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曾子临终前的三句话说的是什么(曾子要求换席子)

曾子临终前的三句话说的是什么(曾子要求换席子)根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奄奄一息的曾子躺在病床上,病情日益严重。公元前435年,71岁的曾子即将油尽灯灭,走完人生路。曾子参与了《论语》、《孝经》、《曾子十篇》等著作的编制。在孔庙里面,曾子和颜渊、子思,孟轲拱立四周,被称为四配,或者四圣、四公。可见曾子地位之高。2.曾子临终前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们来分享两个著名的文化典故,品味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蕴。

这两个典故,有个共同点,都是临终前发生的,主人翁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品味。

曾子临终前的三句话说的是什么(曾子要求换席子)(1)

一、曾子临终前要求撤换华丽的席子

1.曾子是谁?

曾子又名曾参,身世显赫,是夏禹的后代。他16岁开始拜孔子为师,得到孔子的真传。颜渊去世之后,曾子就是孔子的大弟子,地位挺高的。

曾子参与了《论语》、《孝经》、《曾子十篇》等著作的编制。

在孔庙里面,曾子和颜渊、子思,孟轲拱立四周,被称为四配,或者四圣、四公。可见曾子地位之高。

曾子临终前的三句话说的是什么(曾子要求换席子)(2)

2.曾子临终前发生了什么?

公元前435年,71岁的曾子即将油尽灯灭,走完人生路。

根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奄奄一息的曾子躺在病床上,病情日益严重。

曾子的嫡传弟子乐正子春以至孝闻名,这个时候恭恭敬敬地坐在老师的床下。曾子的两个儿子曾元和曾申,正襟危坐在父亲的脚边。一个稚嫩的书童端着蜡烛,坐在角落里。

大家都不吭声,现场气氛有些凝重。

这时候,书童忽然说话了:“这个席子既漂亮华丽,又手感丝滑,应该是大夫的用品吧?”

在当时,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大夫的官级在士的上面,身份比较显赫。书童真是童言无忌,一句话说出了华丽席子的本质。

乐正子春觉得这个书童真不懂事,于是赶忙制止:“别做声!”

真是的,都不能让老师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吗?

没想到,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曾子听了书童的话,忽然一惊,坐了起来,盯着书童,然后长叹一声

稚嫩的书童又补了一句:“这个席子既漂亮华丽,又手感丝滑,应该是大夫的用品吧?”

乐正子春和曾元、曾申狠狠地瞪了书童一眼,言外之意是:你这个小家伙真不懂事,只晓得给老爷子添堵。

没想到,曾子却郑重地回答书童:“是啊!这是鲁国大夫季孙赐予的。之前我一直没换掉。曾元,你起来把席子撤换掉吧!”

大儿子曾元赶忙说:“爹!您老人家病情这么严重,不能折腾着换席子了。实在要换,也要等到明天早上天亮,到时候您老的身体缓和一些再换也不迟!”

曾子却坚决地摇摇头,道:“你还不如书童爱我!作为君子,爱他人就要想方设法地成全他人;作为小人,爱他人就是得过且过、息事宁人。现在我有什么要求呢?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规规矩矩地死去,不留任何遗憾!”

听到曾子这番话,曾元无地自容,赶紧和曾申、乐正子春一起,抬起曾子,撤换华丽的席子,换上一床朴素的席子。

结果,曾子人还没有放平稳,就断气了。

曾子临终前的三句话说的是什么(曾子要求换席子)(3)

二、严监生临终前示意掐灭一根灯芯

1.严监生是谁?

与曾子确有其人不同,严监生是一个虚构的形象。

清代吴敬梓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用辛辣、反讽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当时读书人的众生相。

我们耳熟能详的“范进中举”的故事,就出自《儒林外史》这本名著。

严监生大名叫做严大育,字致和,广东高要县监生。他是个土豪,家有十万银子,还有个“监生”的身份,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严监生有个哥哥严贡生,严贡生不仅地位比他高,而且风流倜傥、奢靡豪放。相比之下,弟弟严监生不仅社会地位低微,还显得十分吝啬。

对此,严监生心里颇为不满。

2.严监生临死终发生了什么?

我们在小学课文《两茎灯草》中,读到:

严监生因为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眼看到了弥留之际,家人都焦急地围在床前,想听听严监生最后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严监生两眼微眯,双唇微动,说不出话来,但又似乎想说什么。

家人不停地问:“您有什么话要交待,尽管说吧!”

严监生顽强地动了动嘴唇,依然无法说出口。他费力地伸两根手指头。

亲人们开始围绕严监生的两根手指头猜谜语。

大侄儿说,应该是还有两个亲人没有来,赶快催一催。二侄儿说,应该是还有两笔账目没有交待清楚。奶妈说,应该是想见到两位大舅爷。

听了大侄儿、二侄儿、奶妈的猜测,严监生脸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并且不甘心地闭眼抿嘴,但是两根手指头依然伸着。

最后,还是严监生的发妻赵氏最懂他的心,说: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然后,发妻轻轻地走到灯芯边上,挑灭了一茎灯草

瞬间,房子里暗了下来。严监生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轻轻点头,垂下手,断了气,奔赴极乐世界。

曾子临终前的三句话说的是什么(曾子要求换席子)(4)

三、临终前,曾子要求换席子,严监生示意灭灯芯,分别体现了什么文化?

曾子要求换席子,说明了曾子认为病死在季所赐的的大夫享用的豪华席子上,不合礼仪规矩,所以必须坚决撤换,充分说明了他遵循封建礼教一丝不苟。

文章很短,却用了相当的篇幅详细介绍东正子春、曾元、曾申以及书童所坐的方位,甚至是书童手持蜡烛这样的细节都写出来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节描写,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紧张气氛。有了这些描述,后面的语言、行动就有了充分的根据了。

严监生示意掐灭一茎灯草,说明了他的节约、吝啬。就此一个细节,严监生有幸进入世界吝啬鬼排行榜。

当然,后来也有人解读,严监生的行为是一种节约的美德,还有人说他是不甘心当“老/二”,等等。

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严监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真不容易!

#传统文化##临终##国学故事#

曾子临终前的三句话说的是什么(曾子要求换席子)(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