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必须知道的十个事实(还有许多你不太了解的)
山东人必须知道的十个事实(还有许多你不太了解的)泰安煎饼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是山东潍坊传统手工艺珍品,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在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都出自潍坊。烟台苹果烟台苹果一般是指烟台辖区内的蓬莱、龙口、莱阳、莱州、招远、栖霞和海阳等地栽培的苹果。烟台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1871年,西洋苹果引进烟台,这里也因此成为了我国最早栽培苹果的地方。后来,烟台还被称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潍坊风筝
山东是个好地方,那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说到山东,我们的脑海中很容易就能蹦出许多关键词,如孔夫子、水浒传、登泰山、卷大葱……齐鲁福地以其丰饶的文化物质底蕴,在养育一方人民的同时,也润泽着更为广袤的华夏大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实在、豪爽的“山东兄弟”,还有哪些未被熟知的“小秘密”。
美在山东章丘大葱
章丘大葱,属百合科葱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称菜伯、和事草等。章丘的大葱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葱白很长,适易久藏。
烟台苹果
烟台苹果一般是指烟台辖区内的蓬莱、龙口、莱阳、莱州、招远、栖霞和海阳等地栽培的苹果。烟台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1871年,西洋苹果引进烟台,这里也因此成为了我国最早栽培苹果的地方。后来,烟台还被称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
潍坊风筝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是山东潍坊传统手工艺珍品,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在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都出自潍坊。
泰安煎饼
如今我们熟知的山东煎饼最初源于泰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泰山驻扎,当地百姓以煎饼相送。可见那时煎饼已经是鲁南、鲁西南等地既普遍又具特色的食物了。
莒县大锅饼
山东大饼(锅饼)是一种很受山东人喜爱的风味面食,特别是莒(jǔ)县的“大锅饼”,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制做历史。莒县传统工艺“山东大饼”已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汶上县二人斗
“二人斗”是济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叫做“二人斗”,但其实只需一人潜入架内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演员随锣鼓节奏表演腾、挪、跌、侧翻、后转等动作。“二人斗”原是古时候人们祈雨时的仪式,后经不断改进,增强了表演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才逐渐演变为了今天的样貌。
广饶肴驴肉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广饶肴驴肉是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的地方名吃。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彼时由当地武举崔万庆推荐到北京兵部差务府,专供武士享用。
禹城五香脱骨扒鸡
根据山东禹城县的记载,最早制作扒鸡的是禹城城北月牙湾村的王明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该村村民王明奎,采用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小茴香等调料制作出了“五香扒鸡”,后又加火煮烂,制作成“五香脱骨扒鸡”。王家先后在禹城火车站、济南市、沾化县、利津县等地开设扒鸡铺,五香脱骨扒鸡的美名也越传越远。
鲁西斗鸡
过去,山东省菏泽市鄄(juàn)城县一带非常流行“斗鸡”,当地更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开启了“斗鸡”民俗保护工作,然后也就有了“鲁西斗鸡”一说。在鄄城,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斗鸡活动,尤其是在每年4月的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还会举办精彩的斗鸡节,这也成为了当地的标志符号之一。
济阳仁风西瓜
仁风黄瓤小西瓜,是山东省济阳县仁风镇的特产。它生长在三九寒冬,吊果于2月的阳光下,每年3、4月份就能成熟,且一年就生长这一季。它的个头不大,单果一般只有2~3斤重,瓜瓤金黄,口感脆甜,具有消暑解渴、利尿止泻、疗喉痹、治浮肿等功效。
黄河口大闸蟹
黄河口大闸蟹,山东省东营市特产。黄河从东营市中部由西南至东北穿越入海,境内长138千米。多年来,黄河的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淤淀成了黄河三角洲,这里丰富的资源养育了肉质鲜美的黄河口大闸蟹。
日照岚山渔民号子
岚山渔民号子是渔民们在撒网捕鱼一起劳作时呼喝的口号。其内容既反映了岚山渔民的日常生活景象,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升华,表达了岚山渔民驯海驭浪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济南小面人
小面人即面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至今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面塑以小麦面粉、糯米面粉为主要原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面塑艺人仅仅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如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就能捏揉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
山东的趣与美远不止于此,有机会的话,还请您走进山东,切身感受一番咱们“山东兄弟”的殷殷热情哦!
编绘丨杨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