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团聚最是珍贵的年味(世界再大回家过年)
一家人团聚最是珍贵的年味(世界再大回家过年)一转眼除夕就到了,世界再大,回家过年! 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虎年好运 华灯初上,万家团圆 秋风阁记祝愿所有朋友在新的一年 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上官真雪 秋风阁记
2021实鼠不易
我们披荆斩棘,跨过万水千山
期待2022虎虎生威
华灯初上,万家团圆
秋风阁记祝愿所有朋友在新的一年
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虎年好运
一转眼除夕就到了,世界再大,回家过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小时候年味是父亲买回家的肉,母亲做的新衣裳和兜里永远也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更是那一次次团聚,一声声祝福。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一富裕人家过年。
如今的年味是火车站的爆满,是买年货的拥挤,是贴春联的仔细,是大扫除的认真,是爆竹声的喧闹,是年夜饭的丰盛,是新岁的期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很多习俗其实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适时回顾祖宗的习俗,找回最纯正的年味。这首习俗民谣你还记得吗?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打扫房;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之日,“小年”祭灶王。传说灶神每年底会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功过,让玉帝赏罚各家来年的吉凶祸福,因此灶君成为家庭的保护神。
各地“送灶”时间逐渐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旧时清宫、王府和富户人家祭灶用黄羊。民间人们则流行买又黏又甜的灶糖,祈求灶王爷嘴甜,上天多言好事。腊月二十四,还要扫舍去尘,掸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糊窗户,接玉皇。说起来,“腐”与“福”谐音,代表祈福;也有传说玉帝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以前经济不发达只有在年节才能吃到肉。对肉的渴望尤为强烈,能大口地吃上几块肉,这就是年的特权,满屋子都是肉香,这种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满足,只有小时候才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也就是如今的买年货。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打糕蒸馍贴花花。冒着热气的大馒头、枣花糕和菜包,聚起了人们对来年蒸蒸日上的期盼。
腊月二十九,又叫小除夕,中国民俗中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灯火彻夜亮,通宵守岁欢,春桃换旧符,喜笑拜新年。还记得,大年三十晚痴痴地盼着春晚。那时候,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像现在这样,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饭,一家好多口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赵忠祥、赵本山的出现!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女儿对乡亲切切的思念。
大年初三,金猪拱门,守家过大年。等着肥猪拱门庭,送财送福送运到,哪管赤狗几猖狂。这一天安睡迟起,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大伙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
不得不说,现如今我们的年味淡了。烟花爆竹变成了王者荣耀和荒野行动;拜年也成了迫不得已。不知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不得不承认年味也一步步远去。
其实再繁忙,也不该失去年味。我们所怀念的年味,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是“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是“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是饭菜的美味,是亲人的相聚,是家的温暖,是故乡的水土。
年味,其实就是团聚的人情味。这些年,每逢春节,都是中国人口一次声势浩大的迁徙。我们不厌其烦的在外打拼,却对过年有着相同的约定,仿佛“回家”这两个字才是我们漂泊的真正意义。
春运,就是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放不了肉身,肉体和灵魂互相绞撕,便有了春运。
肩背比人还高的超大行囊,左手拎着破旧双肩包,右手揽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11年前,这张“春运母亲”的经典照片曾震撼了亿万国人。今天,在春运开启之际,“春运母亲”终于找到,尤其是她令人欣喜的生活变迁,再次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仪式感。一家人吃顿丰盛的年夜饭,再看看热闹的春晚,就感觉这一年是甜的了。疫情之下,今年的春节有些不一样,许多人选择留守异地过年。当陪伴不再是一家人相聚,跨越距离,我们依然可以有另一种团圆。
今天除夕,能回家的都回家过年吧,只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他们生活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无论回家的天气是多么的恶劣,无论回家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无论自己在外面是多么的身心疲惫,应整理好行囊,携妻带儿朝着回家的路走去,与他们共同过一个合家团圆的热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