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余元富先生说,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和家谱相关的内容,现在所珍藏的其实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了,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内蒙古、贵州等多地,才逐渐将家谱相关的信息梳理完整。对于这段历史的作证,自然不止于此,犍为县还有一位长期研究余氏家谱的余元富先生,他对家谱中的记载和这段历史的考证,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记者向余海奎老人询问了很久,老人才缓缓道出了那段过去的故事。而且,他还特意拿出了这本《余氏家谱》,当年,也就是在这本族谱上,他才最终确定自己是成吉思汗重孙子铁木健的后代。在整个犍为县境内,有着包括手抄、木刻等多种版本的《余氏家谱》,里面所记载的内容也是基本相同的。

目前,学术界对于“黄金家族”的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过对于居于南方的黄金家族后裔,研究的状况其实还并不多。

漫长的历史过去了,在他们的群体记忆中,那段历史依旧没有被消磨。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同兴乡余家湾村的20多户人就有着这样的“共同记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而且还有一本《余氏家谱》能够佐证这些情况。

2004年,已经76岁的老人余海奎告诉记者:“我们家族从14世纪开始就已经居住在四川了,如今已经过去六百多年了。”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1)

神秘的身世

记者向余海奎老人询问了很久,老人才缓缓道出了那段过去的故事。

而且,他还特意拿出了这本《余氏家谱》,当年,也就是在这本族谱上,他才最终确定自己是成吉思汗重孙子铁木健的后代。

在整个犍为县境内,有着包括手抄、木刻等多种版本的《余氏家谱》,里面所记载的内容也是基本相同的。

对于这段历史的作证,自然不止于此,犍为县还有一位长期研究余氏家谱的余元富先生,他对家谱中的记载和这段历史的考证,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2)

余元富先生说,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和家谱相关的内容,现在所珍藏的其实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了,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内蒙古、贵州等多地,才逐渐将家谱相关的信息梳理完整。

而那本家谱中所记载的故事,和余海奎所叙述的内容大差不差。

余海奎说,犍为县的余氏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铁木健一共生育了九男一女,这在历史资料中是可以查证的,而历史中“九子十进士”所说的也是铁木健,这是因为他唯一的女婿也考中了进士。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3)

可是,在元顺帝时期,由于朝廷腐朽,狼烟四起,也出现了包括“红巾军”在内的一众势力,那会铁木健的后代们还没有走向没落,不少都是大官,日子过得也比较滋润。

由于突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朝中的各方势力也蠢蠢欲动,一部分奸佞四处散播谣言,说铁木健家族存在鼓动“红巾军”的情况存在。

元顺帝在一头雾水的时候竟然相信了这种说法,因此也决定除掉铁木健一家。

铁木健的大家族在朝中多年,自然是有些风声能够捕捉的,听闻这些以后,家族内部也感觉到无力回天了,干脆逃出京城,一路向着西南方向前进。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4)

他们走到泸州附近以后,由于人马众多,有很大暴露的风险,因此才决定拆分为小批人马,并将姓氏改为“余”,寓意为“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然后流落到了富顺、荣县、青神、乐山等多地,其中有一批,便来到了现在的犍为县。

明成化年间,兵部尚书余子俊所撰写的《请神余姓家谱》中也很清晰的记载了:如我余姓之祖,大元为先,本虎地蒙古郡人也,与女真国为邻,居北方。

此外,《余氏家谱》上的一些记载,也为“铁改余”提供了很多历史依据。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5)

同样,在“铁改余”的确认上,还有墓碑中类似文字的记录,比如在四川泸州祠堂和泸定沈边十公余氏宗祠中,都有太子真金的塑像和灵位,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九子十进士”的说法确实存在,“太子真金”的儿子就是铁木健的父亲

丰都县包鸾镇铁家槽湾内方圆几公里的树林中还有不少墓葬群,这些墓葬群包含了大清咸丰、同治、光绪等不同年代的石室墓。

有一个名叫余朝蔚的人,墓碑上还有这样一段话:

“我祖自铁木健封王爵,南平娶妻张氏、洪氏,一生五子,一生四子,一婿姓金作为侍郎,十人由科各中进士,赫赫称极盛焉。不意红巾贼乱,又被奸臣诽谤,祖铁木健虽属勋旧,亦将奈之何哉,于是惧祸窃负而逃四川,改姓为金,金相似又改余,余氏而万代不改,铁木真义出焉,此余姓氏所由肪乎。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

元末明初,曾有赫赫声望的蒙古族地位和优势也不复存在,逃亡中的黄金家族也大多隐姓埋名,从此在汉人的汪洋大海中求生存,被渐渐同化,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

在元朝彻底灭亡之后,大部分蒙古人很快融入到了汉族人之中,刚刚到了一个新地方,所有的生活环境也得有所改变,只能从生产方面下手。

余家湾是一个较为宽敞的坝子,可是四周多山,农业生产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过去的官职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为了生存需要,他们也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段,开始自己种田,也就是这样才打下了生存的基础。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7)

此外,在逃亡的过程中,铁木健后裔所携带的家眷大多都是男性,后来在定居以后,周围也全部都是男性。

农村人时兴自己修房大于买房,所以族人也对修筑房屋特别热衷。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8)

在礼仪、服饰以及饮食等多方面,他们也都和当地的汉人有着相同的习惯。

随着时代变迁,余氏家族的主食也渐渐以小麦、蔬菜、肉食和豆制品为主,茶水和酒水都是常用的饮料,在下葬的过程中也会烧纸钱,条件比较好的人家甚至也会放鞭炮,在春节、清明节等节日,族人也会给亲人烧纸钱,用来寄托哀思之情。

举办葬礼的过程中,余氏家族的人不会穿着艳丽的服装,他们也认为这是对过世之人的一种不敬,葬礼过程中,男女都会跪在灵堂之上,月经期间的女性则不能跪,也不能去送灵,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此会影响后代的发展。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9)

对于早期的那段经历,大部分村民还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模式。也就是说,真正让余氏家族内部的人都知道自己“黄金家族后代”身份,也是近几十年的故事,之前,都是家中老人的“传言”。

这段真实的历史,也能通过《元史》和《余氏家谱》以及相关墓碑表述上得以相互印证。

有了相关史学家的研究,西南地区的“铁改余”后人对于自己身份也日益趋于认同,这一点也越来越清晰了。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10)

一首诗将族人聚集起来

当地人还有一种说法能够印证自己为铁木健的后代。

在铁木健九子一女一起逃到了泸州凤锦桥准备四散逃离的时候,这一大家族人为了能让后人记得自己都是元朝的皇族,让十个人每个人都记住一句诗,这以后也能够成为认亲的凭证。

诗句的内容是: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11)

诗句写好以后,大家就各自而去了,由于改朝换代,这一别就是几百年时间不曾相见。

余元富也告诉记者:“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大家主要担心的是防止诛杀,所以大家也都隐姓埋名,兄妹十人后代也从来没有见过面,我在过去三十年修缮族谱的工作中,根据祖先留下来的诗句,才发现了广大铁木的后裔,因此大家才重新走到了一起。”

余家湾正如同一个刚刚被发现的世外桃源一般,青山环绕包围着这个村落,更像是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图,村民们几乎日日都在田间劳作,山外的一切似乎都跟他们没有关系。

2004年的村支书袁成发介绍,余家湾现在有19户人家,人口达到了90人以上,而且大多数都姓余,他们都自称是蒙古族的后代。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12)

虽然关于蒙古族的一切好似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可从他们耿直、刚烈的性格上,还能找到北方人的影子。

他们有过春节和中秋节的习惯,而且为了纪念成吉思汗,很多家庭都摆着成吉思汗的人物画像,在一些重要的日子,他们也开始穿着蒙古族的服饰走上街头。

其中,因为余元富研究这段历史的时间比较早,因此他的身份证上从20年前就已经变更为蒙古族了。

乐山师范学院长期从事地方历史研究的杨炳坤教授也说:“他们所提到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13)

在过去的历史上,元朝人是通过武力来征服世界的,因此根基也并不牢固,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他们也将贵族分散到全国各地,在元朝统治者失败的时候,不能全部撤回蒙古草原,在全国各地都有可能留下蒙古皇室的后裔。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余家湾村祖上是逃难还是来不及撤出,他们都有可能出现在这个位置。

2003年,四川省历史学会批准成立了四川省民族研究会,对明清时期的蒙古族历史和文化学术展开了研究,专家们引经据典,最终确定了这些人的蒙古族身份,他们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那些重要的凭证,都成为了确定这段历史的有力物证。

成吉思汗的后代现在的姓氏(改名换姓各自逃命)(14)

参考

王友富 余丽伟. 生存需求与族属变更:黄金家族后裔之汉化现象[J]. 青海民族研究

华西. 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四川600年[J]. 中州今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