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讨厌现在的真人秀综艺(这真人秀吃相这么难看)
为什么那么讨厌现在的真人秀综艺(这真人秀吃相这么难看)《女儿们的恋爱2》,热议主题基本围绕金晨为什么能成为直男斩。《我家那闺女》,上热搜的是吴昕怎么焦虑了一群年轻人。牺牲隐私,自爆痛点,是为了给观众启发?恕飘直言——想多了。国内这类综艺一直严格遵循的铁律——代际真人秀,与代际从来没啥关系。
即使是在多瓜之春,明星拖家带口上综艺的热潮,依然没退。
最近的《婆婆和妈妈2》,就凭足份戏码,常挂热搜。
前有老牌港女陈松伶PK戏精婆婆。
后有侯佩岑与母亲林月云,大诉苦衷洗白前半生。(之后打算专门聊聊侯佩岑)
牺牲隐私,自爆痛点,是为了给观众启发?
恕飘直言——想多了。
国内这类综艺一直严格遵循的铁律——代际真人秀,与代际从来没啥关系。
《我家那闺女》,上热搜的是吴昕怎么焦虑了一群年轻人。
《女儿们的恋爱2》,热议主题基本围绕金晨为什么能成为直男斩。
《我家小两口》《最美的时光》,更成就了内娱史上第一对,在真人秀完成相识结婚连续剧的夫妇,向佐郭碧婷。
唯一算有讨论价值的代际问题?
向太如此360度全方位控制儿子媳妇生活,健康吗?
当然,节目播到最后,也没给出答案。
久而久之,观众似乎默认了,节目宣传所谓“增进代际沟通”,只是个看起来伟光正的挂名理由。
实际,不过是多几位明星家人在观察室和大伙一起嗑CP。
从明星约会相亲,追到结婚生娃。
国内代际真人秀,满足最多的,还是看客的窥私欲。
飘觉得有点腻味了。
再翻开列表一看,原来代际节目的评分低迷,自诞生之日就没摆脱过。
芒果系“我家”系列
明星上代际真人秀,究竟是越拍越噱头化。
还是,它存在的本质就是一个悖论?
唠唠。
先捋清一个问题——代际真人秀,应该是快综艺,还是慢综艺?
只看国内几档现成的代际综艺,不好答。
但如果有看过《我家那闺女/小子》的韩版——《我家的熊孩子》,可能会容易一些。
金钟国、金建模、安胜浩、李尚敏几个熊孩子,陆陆续续在这个节目的镜头里呆了数年。
不慢,谈何观察?
但这点,在国内,大多是被忽视的。
比如号称“全国首档代际情感类观察真人秀”的《女儿们的恋爱》,节奏是3段3天。
什么意思?
女儿们和男嘉宾进行一段又一段三日约会。
并在每一段的第3天,决定是否要与“现任”男嘉宾继续下一个3天。
不继续,就换人;
继续,也得等到半个来月后,才是下一次3日的约会时间。
本来按常理,即便抱着相亲目的去约会的人,3-9天,也至多还在一个相互了解的拘谨阶段。
但节目设定,却是在每一个3天内,二人得完成从基本信息到恋爱观契合度的全面了解。
然后做出“继续”或“不继续”的选择。
难怪明星嘉宾自己都在“吐槽”。
对于所有慢热或先暴露缺点的人来说,这个节目简直修罗场。
编剧强行快进至故事高潮的剧本感扑面而来。
且这还是出从结论倒推过程的剧本。
金晨的三段约会。
每位登场男主的性格,被拒绝或青睐的理由,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循序渐进。
张继科懒散随意,少些浪漫,但比较好相处,易亲近。
金晨没有选择继续,因为虽然喜欢轻松的氛围,但过度随意的张,让她没有男女之间的情愫。
陈一鸣恰好与张继科相反,礼貌细致,体贴又聪明,是让金晨第一眼便有些心动的对象。
但相处的第三日,男方的拘谨,和因为礼貌而带来的疏离感,让金晨又刹了车。
理由是男方优秀,但不同频。
最后的男嘉宾,rapper卡斯帕,刚刚好是张继科、陈一鸣优点的集大全者。
也精准地避过了二人的缺点。
既易亲近——借梗抛梗信手拈来;又细致周到——出门带零食,上楼提箱子。
成了金晨顺理成章的选择。
金晨的“择友”过程看似一波三折。
实际是节目组看准了女方需求,有意地在涉及到两性关系的无数性格要点中,摘选其二。
选出来的优点,是女方会看重的点;缺点,也是女方会在意的点。
清晰了逻辑,简化了细节,要做的,就是突出冲突,制造悬念,直达happy ending。
三日约会被无限戏剧化后,节目组对每个三日约会间间隔的那半个月,却不闻不问。
结果便是,当下一次三日约会来临时,你以为是上一次的续集。
殊不知这或许已是新的篇章——张豆豆与于家翊在第二段约会见面时,已初显恋人状态。
或早已是旧篇章的结局——金莎与耿斯汉再次见面时,将客套与疏离全写在了脸上。
噱头十足的“三日恋爱”,成了观察重点。
展示相处真实状态的半个月,无人问津。
国内大多代际综艺,还未谈到“代际”,真人秀的“真”,已经要先打个问号。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一些刻意追求甚至放大的矛盾,未必就不是真实的矛盾。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分不高,代际综艺也没有糊到毫无看点。
观众总能从明星的琐碎生活、一地鸡毛中,找到些共鸣点话题。
虽然动机功利,但若是能把功利追求下展露的真实问题解决好,也不算完全埋没了“代际沟通”这个初衷。
可现实是,这类综艺就只是奔着踩痛点来。
它们从不负责解决问题。
甚至连指出问题,都得网友亲自动手。
记得当初,《我家那小子》播出后,朱雨辰的妈妈频上热搜。
71岁高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早上4点起床,为的就是给儿子熬梨汁。
看上去浓得化不开的母爱,背后是极度畸形的控制欲。
在母亲近乎病态的“照顾”下,朱雨辰不是没有反抗。
但结果都不甚理想。
在国内传统的家庭理念中,这种亲子关系虽然常见,却也耐人琢磨。
比如,亲人间的界限——朱雨辰的每一任女友,母亲都会插手。
有时仅仅是看过一眼,就会被否认。
这也导致朱雨辰39岁,依旧未婚。
内心无限寂寞,也只能抓着家中的狗来陪。
再比如,母爱的边界——朱雨辰妈妈在观察室直白地说:“我没有自我,完全没有自我。”
还有,在畸形关爱下成长的孩子,如何真正走出牢笼——朱雨辰对母亲的作为虽有争斗,但在环境下浸染太久,看似能照顾好自己饮食起居的他,内心其实仍是个未独立的小孩。
会在毕业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提出三位老同学同睡的想法。
睡在中间的他,还会感慨:“感觉很安全。”
如维嘉说的,他从未走出象牙塔。
而这么大的探讨空间,在观察室里,却几乎未触及皮毛。
甚至于在几句不痛不痒的提醒后,观察室的人对朱雨辰妈妈行为的评论,是带着褒义的。
维嘉委婉的一句:“你这样的伟大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
就把对这件事的负面评论,画上休止符了。
剩下的,是各位妈妈夸赞朱雨辰妈妈,称自己做不到如此伟大。
以及朱雨辰妈妈几句立誓要改之后,观察室的一片掌声和夸赞。
有人说,观察室如此,是照顾到朱雨辰妈妈的感受。并非没有指责,只是委婉了一些。
但实际上,未强调事情的严重性,也未点穿症结之处的“讨论”。
无非是在和稀泥罢了。
把朱雨辰妈妈的行为称之“伟大”,又绕个弯子说这个“伟大”也有带来压力的副作用。
就像是在面试中自称缺点是过于认真。
不痛不痒,甚至有些明贬暗褒的意味。
连花字都是“无私的母爱”
不然你看,当维嘉问起朱雨辰妈妈,如此“操劳”真的快乐吗。
朱雨辰妈妈虽嘴上说不开心,脸上却是满足和骄傲的笑。
她哪里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隔靴挠痒般的“建议”,的确照顾了朱雨辰妈妈的情绪,但最痛苦的那个朱雨辰,又一次在“母爱”两个大字的压迫下失了声。
展现矛盾,只是为了煽动情绪。
挂的却是代际沟通的牌子。
这才是国内代际真人秀最吊诡之处。
说了那么多,回答开头的问题。
国内代际真人秀,是否本就没存在的必要?
毕竟,指望娱乐性质的综艺承担更多“责任”。
指望观众面对明星故事,除了满足吃瓜心思,还有更深一层人生选择的思考。
是否本就是可笑的。
飘想提一个范例。
来谈“代际沟通”这事,在综艺形式下,是否可行。
一部国内难得7.5 的代际观察类综艺《女儿们的男朋友》(不是《女儿们的恋爱》)。
老戏骨张潮的女儿张晔子,在节目中和男友聊起了父亲。
因为幼年父母离婚,张晔子平日跟妈妈生活,而爸爸会来接她过周末。
但由于工作,张潮屡屡爽约。
张晔子提起这段往事,说:
“约好8点,10点这个人永远不会出现在我家。”
“不接电话,这个电话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面。”
“后来原谅他了,因为我长大了,我爸已经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
“我们已经错过最好的时候了。”
话说得扎心,观察室里的爸爸张潮也难免动容。
他说起离异后的情况,和爽约的原因——工作繁忙,实在没办法。
但一旁的王子文却丝毫没有顺着他的解释而表示理解。
她先是情绪有些不太好地说了句:
“你不来应该先告诉她。”
在得到“现场不允许打电话,没办法”的回复后,她没有正面反驳,而是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同样是离异家庭的王子文,非常理解张晔子的心情。
她一再地强调单亲小孩那份等待家人的心情,其实是在用女儿的角度,切身地与父亲张潮对话。
不因为张潮“工作忙”的解释就轻描淡写了这个或许千万孩子正在经历的问题。
而是直率又真挚地强调:这是你的错误,你没有那么多的理由解释。
当另一位父亲问王子文:“你现在原谅你父亲了吗?”
她也非常坦率地说:“我原谅了,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话出口,既是王子文发自内心的表达,也是对许多无心犯下错误的父母们一个小小的宽慰。
此时的张潮已经从一开始的着急辩解,变为了认真聆听,不自觉地点头回应。
你看,《小子》里每每收场时好似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实则是黯然地埋下了本该放上台面的那些问题。
观众看得憋屈,主持人也圆得累心。
而在王子文有的放矢的坦率之下,代际沟通,就如此简单地悄然发生。
所谓“真实了就无聊,摊开了就尴尬”的担忧,本就不存在。
说来说去,追着那些短平快的刺激,无非是在代际综艺特有的窥私欲属性上,套用了一个不需动脑的热度密码而已。
有狗血的地方,就有人群。
但普通的游戏综艺,用用密码,挑动个神经,逗个趣,或许无伤大雅。
当代际综艺也走上这样一条道,实质便是做了一门与母题完全背道而驰的生意。
沟通没有发生,事小。
刻板印象加深,事大。
《闺女、小子》里,看似无数的生活细节——吴昕泡脚、朱雨辰醉酒、陈学冬针灸、武艺吃外卖、钱枫减肥。
掰开了,无非就是几个要素——单身、孤独、亚健康。
这样精准踩雷的展现,让观察室的妈妈们像是看到了那个被自己说中的孩子——还未讨老婆/嫁为人妇,无人照料。
最终的结果,是让“观察室”,变为了“催婚室”。
而同时,隐藏在屏幕后第三现场的年轻人,在第二现场的催婚浪里,又仿佛看到了印象里的那个家长——固执、控制、没有边界。
沟通,不但再次被搁置。
误会,还因此一直加深。
反观《我家的熊孩子》里,同样单身,大龄的熊孩子人设。
却也有自己的兴趣,有时不常来家里做客互怼的三五好友。
即便是看似惨兮兮地独自在家生着病,也会积极求助朋友,两个感冒患者相互照顾,得着病还贡献出不少梗。
不是不可拍摄真实的苦。
而是应该公平地对待“乐”,直白地谈论、解决“苦”。
做不到的国产代际综艺,只在乎煽动情绪。
也就不奇怪,形式一样的节目,这厢对《闺女/小子》的评价,要么是对单身状态的焦虑,要么是对父母催婚的不满。
那厢《熊孩子》却都是关于生活的有趣,与对妈妈们的理解。
本来,代际综艺可以做得既有乐子,又有意义。
而国内家庭理念正值新旧冲突的大环境,更是为这类综艺提供了冲击热搜的大好机会。
却偏偏,又落下一个“抄都抄不好”的声音。
这勉强及格的6分,甚至与节目本身无关,纯粹是观众送给自己那些被刺激到的情绪。
而那冲不破的7分,才代表着从头至尾都不曾展示的节目初心。
当然,如果初心本就是奔着炒作与冲突去。
那就烦请放过“代际沟通”那么好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