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男朋友姓江(男人与江)

男朋友姓江(男人与江)周小波生在长江岸边,长在长江岸边。高中毕业后,他还曾在长江上跟着船员偶尔跑跑船,这条大江他太熟悉了。直到2018年10月28日之前,这条江带给他的都是无限的喜爱。在这一天,随着一辆公交车冲出长江二桥上的护栏,载着十几位乘客坠入江中后,长江便成了一条痛苦的江,泱泱江水漫进了他的生活,还有他的回忆。从青藏高原蜿蜒而出的涓涓细流,一路辗转一路奔涌,越过高山,跳过峡谷,在重庆的群山中穿过,抵达万州时,长江的江面已经变得宽阔,江水也变得混浊,深不可测,使得这条母亲河看起来似乎隐藏着无数凶险。这种凶险像是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一不留神,便可扼住命运的咽喉,让人在痛苦的漩涡中挣扎,最后随之淹没。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作者:胥得意一

男朋友姓江(男人与江)(1)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杨慎

作者:胥得意

从青藏高原蜿蜒而出的涓涓细流,一路辗转一路奔涌,越过高山,跳过峡谷,在重庆的群山中穿过,抵达万州时,长江的江面已经变得宽阔,江水也变得混浊,深不可测,使得这条母亲河看起来似乎隐藏着无数凶险。这种凶险像是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一不留神,便可扼住命运的咽喉,让人在痛苦的漩涡中挣扎,最后随之淹没。

周小波生在长江岸边,长在长江岸边。高中毕业后,他还曾在长江上跟着船员偶尔跑跑船,这条大江他太熟悉了。直到2018年10月28日之前,这条江带给他的都是无限的喜爱。在这一天,随着一辆公交车冲出长江二桥上的护栏,载着十几位乘客坠入江中后,长江便成了一条痛苦的江,泱泱江水漫进了他的生活,还有他的回忆。

男朋友姓江(男人与江)(2)

周小波身后的楼房便是父亲的家,而他站立的地方却成了父亲生命的终点

1994年12月,周小波在父母的支持下参军入伍,离开温暖的家乡,来到了天寒地冻的黑龙江边防部队。抬眼望去,远处是白茫茫连绵的山峦;收回目光,脚下是披了厚厚冰雪铠甲的大地。多少年后的冬天,回忆起靠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绥芬河来,周小波还会不由自主地打哆嗦。冬季的重庆再寒冷,也很少下雪,树木依然郁郁葱葱。长江尽管会“瘦”一点身形,但还在汹涌澎湃。黑龙江却完全是另一番模样,大地俨然停止了呼吸,山河肃穆成了雕塑。初来乍到的周小波被眼前的景象弄得茫然不知所措。

刚到北方,周小波领教的是白。雪白,一片片的白,无边无际的白。没几天,他又领教了什么是冷。一天,室外训练结束时,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手指粘在了一起,不能动了。原来是队列养成时间过长,训练过于严格,他又不敢乱动,包在手套里的手已经冻得麻木了。

班长对于这类情况见怪不怪,他抓起两把雪开始为周小波搓揉起来。冰凉的雪化在手背上,雪水滴滴答答往下流。两三分钟后,一根根手指在班长的调理下苏醒过来,开始变红、变粗,慢慢地开始有了痛觉,皮肤像是要炸裂开来,好似一根根针在生生地往肉里钻。

军营教会了周小波生存,也让他学会了坚强。新兵下连队不久,他凭着过硬的素质当上了直属队战士。3年的军旅时光,周小波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在那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中,他在奋力向前奔跑的同时,也在思念着家乡的那条江。

周小波入伍离乡之时,三峡大坝正式动工建设,他的家乡处在淹没区。从电视新闻中,他看到一批批家乡父老举家搬迁,泪洒江边,周小波有点想家,有点想念父亲,他的父亲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老。服完兵役后,周小波回到家乡,当上了一名体育教师。离开家乡时,周小波还是一个青葱少年,而当站在校园的操场上,站在学生面前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健壮的汉子。有时,周小波给学生上课时,偶尔一抬头,会发现同为教师的父亲在远处默默地看着他。每当这时,周小波心中都会很暖,离家3年,他知道自己错过了很多。

父亲周大观在周小波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周大观是村办小学的语文老师。他刚当上老师时,是民办教师。当时村子里没有学校,孩子上学太远,周大观便和几个有文化的朋友带头办起了学校。

孩子们到学校来读书,翻山越岭,跨河爬坡,很多孩子带着饭菜来上学,到了中午都凉了。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周大观怕他们吃了凉饭对身体不好,一到中午,就把他们领到自己家中,亲自给他们热饭。孩子们围在周大观身边,你夹他一筷子菜,他送你一口饭,好不热闹。每当看到父亲和学生在一起的样子,周小波都会因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骄傲。热热闹闹吃过午饭,周大观再带着孩子们去学校上课。多年下来,这已经成了周小波家的一道风景。

周大观一直教了40多年书,送走了多少学生他没有统计过,但是,一张又一张优秀教师的奖状塞满了抽屉,周大观成了当地令人尊敬的教师。周小波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2015年,周小波加入了重庆蓝天救援队。最开始,他觉得这项工作面临的危险多,自己倒是能坦然面对,但他怕70多岁的父亲惦记,一直也没有告诉他。

男朋友姓江(男人与江)(3)

抚摸过往,周小波满怀感慨

可是那年春节,周大观还是知道了周小波的事。让周小波没有想到的是,吃年夜饭时,父亲特地给他倒了一杯酒,高高兴兴地和他干了一杯,表扬他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周小波是一个坚强的汉子,面对的生死多了,对一些事很少动情。父亲这一个举动让他觉得格外温暖,知子莫若父。父亲的话不多,但是从他的眼神中,周小波能够感受到父亲对他的期望。

2015年,一艘名为“东方之星”的大型客轮在湖北长江水域沉没,引起了全国关注。周小波和5名队友连夜从万州出发,拉着搜救装具沿长江直下赶去救援。

临出发前,周小波向父亲汇报了此次行动。周大观对周小波说:“你去吧,家里的事有我呢。”正是有这样一个默默支持他的父亲,周小波才能醉心于蓝天救援事业。

周小波并不是一开始就热衷抢险救援的。早些时候,周小波还不知道重庆有蓝天救援队。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事袁刚波谈起了蓝天救援的事,这一谈不要紧,周小波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袁刚波的发小骆明文是重庆蓝天救援队的发起人,也是队长。他自己筹集资金购置了装备,召集了有志于义务救援的志愿者开始训练。袁刚波也是最早的一批蓝天救援队队员。

当得知非常熟悉的同事在做救援志愿者时,周小波像是找到了组织。

周小波坦言,刚加入救援队时,他并没有完全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也没有上升到生命的高度,只是觉得加入这支队伍后,有定期的体能训练和专业训练,有机会锻炼身体还能帮助别人,挺好的。后来,随着参加救援的次数越来越多,他越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重要,体味到了救援的意义。

男朋友姓江(男人与江)(4)

每当看到头盔上的字,周小波就充满了力量

周小波第一次参加救援时,需要打捞一个在水库溺亡的遇难者。当那个遇难者被打捞上岸后,队友们为遇难者认真整理了衣物,接下来便是集体默哀。那时,大家并不知道那个遇难者姓什么,多大年龄,为何落水,但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给予了一个生命最大的尊重。

那一次救援后,周小波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命于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在一个人遭遇危难之时,如果有援手伸出,那么这个人就会得到重生的机会。救人一命,哪怕没有救成,这一行动也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

重庆蓝天救援队的训练安排在每周四晚上和周末。周四晚上是体能训练,在江边的一个广场上进行。上百人的队伍练体能时,总会有人在一旁围观。在周小波看来,他们展示力量的同时,也是在向人们展示作为蓝天救援队队员的信心和勇气。在这支队伍中,周小波很快就找到了当兵时的感觉。大家齐声唱着歌,热血沸腾,浑身上下都涌动着力量,那是精神上的力量。

周末的专业训练对于周小波来讲,相对有些陌生。混凝土破拆、悬崖索降、墙体攀登等科目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好在在部队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很快,他便成了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没到1年,他便被任命为副队长。

蓝天救援队是一个公益组织,他们参加的所有救援任务,包括车辆使用、过路费用、器材购置等,均需要自己解决,负担不可谓不重。如果是哪个被救援的地方提供了食宿等,他们总是会心存感激,像是欠了人情。

2016年,湖北利川有一个药农不慎落入山崖,被卡在了半山腰的一棵树上,时隔10多天才被对面山上一个放风筝的人发现。利川蓝天救援队发现那棵树距离地面有六七十米高,凭他们的技术不足以把遇难者救下,便向中国蓝天救援队提出了求助申请。在接到中国蓝天救援队的通知后,周小波受命出征。

这次救援对于周小波来讲并不是太复杂,他和队友很快便把人从树上解救了下来。但是,这次救援给周小波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他意识到,只有通过专业训练,不断学习先进的救援方法,才能真正发挥蓝天救援队的作用。不然,望洋兴叹会让人心里更痛苦。

奔波和劳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又一个生命就这样在眼前消逝,这对周小波来说,是最大的刺痛。活着多好,如果一个人能安详地离开,而不是因为意外离开该多好。而蓝天救援队要面对的,几乎都是意外。

对于周小波来说,迄今为止,他遇到的最大意外就是长江二桥公交车坠江事故。

2018年5月,周小波的母亲因病去世,他怕父亲太孤单,只要不执行救援任务,无论下班多晚,他都要回到江北的家中陪伴父亲。10月28日早上,上班前,看着熟睡的父亲,周小波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他打个招呼再去上班。醒来的父亲告诉周小波,当天万州西山公园有个菊花展,他让周小波顺路带他过去。

周小波把父亲送到公园后,便开车到了万州区教委。这天区里有中学生足球比赛,而他正是组委会负责人。11点左右,正在开会的周小波在手机中得知,一辆22路公交车从长江二桥坠入江中。匆忙交代完工作,周小波换上了蓝天救援队的队服,第一时间开车赶往事故现场,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

在周小波赶往事故现场的路上,他接到了姐姐打来的电话,说父亲的电话一直打不通。周小波也接连打了两回,同样打不通。此时,他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常。后来,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救援中,很快就把父亲失联这事放到了一边。

下午2点多,周小波正在现场指挥救援声呐和机器人定位时,姐姐又打来了电话。他这才得知,警方调出了老年卡使用记录,父亲就在这趟出事的22路公交车上。听到这个消息,周小波的心猛地抽搐起来。他的目光投向了波涛滚滚的江面,江水奔流而过,而他的血液却呼啸着涌上了头顶。父亲?父亲!难道父亲就在眼下这深不可测的江底?难道自己此时的工作就是在寻找父亲?

过了几分钟,周小波平复了一下情绪。悲痛归悲痛,但是必须要控制好情绪。车上那么多人,每家人的心都是悬着的,不能因为父亲在车上就影响了救援。

忙着救援的过程中,周小波还抱着侥幸心理,想着有没有可能是他们搞错了。出事的地点离自己家已经不到一站路,万一父亲早下了车,只是手机没电了呢。

直到公安局通知他去采集血样时,他的心才“咕咚”一声砸到了地上……大滴大滴的泪水从他坚毅的脸庞上迅速滑了下来。

从28日一直到30日凌晨,周小波不知道时间是怎样过去的。白天,他驾着冲锋舟进行定位探测;晚上,他和队友一起住在江边的帐篷里。当累了一天的队友在帐篷里呼噜四起时,他的眼睛却睁得出奇的大。自他记事以来,父子之间相处的一幕幕纷至沓来。尤其是当他得知公交车是因为乘客与司机互殴导致坠江时,他坚信事发太过突然,不然凭着父亲的性格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他肯定是没来得及制止……

实在睡不着,周小波悄悄地爬起来,钻出帐篷,呆呆地望着江面上救援的灯火。周小波悄悄地靠过去,他觉得离江面近一些,就离希望更近一些。眼前的长江再也不是那个壮观宏伟的长江。母亲去世后,他格外珍惜父亲,他觉得人不论活多大岁数,只要父母在,他就还是个孩子。可是如今,他连父亲也没有了。

谁也不知道那车沉到了哪里,由于三峡大坝蓄水,长江原来的河道早已变了,水下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公交车落水后,也不知道江里的暗流是不是把车冲出了打捞范围,父亲和乘客们是不是还在车里也不知道。

一切都像这夜一般,漆黑一片,看不到尽头。

8月30日,潜水员在73米深的水中,从坠江公交车里打捞出7具遇难者遗体,周小波再次接到了公安局打来的电话。公安人员详细询问了他父亲的穿着和携带品,周小波心中有了底,父亲应该被找到了。

那一夜,他还是留在了救援现场。队长劝他回家休息一晚,他拒绝了,“我爸下车前告诉我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好好工作”。

周小波是个汉子,父亲遇难这事他早已经想开了,悲伤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努力地完成任务才是对父亲最大的告慰。

8月31日晚11点,公交车车头露出了水面,救援水域内的所有船只拉响了汽笛,像是唱给遇难者的挽歌。

周小波静静地向遇难者默哀,江面的灯光照在他黝黑的脸庞上,两行泪水正悄然流过。了解周小波的人能够感受得到,他的泪水不是流给父亲的,他的泪水是流给所有遇难者的。

其实,周小波的泪水更想流给那些鲜活的生命。

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发生地震。得到中国蓝天救援队的批准后,周小波和5名队友连夜出发,第二天上午9点到达了九寨沟震区,成为抵达震区的第一支省外救援队伍。

那次救援是周小波首次参加地震救援。向震中挺进时,道路塌陷,滚石不断,他和队友只能两人一组交替前进。一人在一旁观察,发现没有险情后,用对讲机告诉对方迅速通过,通过后,前面的队友再观察通报。就这样,6个人一步步扎进了震中。

下午时分,当被困群众看到有救援队伍进入震中时,激动地高呼起来,他们激动得忘记了恐惧。

进入震中的当天晚上,周小波带领队友住进了一处闲置的木屋。当时手机没有信号,山上的石头还在不时地滚落,发出轰隆隆的声响。累了一天的周小波倒下便睡,临睡前他还一脸轻松地告诉队友:“我早观察过了,滚石砸不到这里,要是有,是祸也躲不过。”

那天晚上,不是周小波睡得多么安心,而是一路奔波加之一天救援太过劳累。那天晚上,父母在家反复拨打着他的电话,急切地想要知道他的安危。事后,周小波问妻子:“爸妈对我那么关心,你就不怕我出什么事?”

周小波的妻子和孩子真的从来没有担心过周小波。他的儿子一直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钢铁侠,而他的妻子则坚信,这么善良的汉子,老天舍不得对他怎么样。所以,每一次出发,面对家人,周小波都是一句普通的话“我走了”。

那次在九寨沟的救援行动持续了整整6天。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把一批又一批受灾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又从废墟中挖出了七八具遗体。看到受灾群众转危为安,周小波感受到了救援的意义,觉得所有的苦累都不值得一提了。

有一件事,周小波只要提起,就会热泪盈眶。救援队撤离那天,周小波突然发现路边站了好多孩子,衣着破烂的他们举着用方便面箱子做成的标牌,大声地和救援队员告别。标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感谢的话。周小波觉得眼前一片模糊,他只好把车停下来,温热的泪水肆意地在脸上淌过。他好多年没有哭过了,一次次救援早已让他变得坚强,他早已经忘记了哭的滋味。而这一次,他不想阻挡泪水,也阻挡不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看到鲜活的生命得到救助更让人幸福的呢?

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在黑夜中把泪水流给父亲。

父亲周大观的葬礼有些隆重,是人多的缘故。送行的人中,有些是他曾经的学生,有些是周小波的队友,还有一些是被周小波的故事感动的人,那些人不认识周大观,却知道周小波。

父亲去世的几个月时间里,周小波有时会一个人到长江二桥上转一转。

那时他已经忘记了悲伤,心中只有想念。他告诉父亲,“我又梦到你了”“我又执行任务去了”。他还告诉父亲,“埋怨和责怪解决不了问题,勇敢地面对生活,才能让生者警醒”。

周小波做得最多的梦是父亲和好多人在江里奋力地向岸边游,而他正努力地伸出手去救。迷糊之中,他知道这是梦,但他不想醒,他怕一醒来,父亲就不见了。父亲不在了,他从此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那条江,从此与他再也不能分开。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孟德轩

男朋友姓江(男人与江)(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