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光大保德信最新利好(光大保德信黄波)

光大保德信最新利好(光大保德信黄波)以下为对话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黄波的部分文字实录:光大保德信固收投资团队的这一独特投资框架已运行了超三年时间,不仅策略上成熟,还经历住了市场的检验,按照这一投资框架,产品业绩历年排名都相对靠前。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黄波于2019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此前历任平安养老助理投资经理、长信基金专户投资经理,圆信永丰专户投资副总监,目前在光大保德信管理光大增利收益、光大中高等级、光大信用添益等多只基金产品。 黄波尤其擅长转债类资产研究与投资,针对转债有一套独立于市场的投资框架,此框架又细化到转债的策略和转债的个券这两大方向的研究。具体而言,转债策略方面要解决的是的三个问题:一个是转债的择时的问题,二是转债择风格的问题,第三个是转债择行业的问题。转债个券方面遵循一套完整的流程,比如从转债入池,到高性价比选券,仓位分布等都是按流程操作。

光大保德信最新利好(光大保德信黄波)(1)

光大保德信最新利好(光大保德信黄波)(2)

随着近年来市场利率环境的相对宽松,尤其在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趋势下,大众风险收益偏好走高,以安全资产为底仓,兼顾部分高弹性资产的“固收 ”产品逐渐成为A股市场的新晋“网红”。

“固收 ”类产品讲求安全资产与风险资产的合理配比,并在各自领域内均做出超额收益。据银河证券2020年10月9日发布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数据,截至2020年9月30日,光大保德信旗下债券基金过去一年债券投资主动管理平均收益率为5.35%,在“公司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广义”评价中,排名全行业第一位。(1/115)。

在光大保德信众多表现优秀的固收产品线中,“固收 ”明星基金经理、固收多策略小组主要负责人黄波管理的产品尤其引人关注。其三只代表性产品按风险等级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为光大增利收益、光大中高等级债、光大信用添益,三只产品在短、中、长期均表现亮眼,彰显了整体投资策略的优势。

光大保德信最新利好(光大保德信黄波)(3)

(数据截至2020-10-31,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已经托管行复核;光大信用添益同类基金指: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光大中高等级债、光大增利同类基金指: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中证全债指数、同类基金增长率来源:Wind;基金排名数据截源于银河证券2020.11.2发布的报告)

作为已有8年的固定收益投研经验的基金经理,黄波擅长管理不同固收 策略的产品、尤其擅长可转债类资产投资,善于挖掘高性价比品种,历史业绩突出。“我在投资过程中,以及搭建投研框架平台时,用到最多的理念是均值回归。”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黄波谈及投资理念时,始终坚持化繁为简。具体在投资决策上,就是如何定义各类资产的估值,根据估值的偏离度合理操作,如估值大幅高估时减配,估值大幅低估时增配。

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黄波于2019年6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此前历任平安养老助理投资经理、长信基金专户投资经理,圆信永丰专户投资副总监,目前在光大保德信管理光大增利收益、光大中高等级、光大信用添益等多只基金产品。

黄波尤其擅长转债类资产研究与投资,针对转债有一套独立于市场的投资框架,此框架又细化到转债的策略和转债的个券这两大方向的研究。

具体而言,转债策略方面要解决的是的三个问题:一个是转债的择时的问题,二是转债择风格的问题,第三个是转债择行业的问题。转债个券方面遵循一套完整的流程,比如从转债入池,到高性价比选券,仓位分布等都是按流程操作。

光大保德信固收投资团队的这一独特投资框架已运行了超三年时间,不仅策略上成熟,还经历住了市场的检验,按照这一投资框架,产品业绩历年排名都相对靠前。

以下为对话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黄波的部分文字实录:

问: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您的投资风格和理念是什么?

答:在搭建投研框架平台的时候,我的投资风格和理念总结起来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均值回归。均值回归是一个比较朴实的理念,同时很易于理解。例如有的资产跌多了自然会向上回归,有的涨多了,就会向下回归,是这样的均值回归理念。

具体体现在投资方面,就是定义各类资产的估值,根据估值的偏离度做合理的投资决策。比如估值被大幅高估,会是一个减配的过程;相反如果估值大幅被低估,则是一个增配的过程。

这种均值回归理念基本同样适用于债券类和股票类投资。然而它不是唯一决定配置的理念,更加复杂的是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过程中,需要首先分析当前海内外宏观经济的情况,进而推演未来一段时间内如半年或一年内的宏观环境的演变,最终再往后推衍各类资产。同时再结合一些历史数据,包括历史的涨跌幅、波动率行成模型,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资产配置结构。

由于目前管理的是固收 多策略方向的资产,在实际过程中接触的资产类别相较于权益类研究会更多,不仅会涉及到股票、可转债、纯债的投资,如果做专户产品,还会接触到一些其他的创新类品种,包括期货期权等等。因此针对每一类资产的打磨,都是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操作框架。

目前光大保德信基金固收团队对于各类资产都有一个比较细致的投资框架。以转债为例,我们建立了一套独立于市场投资框架。此框架又细化到转债的策略和转债的个券这两大方向的研究。

●转债策略方面要解决的是的三个问题:一个是转债的择时的问题,二是转债择风格的问题,第三个是转债择行业的问题。

●转债个券方面遵循一套完整的流程,比如从转债入池,到高性价比选券,仓位的分布等等都是按流程进行操作。

固收投资团队的这个独特投资框架已运行了将近三、四年的时间,不仅策略上成熟,还经历住了市场的检验,基本上按照这个投资框架,产品跑出来的业绩在历年排名都是相对靠前的。

问: 可否展开谈谈投资框架?

答:具体来说,整个决策流程一开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框架,基本上以宏观数据合和政策的分析为主,去推导未来一段时间内,哪一类资产会表现比较好一些,这种也是市场上大家通用的做法、比如用到美林时钟、周期等经典理论。

针对股票的投资框架,我自己定义为:均衡。均衡指的是持股集中度不高。作为一个固收 ,“ ”的部分,权益投资一定是以赚钱为目的,追求收益的增厚。选择每个行业中最优质的公司,同时估值较均衡的标的。而在熊市过程中,我的权益仓位客户降到很低或者均衡配置。这种权益投资框架的优点是策略的容量非常大,产品的规模可以做到百亿以上。经过两三年的打磨,这种模式相对可持续,产品回撤方面也非常可控。

针对转债投研框架,一直是我们团对的优势,因此研究策略非常细致。转债研究有两套独立的框架,一套是转债自身的框架,指的是研究转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更加细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估值的变动,一是价值的变动。价值变动指跟随股票市场的一个变动,价值变动相当于一个中枢。另外围绕中枢有一个估值的变化。估值的变化再往后延伸就是研究转债的供求关系。供给关系是比较透明的,公开数据可查询。比如说它的发行节奏、到期节奏、赎回节奏等等都可以去统计,所以这一块超预期的东西会比较少一点。因此对于估值的影响一般都比较小,更多的精力是用于研究转债的需求。

债券的投研框架总结为三个面: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债券大的拐点的方向是比较好判断,比如说18年初的时候,大家都敢于去买长端利率,因为那时候收益率已经非常高了,风险又比较小了。而当后期社融出现大幅下滑,收益率大幅下行的拐点到了,相对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问:您管理的信用添益、增利收益,还有中高等级债这三只产品的各自优势特点是什么?能否展开介绍?

这三只产品特征显著,定位清晰明确。刚刚接手时,三只产品的规模都相对较小。从风险等级排布来看: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光大增利A(360008),光大中高等级A(002405),光大信用添益A(360013)。

●光大增利定位的风险等级在三只基金中为最低,转债的仓位上限不超过30%。此类产品它比较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定位是低波固收 产品。截至2020.10.31,光大增利A近一年收益率为11.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63%),近一年在同类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中排名前8%(11/179)。(份额净值增长率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数据来源:截至2020.10.30,银河证券发布于11.2的报告)

●光大中高等级债风险等级在三只基金中排第二档,产品定位虽然不能直接投资股票,但是能投资可转债。其中转债的仓位基本上在30%~60%之间运作。正是因为光大中高等级的转债属性,决定了对于一些机构客户来说,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市面上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在买基金的过程中,不能直接投资股票,这时就可以选择转债工具属性的产品来增加转债仓位的配置。公司对于光大中高等级的考核着重相对收益、,截至2020.10.31,光大中高等级A近一年收益率为18.1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63%),近一年在同类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中排名前3%(5/179)。(份额净值增长率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数据来源:截至2020.10.30,银河证券发布于11.2的报告)。

光大中高等级债和光大增利的排名组虽然都属于一级债基金,但是由于可转债仓位的不同,导致两只基金对应的风险等级不同,光大中高等级债的可转债仓位和风险等级大于光大增利,因此在可转债市场向好的情况下,收益也可能高于光大增利。

●光大信用添益是一个二级债基,可投资股票的上限是20%,所以它的风险等级在这三只基金中是最高的。截至2020.10.31,光大信用添益A近一年收益率为34.6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63%),近一年在同类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中排名第1(1/237)。(份额净值增长率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数据来源:截至2020.10.30,银河证券发布于11.2的报告)。同时我很少去做择时。另外,光大添益会配大概50%左右的可转债,是一只高弹性二级债基品种。

问:您管理的三只产品,信用添益、增利收益、中高等级债在股债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依然排名居前,是怎么做到的?

答:其实今年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市场,都体现高波动的特征,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给了我们证明产品的机会。

这些产品在市场低迷时有几次比较突出的表现,如今年的三、四月份,当时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美股遭遇多次熔断,但我们的产品净值回撤却非常小。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债券处于高位过程中,国内股市也还没有对国外的熔断做出快速反应,但我对于市场的敏感度较高,得益于提前降低权益仓位,规避了3月份的阶段下跌。同时债券收益还在不断增厚,所以产品相对回撤小。包括9月份的这波回调,我们的产品优势体现的也非常明显。

同时,我也时刻准备在市场反弹过程中抓住机会,争取净值创新高,在风险已经充分释放的前提下,敢于做一些仓位的增加,在反弹过程中可能会更加受益。光大信用添益9月以来在9月28日净值回撤到低点,单位净值为1.1980,但仅仅用了四天时间,净值就创了9月以来的新高,截至2020-10-12,单位净值达到1.2560。(数据来源,光大保德信基金官网)

总结下来,把控不同时间点大类资产的配置,会决定大部分的收益。比如今年3、4月份债券较好,股市较弱时,可能会低配股票,超配债券。

问:您的持仓是转债 纯债的配置,您保持进攻性和稳健的方式是什么?

答:进攻和稳健性怎么同时达到,也是我每天思考的问题。对于基金投资,要放到一个长周期去看。比如说以年度为计的长周期去看,稳健性更多的是来自于债券的底仓,纯债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安全垫有多厚。进攻性主要来自于权益类的资产的配置。一方面是仓位配置,另一方面是配置什么标的。

风险提示: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敬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详细内容,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与自身风险评级进行独立决策。光大增利收益、光大中高等级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适合风险评级C2(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光大信用添益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合风险评级C3(平衡型)及以上的投资者,(本基金除了固定收益类投资外,还可以参与股票市场投资,因此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影响本基金净值。) 基金管理人将对产品风险等级定期评估并于公司网站上公布,请投资者关注。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或是投资建议或推荐。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以下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并经托管行复核。

光大增利收益成立于2008年10月29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债指数。黄波于2019年10月9日起任职光大增利收益基金经理。光大增利收益A净值增长表现 /光大增利收益C净值增长表现/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015年度9.71%/ 9.11%/ 8.74%、2016年度0.54%/ 0.28%/ 2.00%、2017年度0.99%/ 0.55%/ -0.34%、2018年度5.29%/ 4.79%/ 8.85%、2019年度5.94%/ 5.60%/ 4.96%、2020年上半年度3.85%/ 3.71% / 2.52%。(业绩登载期间历任基金经理:陈晓任职日期为2014年1月30日2018年10月27日;曾小丽任职日期为2018年10月27日至2019年11月5日。)

光大中等高级债成立于2017年8月4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黄波于2019年10月9日起任职光大中等高级债基金经理。沈荣于2018年5月26日起任职光大中等高级债基金经理。光大中等高级债A净值增长表现/光大中等高级债C净值增长表现/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017年度0.01%/-0.16%/-0.43%、2018年度-0.07%/-0.46%/8.85%、2019年度10.47%/10.03%/4.96%、2020年上半年度6.64%/6.45%/2.52%。(业绩登载期间历任基金经理:杨烨超任职日期为2017年8月4日至2018年5月26日;沈荣任期日期为2018年5月 26日至今。)

光大添益成立于2011年5月16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债指数。黄波于2019年10月9日起任职光大添益基金经理。光大添益A净值增长表现 /光大添益C净值增长表现/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015年度8.07%/ 7.79%/ 8.74%、2016年度0.29%/ 0.00%/ 2.00%、2017年度0.69%/ 0.20%/ -0.34%、2018年度4.30%/ 3.93%/ 8.85%、2019年度9.14%/ 8.84%/ 4.96%、2020年上半年度12.27%、12.10%、2.52%。(业绩登载期间历任基金经理:周华任职日期为2018年10月27日至2019年11月5日;陆欣任职日期为2011年5月16日至2014年1月30日;陈晓任职日期为2014年1月30日至2018年10月27日。)

(CIS)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