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产业新城的发展要素(活力新城破茧产业王牌发威)

产业新城的发展要素(活力新城破茧产业王牌发威)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近年来,蓬江区抢抓机遇融入“双区”建设开创新局面:创新动力不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88家,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成为省级粤港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载体提质,蓬江产业园加快扩容提质,获评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健康食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获评四星级;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营商环境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区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文商旅蓬勃发展,“中国排球协会排球训练基地”落户,江门甘化厂(旧址)成功创建国家工业遗产,启明里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棠下镇良溪村获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成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目前,全区形成了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摩托车及零配件、健康食品两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6.2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

产业新城的发展要素(活力新城破茧产业王牌发威)(1)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成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圆山湖,波光粼粼的碧绿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相隔数里,蓬江产业园春风浩荡:“王牌军”在此集聚,“隐形冠军”不断涌现,“侨都预制菜”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蓬江制造”的地图不断延展,持续释放出工业经济的充沛活力。

胸怀凌云壮志,搏击万里长空。党的十八大以来,蓬江区面对复杂环境“不畏浮云遮望眼”,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38.2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31.73亿元。

新的赶考路上,蓬江区将乘着“双区”建设的东风,主动对接服务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江门主城区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 1 9”工作部署和市委“1 6 3”工作安排,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活力新城,为江门市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蓬江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戴惠甜

“聚”起基础扎实的现代化产业圈

产业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作为江门市工业发源地、广东省老工业基地,蓬江区在江门市新的战略规划中强化担当和支撑作用,坚持“强二优三”“实体为首”“项目为王”,紧扣“3 2”产业发展格局持续发力。

目前,全区形成了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摩托车及零配件、健康食品两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6.2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56.99亿元。十年间,全区市场主体净增64360户,年均增长率12.65%,海信、大长江、海目星、美心食品、康师傅等“王牌军”在此集聚,广东盈通、广东盈骅、华龙膜材、道生科技、银狐医疗等行业“隐形冠军”不断涌现。

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近年来,蓬江区抢抓机遇融入“双区”建设开创新局面:创新动力不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88家,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成为省级粤港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载体提质,蓬江产业园加快扩容提质,获评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健康食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获评四星级;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营商环境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区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文商旅蓬勃发展,“中国排球协会排球训练基地”落户,江门甘化厂(旧址)成功创建国家工业遗产,启明里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棠下镇良溪村获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成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创”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生活

锦旗里故事多。为感谢网格员及医护人员贴心的上门接种服务,市民陈伯到盛华社区送来“热诚服务,为民解困”锦旗;发挥大党委作用为听障女孩筹得6万元爱心善款,居民胡艳雁为此点赞;专业网格员黎永富、吕嘉兴第一时间上门救助摔倒老人,市民陈女士为社区送上锦旗……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市民的反馈最直观。党的十八大以来,蓬江区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幅高品质生活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新面貌。蓬江区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工程”高标准推进;全区6个镇(街)132个村(社区)无缝覆盖划分为410个智慧网格;建立“网格长 专职网格员 专业网格员 兼职网格员”体系,公开招聘近40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强智慧网格员装备,打造“12456”培训体系;全力推动“一网融合”“一网受理”“一网通办”。

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蓬江全区“五纵五横两环两铁”的立体化城市脉络清晰可见,产城融合的“主动脉”、内外联通的“毛细血管”被进一步打通,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南沙港铁路和广佛江珠城际的开通建设 将助力蓬江区融入“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生活圈”,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蓬江区近年来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超70所、新增优质学位超4.5万个,获评省级名师工作室7个、省级优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2个,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学在蓬江”品牌进一步擦亮;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棠下镇、杜阮镇和荷塘镇卫生院获评“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蓬江区人民医院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启“组团式”紧密型帮扶。

赓续奋斗

以冲天干劲争当

全市高质量发展标杆

蓬江区将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实施科创倍增、工业突破、产城融合、融合开放、聚才引才、惠民利民、法治蓬江七大行动,推动市委“六大工程”在蓬江落地落实,进一步提升主城区区域影响力,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活力新城,以冲天干劲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标杆。

蓬江将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建设年,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蓬江将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区,力争五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珠西创谷成为面向港澳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蓬江将加快发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产业,抓好摩托车及零配件、健康食品两大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蓬江将加快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先行启动区建设,同时集中力量建好滨江新区。

蓬江将做好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展示客厅文章,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商旅交流合作平台。

蓬江将继续深入实施“3个100人才引育工程”,加快推进第二批博(硕)士、产业工程师招聘,第二期年轻干部深圳百日体悟实训。

蓬江将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构建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蓬江将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安保维稳等工作,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数读

●2012年蓬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8.26亿元,2021年蓬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831.73亿元。蓬江区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88家,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成为省级粤港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批老旧小区全要素提升成效显著,总投资1.5亿元,第一期39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惠及约2.7万户11万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取得新效能,410个智慧网格近9000名网格员,平时高效“运转”,遇到突发事件迅速“响应”;推进“信访超市 外送服务”体系建设,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