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仁心、仁术、仁爱、仁政……仁之一字,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崇高而美好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今天,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学书记这封回信,或许也可以由“仁”入手,唤起那些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以此观照人心,冀望未来。■图源网络这不是在重要场合第一次提到“仁”。2014年教师节,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2019年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说:“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不久前,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非常辛苦,也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日前,给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肯定他们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志向,勉励他们练就过硬本领、服务基层人民,并向他们以及藏区各族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在信的结尾处,说,希望他们“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言虽有尽,而意无穷。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1)

■图源《新闻联播》节目

这不是在重要场合第一次提到“仁”。

2014年教师节,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2019年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说:“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不久前,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非常辛苦,也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2)

■图源网络

仁心、仁术、仁爱、仁政……仁之一字,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崇高而美好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今天,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学书记这封回信,或许也可以由“仁”入手,唤起那些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以此观照人心,冀望未来。

「不麻木」

什么是仁?

很多人说“仁者爱人”,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爱从何来?

答案是“不麻木”。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今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必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他人遭逢危难,仿佛有风乍起。仁心如水,会泛起共情的涟漪。而不仁之心,可能“任尔东西南北风”,终归是“莫得感情”。因此,北宋的儒学大家程颢说:“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 此言最善名状”。灵魂与肉体相似,麻木则无感,无感即为不仁。

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仁者。

无论是在救治一线感染新冠病愈之后又重返一线的医护人员,从武汉郊区骑40公里三轮摩托把村里的蔬菜捐到医疗队驻地的农民大叔,还是无数个活跃在城乡社区和网络空间里的志愿者,都让我们感受到仁心的力量,感受到那份由心底的恻隐而生发出的大爱和勇毅。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3)

■送菜的秦师傅 |图源网络

这里面也不乏北大人的身影。刚从北大毕业的湖北选调生唐阳,去年年底到崇阳县白霓镇桥头村工作。腊月二十八,他在开车回家途中听到疫情恶化的新闻,当即与家人沟通,连夜返回村里,马不停蹄地组织村干部和党员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乡亲们很危险,我得回去。”唐阳如是说。

就像所说,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4)

■图源「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做个人吧」

今年的元宵晚会特别节目中,由陈道明、濮存昕、宋春丽、史可、徐帆、吴京安6位艺术家带来的诗朗诵《相信》感人至深,里面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灾难像聚光灯,也像放大镜,考验着人心的成色。我们因仁者的大爱而感动,也因一些不仁者的麻木而彻夜难眠。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5)

■诗朗诵《相信》| 图源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

医者仁心,但仁心绝不能仅限于医者。医者可以医治麻木的身体,却医治不了麻木的心灵。防治有形的病毒,我们依靠医者;防治无形的麻木,我们得靠自己,得时时提醒,常常自省,用时兴的词汇来说,需要“自我觉察”。

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力量会让人变得麻木了。日复一日的机械的、程序性的工作和生活会让人不知不觉变得麻木,每天在身边和社交媒体上演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会让人因习惯而麻木,激烈甚至残酷的社会竞争也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不得不选择麻木。

是的,或许麻木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策略——去融入“物化”秩序,去培养“钝感力”,去学习“狼性文化”。但或许同样应当记取的是,生存策略之上,还有生活理想与生命尊严,再用一句流行语来说:

“做个人吧”。

「德不孤,必有邻」

仁,既存于个体之间,亦存于群体之间。

还是上面提到的那个程颢,他还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武汉封城,但武汉不是孤城。武汉把风险留给自己,全国人民把一切可能的支援送到武汉。全国一盘棋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一省对一市,一条条无形的纽带,让灾难面前的中华民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这就是共同体。

17名收到回信的西藏大学医学生,也仿佛一条纽带,将燕园和雪域连结在一起,将藏历新年与北大的“云上开学季”连结在一起,让远隔重山的两群青年分享共同的青春,面对共同的挑战,擘画共同的未来。

此外,我们还看到孟加拉留学生阳光为武汉制作的加油视频,看到以色列籍留学生高佑思筹集10万只口罩和医疗物资运往湖北——有一些纽带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延伸,跨越国界。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纽带,让“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美丽憧憬照进现实,让我们拥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略信心。

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因为德不孤,必有邻。

做一个活得通透的中年少女吧(做个ren吧青年)(6)

■图源孟加拉留学生阳光为武汉制作的加油视频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成长于新时代的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成为这样的桥和纽带,为更多人的幸福拓展纵深,托举起共同体的美好明天。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怀仁笃志,深思进取——愿吾辈青年上每一堂课,读每一本书,都带着这样一份心,一股气,则庶几不负“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的殷切期许,亦不负时代和人民的热望。

作者 | 后薪 (北大新青年理论研究室)

编辑 | 黄雪

*封面图源自网络

来源:北大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