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怎么上快手的(果壳携17个账号入驻快手)
大家都是怎么上快手的(果壳携17个账号入驻快手)青藏高原上的雪兔子,秋天开花的美丽异木棉,代表幸运的四叶草原来只是常见的植物变异,顾有容用贴近生活的风格和平实的语言,将神奇的植物世界向大家娓娓道来。植物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顾有容(快手ID:guokrgyr)在快手上建造了一个“花花世界”。这些账号的背后是多位名校硕博士和专业人士,保证科普作品的专业与严谨之余,同时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可看性,使科普作品更好地成为“大众连接科技的桥梁”。无独有偶,以丁香医生、南方健康为代表的医学科普,以樊登读书会为代表的商业科普等都以矩阵方式入驻快手,并迅速发展。短视频 科普将爆发怎样的想象力?
2019年是果壳网创立的第9个年头。在科普道路上坚持多年后,创始人姬十三在迅速拥抱变化。
作为一个泛科技兴趣社区,果壳与其他社区产品面对着类似的挑战,一是如何让窄众的科学知识走向大众,二是如何让果壳更有商业价值的想象力。
今年以来,果壳的两大变化皆源于此。第一个变化是百度入股果壳,果壳的知识内容有了更大的分发平台与渠道;第二个变化是果壳开始拥抱快手等最为火爆的短视频平台,探索短视频的内容孵化、粉丝增长和商业变现。
据了解,目前果壳不仅以官方账号的形式入驻快手,还携17个科技子账号形成了科普矩阵号,包括生物、植物、化学、医学,IT、饮食、文艺和发明创造等,果壳矩阵的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账号的背后是多位名校硕博士和专业人士,保证科普作品的专业与严谨之余,同时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可看性,使科普作品更好地成为“大众连接科技的桥梁”。
无独有偶,以丁香医生、南方健康为代表的医学科普,以樊登读书会为代表的商业科普等都以矩阵方式入驻快手,并迅速发展。
短视频 科普将爆发怎样的想象力?
高知们进军快手
植物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顾有容(快手ID:guokrgyr)在快手上建造了一个“花花世界”。
青藏高原上的雪兔子,秋天开花的美丽异木棉,代表幸运的四叶草原来只是常见的植物变异,顾有容用贴近生活的风格和平实的语言,将神奇的植物世界向大家娓娓道来。
曾担任纪录片《风味人间》科学顾问的顾有容,在吃货的领域也表现得迎刃有余,用硬核的方法教大家如何挑选最好吃的丑橘和榴莲。
“看着特别真实,这才是学术的样子”、“植物学要是像顾博士一样讲,我肯定读研读博”在顾有容分享的短视频评论区,粉丝们纷纷留言,有趣的老师能引领学生越走越远。
玩火少年王火火(快手ID:guokrwhh),是果壳的科学编辑,也是一名化学硕士。打开他的快手页面,满屏都是“火”。燃烧的蜡烛怎样自我熄灭?水如何能生火?钻木取火的正确姿势?秉着科学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原来玩火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急诊室的小短腿(快手ID:guokrjzsxdt)则立志用科普让大家远离急诊室。鱼刺卡喉怎么办,掏耳朵竟能掏出病,被影视剧误导的医学常识……生活中的坑,一点也不少。
如何把科学知识变得更日常?如何让科普更有效率?相对于文字,短视频更直观更有趣,也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再加上短视频巨大的流量优势和人格化打造,这些都成为果壳等社区平台探索短视频的动力。
快手的2亿多日活用户中,一二线城市日活用户达6000万 ,还有着庞大的下沉用户群,他们都可以成为果壳的潜在受众。据快手与中国科普所联合研究发现 2018全年快手平台上的科普内容超过360万条短视频 并获得80亿次播放和150亿次点赞,体现了普通人对于科普的热情。
果壳初期的核心用户即科普作者群体,绝大部分是来自发达城市的高学历人群,在果壳上凝聚成一个社区。创始人姬十三曾在采访中透露,当果壳决定深入商业化,盘活社群、收编外围用户就变得非常重要,他们的忠诚度可能没那么高,但基数更大,也更有商业价值。
果壳经历了多次商业化探索,从推出知识技能共享平台“在行”,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社区“MOOC学院”,一路追求科学和教育理想之余,也在寻求更多盈利的可能性。
短视频则极有可能让科普与商业化兼得。一方面,短视频满足了现代人移动的、碎片化的信息消费习惯,以及生动的、精炼的知识获取喜好。尤其是对科普内容而言,短视频是很好的载体。
另一方面,快手对于私域流量的良好保护,广告、电商、知识付费、直播等变现方式更加多元。据2018年快手与中国科普研究所的调研数据,对于团队创作者,近一半的团队在快手上有收入,主要来自于直播打赏、快手小店和社群变现。
快手私域流量的逻辑和平等普惠的价值观,更有利于腰部和底部用户的变现。私域流量意味着主动权不是握在平台手里,而是创作者个人,对于果壳所聚集的科普达人而言,如果能让他们在短视频平台成长,无疑将开创出更有前景的模式。
科普的另一种可能
“快手正成为用户的学习工具”,这个说法正在成为现实。
据快手和中国科普所联合产出的《快手科普研究报告》,2018年,快手用户总共创作了361万条科普作品,平均每6秒,就会有一个科普视频在快手诞生。快手上还有220万科普作者,他们都有着旺盛的创造力和内容产出能力,科普内容涵盖健康与医疗、应急避险、食品安全、航空航天、能源利用、气候与环节、信息科技、前沿技术等多个科学领域。
今年9月14日是“全国科普日”,快手联合科普中国发起#寻找1000位科普达人#活动,旨在鼓励大家创作科普作品、发掘优质的知识创作者,目前已有23743.1.0w播放,4553个作品。
众多参与者中,出现了不少知识社区、科普机构的身影。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的创始人“甲小姐聊未来”(快手ID:1352534060)与快手用户分享科技与商业热点;最大的线上医疗健康类MCN之一“南方健康”(快手ID: SouthernHealth)旗下的28个子账号正陆续入驻快手,全部为三甲医院在职医生,在内容上保证了高度的专业性……快手俨然成为科普新阵地。
在这个基础上,快手还推出了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邀请科普教育领域的众多优质内容生产者,与快手共建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快手则提供流量资源支持、运营辅导与数据服务等。
在快手,传播和获取知识的门槛大大降低。这里为“术业有专攻”的生产者们提供包容的创作空间,再小众的内容,都能触达它的受众。无论是小镇还是一线城市,上学的孩子或是想学一门手艺的中年人,不同的消费者都有大量可选择的优质科普内容。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8%的受访读者都有分享科普作品的习惯,借助社交关系,知识的扩散突破地域和人际的阻碍形成裂变式传播,知识流动趋向扁平化。
科普传播壁垒降级,知识消费体验升级。科普内容和短视频的结合,正释放教育普惠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