,还有的人说小女孩是个傻子,王金平因为着急去上班,也就没多理会。

下午四点多,王金平下班回家的时候,发现小女孩还呆呆地坐在那里,她的身边放着一杯豆浆和一碗热干面,很明显是周边的好心人怕孩子饿坏了给送来的。

已为人父的王金平看着小女孩那可怜巴巴的样子,一下子动了恻隐之心,他上前问小女孩:“你饿不饿?”

小女孩说:“饿”

王金平接着问:“你尿没尿?”

小女孩说:“尿了。”

王金平用手一摸,发现女孩的裤子确实已经湿透了,他意识到这个孩子很健康,就是在外面时间长冻坏了。

王金平当即把小女孩带回了家,给她洗了热水澡,换了新衣服,还做了好吃的,可惜女孩因为挨饿受冻着了风寒,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烧,王金平赶紧带她去了医院,几天后小女孩的病情才有所好转。

孩子出院后王金平就把她带到家里住,王金平的妈妈特别喜欢这个孩子,就建议王金平领养她。

王金平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条件养活两个孩子没问题,再加上六岁的儿子也特别喜欢这个小妹妹,两个孩子还有伴,于是决定收养她,起名叫王静。

为了安全起见,王金平特意带王静去了派出所办理领养的手续,因为种种原因,直到王静七岁那年,才落户在王金平家。

为了让王静健康成长,王金平一家隐瞒了她的身世,但是这个秘密却在王静14岁那年被捅破。

没寄出的一封信(来自的一封信)(1)

从天而降的亲生父母

2012年4月的一天,王静被警方告知自己的亲生父亲甘少平因车祸死亡,保险公司赔付了41万,她作为亲生女儿可以继承,前提是要出具详细的DNA检测报告。

王静一下子懵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是抱养的,更难以接受的是撕开这一切真相的原因竟然是亲生父亲死于车祸。

但是王静还是在王金平的陪同下去做了DNA鉴定,就在等待结果的时候,一个自称是王静亲生母亲的女人出现了。

这个女人叫陈爱荣,她说:“这个小孩是我跟甘少平生的,我这次来就是要把女儿接回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陈爱荣,王金平说:“她十几年前把孩子扔了,现在还有脸认啊?”

陈爱荣说:“我没有想丢,我要丢的话我不丢的远远的,不让别人知道啊。”

陈爱荣说:“我真的是万不得已,他爹在坐牢,我一个人边卖菜边带孩子,日子根本过不下去,后来我生病了,因为要去看病,才把孩子放幼儿园给她大娘看着的。”

但是陈爱荣的说法立即被甘少平同母异父的哥哥否认了,他说两家很少走动,他的妻子根本没见过王静,陈爱荣把孩子丢了就是为了再嫁。

王金平还说:“孩子七岁那年,陈爱荣带着甘少平来过我家要孩子,我们养了那么大了,不可能让他们把孩子带走,后来陈爱荣还偷摸把孩子接走了,我还报警了。”

原来,当年甘少平和陈爱荣在一起生下女儿后不久,甘少平就因为偷窃罪坐了牢。

陈爱荣一个人无力抚养孩子,就偷偷把孩子丢在了幼儿园门口,但是她并没有走开,而是躲在旁边偷看。

没寄出的一封信(来自的一封信)(2)

王金平把孩子带走后,陈爱荣一直在后面偷偷地跟着,记下了地址因为她害怕甘少平出来后跟她要女儿,她无法交待。

2003年,甘少平刑满出狱,他向陈爱荣追问自己女儿的下落,陈爱荣见躲不过,就带着甘少平来到了王金平家。

两个人跟王金平直言要带女儿回去,王金平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陈爱荣就偷偷地到学校把女儿接走了。

王金平见女儿不见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陈爱荣和甘少平,他当即开车赶了过去,把孩子接了回来。

甘少平见王金平是真心待女儿好,再加上自己身无所长,经济条件也不好,陈爱荣又组建了新的家庭,于是甘少平就同意了让女儿跟着王金平生活,自己则选择在镇上拾荒,这样既能看到女儿也是一种守护。

2012年3月29日,甘少平跟平时一样拾荒,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货车撞到,在送医的途中就去世了。

警方确定在这场事故中货车司机应负全责,并依法赔付41万,可是当务之急是要找到甘少平的亲属。

认亲大战

在警方张贴了寻人启事后的9天后,一个叫谢芳的女人来指认死者是他的男友,不过谢芳跟甘少平没有领证,因此她不能拿到甘少平留下的赔偿金。

之后甘少平的堂弟和同母异父的哥哥也先后来到派出所认亲,他们纷纷想为甘少平办理身后事。

甘少平生前的时候靠拾荒为生,没有一个亲戚与他走动,死后却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这不由得让人怀疑他们争夺的不是甘少平的安葬权而是41万赔偿金。

谢芳见状,又说出了一个秘密,那就是甘少平有一个亲生女儿,警方顺着线索就找到了王静。

当DNA结果显示王静确实是甘少平的亲生女儿时,甘少平的堂弟、哥哥以及女友谢芳就都知道自己没有继承赔偿金的资格,就自觉退出了,只有陈爱荣还坚持要求女儿王静跟她相认,并且要带女儿走。

王金平说:“这些年你都没来看过孩子一眼,现在孩子得了41万,你就过来认亲了,很明显目的不纯。”

陈爱荣却说:“我就是想要这个孩子,只要养在我的身边就行。”

陈爱荣的丈夫也说:“钱都是身外之物,她确实是想孩子想得睡不着觉。”

为了带走王静,陈爱荣不止一次地到王金平家去闹,甚至打断了王金平亲戚的鼻梁,后来她还频繁到王静的学校去找王静。

王金平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王静的学习,就跟陈爱荣说:“只要你不再影响孩子,我可以拿出两万三万,甚至五万都行。”

陈爱荣却说:“孩子是我生的,钱是她亲爹留的,这41万都是我的。”

王金平见陈爱荣这个态度也就对她置之不理了。

少女的一封信

陈爱荣为了达到目的,就走了法律途径,她要求法院查明她和王静的母女关系,并且将王静的抚养权判给她,这样她就能名正言顺的带王静以及王静手中的41万赔偿款离开。

可是当年陈爱荣和甘少平并没有领取结婚证,孩子出生的时候也没有登记户口,因此陈爱荣拿不出有效的法律证明。

她只能提供当年给王静接生的接生婆手写的证明,可是证明中“1997年2月30日”几个大字分外刺眼,法官不禁反问:“2月份有30号吗?”

陈爱荣提出要与王静做亲子鉴定,这样就能证明自己是王静的亲生母亲。

谁知,王静却写了一封信给法院,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跟陈爱荣做什么亲子鉴定,还说钱会留给养父养老。

陈爱荣不满一审判决,继续上诉。

王静再次写了一封信,态度坚决地表示拒绝做亲子鉴定,更拒绝承认陈爱荣是她的母亲。

没寄出的一封信(来自的一封信)(3)

法院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驳回了陈爱荣的诉讼请求。

当问到王金平会对这41万赔偿金做何打算时,他明确表示这41万会全部存在王静的名下,等到她18岁的时候交给她。

王金平还说这两年王静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习一落千丈,考虑到她喜欢美容美发,准备送她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结语

故事到这里就落下了帷幕,可是却让我心绪难耐,人们常说亲情是无价的,母爱更是伟大的,可是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却闻到了带有铜臭味的亲情与母爱。

金钱是最好的试金石,更是既简单又直观的检验人性的方法,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人的本性暴露无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