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6.25790949注册资本(亿元)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云山)成立日期1997年9月1日

这是正式分析报告,数据基于公开的数据,结合自身十余年信贷从业数据、信息,整理而成,是对投资标的全方位的分析,同时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能力,采用了通俗化的语言,并制作了图片,一篇报告一般在2-3周才能完成,部分需1个多月,请大家动动小手支持一下,点个赞,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加个关注,我们将不断推出上市公司的全面分析报告。

基础篇

一、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云山)

成立日期

1997年9月1日

注册资本(亿元)

16.25790949

实缴

16.25790949

法定代表人

李楚源

注册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北街45号

主体评级

评级时效

/

评级单位

员工

25437人(截止2021年12月31日)

主营业务

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天然药物、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中间体的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西药、中药和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生养老等健康产业投资。

1997年10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874,股票简称:白云山;

2001年2月6日,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332,股票简称:白云山。

截止报告日,A股总股本14.05890949亿股,H股2.199亿股,共16.25790949亿股。

二、股权结构

1、实际控制人

广州市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持股44.822579427%。

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财政厅合计持股52.97%。

经查询工商官方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明确显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而企业年报公示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国资委。

信息存在出入,以工商信息为准。

但本质是一样的。

原因探究:2008年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政企分开、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不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原则,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于是就成立了国资委/国资办。在这之前成立的公司,依然保留了人民政府出资。

白云山直接、间接持股方中,广州市人民政府控股90%的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控股90%的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均属于改制之前成立的公司。

解释完毕。

2、目前股权结构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

3、历史沿革

建议大家看一看,有品牌整合的历史在里面。

广州药业阶段

1997年9月1日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八家中成药制造企业和三家医药贸易企业经重组后成立。

1997年10月21日,在香港上市 与控股股东广药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协议》。根据协议 获得38个广药集团拥有的商标独占许可 初步使用期限为商标许可协议签订之日起10年,每年支付许可费 费用是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所显示的本公司总销售净额0.1%的基准计算 并按季度支付。

1998年1月属下广州陈李济药厂新厂房投产。

1998年4月本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署协议书 共同合作兴建"中药技术创新中心"。

1998年4月公司成为“和兴白花油”中国内地独家总经销。

1999年12月实施SAP-R3管理系统,聘请德勤管理公司作为实施顾问,正式启动ERP工程。

2000年3月,广州众胜药厂因经营不善,公司决定由广州中药一厂托管。

2000年9月25日,在广州中药一厂托管广州众胜药厂的基础上,广州药业决定由广州中药一厂吸收合并广州众胜药厂。

2001年2月6日,广州药业A股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001年8月27日,广州药业成立广州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31日,广州药业司属企业广州市医药公司和广州中药一厂改制成功。广州市医药公司改制为“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本公司持有约90%股权,敬修堂和潘高寿两家法人单位和医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合计持股约10%。广州中药一厂改制为“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本公司持有约90%股份,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和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合计持股约10%。上述两家企业的成功改制标志着广州药业建立现代企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004年2月6日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产权交易合同》。根据该合同 本公司出资人民币3 888 713.99元收购广药集团持有广州医药集团盈邦营销有限公司51%股权 占盈邦公司于2003年10月31日资产评估基准日之净资产值人民币7 624 929.40元的51%。

2004年11月8日 广州药业与广药集团签订《商标许可协议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根据补充协议 广州药业同意终止王老吉药业产品现时使用的5个商标的独家使用权 而广药集团亦同意许可本集团另外36个商标的独家使用权。由于同兴药业向王老吉药业增资完成后 王老吉药业将不再是本公司之子公司 而是本公司之联营公司。因此,王老吉药业也不可使用商标许可协议中的许可商标。根据补充协议 本次增资完成及王老吉药业变更为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后 本公司将有权获得广药集团从王老吉药业收取的年度许可费用的47%。

白云山阶段

2013年5月广州药业完成对白云山股份的换股吸收合并工作,新增股份于2013年5月23日正式上市流通。2013年7月,经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广州药业正式更名为“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篇

三、公司治理情况

1、公司文化

愿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企业价值观:合作济世、诚实奉献、勤奋创新

使命:广药白云山,爱心满人间。

核心理念:为人类健康作贡献

以上均未在官网的文化页面单独列示,而是放在了“关于我们”页面,这个,太过随意了,感觉企业对这个不是很在意。

我从官网文章中搜到了一个“建设世界一流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的表述,而正式的表述却是上文的“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明显前面的更合适,而后面的,太宽泛了,

还有一句“提升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这是广药集团的初心和使命”,这句虽然过于理想化,但也明显强于上文的使命表述。

所以,是不是......过于随意和不清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很关键的东西,它不是虚无飘渺的,它是一个精神柱石,支撑着企业的成长发展,在顺风顺水时,作用感觉不明显,但一到困难和举棋不定时,利润之上的追求,就会像一盏明灯,指引企业走向正确的方向,激励员工一同奋斗,不至于军心涣散。

关于是否创立企业文化,是经过我们前面的西方企业几百年的历史经验,中国企业四十余年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一个普遍认可的行为。如果一个企业连这种最核心、最根本的重要事情都不上心,那我对这个企业是心存介蒂的。

可以参看九十年代市场化之前的国企。你靠一个个空的口号是无法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无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而白云山企业文化的表述,真的是过于随意了,这个说明一点,企业骨子里缺乏现代管理的理念,无形之中,会对企业内决策和任何一个个体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2、治理结构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

公司在《公司法》指引下,依据公司章程进行治理。

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中心,负责经营和管理公司的法人财产,对股东大会负责。

3、公司资金管理与控制、资金结算制度,包括对下属公司资金控制的情况

未见资料。

4、客户违约记录及其他不诚信的情况说明(包括历史及最新进展)

四、经营和投资情况

1、行业概况

企业的主营业务板块包括医药制造、饮料、保健品、医药流通、针对医疗服务、中医养生、现代养老的投资。

那我们分别进行剖析。

(1)、医药制造

白云山号称是大南药绝对龙头,大南药是典型中药系。写材料之前,我的想法是:中医和西医,是完完全全的两个体系,所以,在中药制造分析中,混入西药制造的分析,是比较搞笑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会有交叉但不冲突。2021年年报中,就混入了“2017-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经营情况”,这个是......没什么来写了吗?

结果,认真研读发现,根据公开信息,白云山大南药板块中,中成药占比48.84%,化学药占比51.16%,基本对半。(还是要深入分析企业啊,不然就像我一样闹笑话)

毛利率方面,双方贡献也是基本相近,中成药42.6%,化学药45.47%。

实际上是化学药还要高一点,毛利润多贡献了2.65亿。

那么,企业的大南药板块,实际上应该表述为“医药制造”更为合适,至少当前是如此。

正式分析之前,还要对“大南药”作个解释。

南药,百度词条解释来源于越南称谓。

越南人称中国为北,与此相对自身为南。越南传统医药分为南药和北药。越南固有医药学称为南医。

南药是指生长在越南的药物,包括本地植物和引种的植物,北药是指从中国引进的植物药,但已经适应了越南当地的气候。

但经专业书籍查究,有更为合理准确的解释。

南药,即生长于长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大体以纬度25°为界,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台湾、云南的药材。

大南药,是引申概念,泛指生长在所有热带、亚热带地区,即南亚、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药材。

下文所涉名词作个预先解释。

仿制药:是指与原研发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不管如何服用)、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区分于原研发药。

药物一致性评价: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药品质量要求,即国家要求仿制药品要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具体来讲,要求杂质谱一致、稳定性一致、体内外溶出规律一致。

带量采购:就是在招标公告中,会公示所需的采购量,投标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投标人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生产能量。

当一种药品的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后,如果市场需求旺盛,自然就会出现大量的仿制药。

由于药物替换性的问题,很多仿制药有效性、安全性与原研发药对比,仍存在不可测的危险的可能。

未通过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国家药监局将不予再注册和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那么,针对仿制药的产品端,最核心前提的就是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以获得国家带量采购的资格。

①、市场规模

医药,是穿越千年万年的产业,只要有人,就会有就医需求,从长期投资角度,分析其过往的市场规模来判断未来的市场规模,没有意义,除非是这家企业只生产一个主流药物,那你必须分析这个市场空间,比如狂犬病疫苗,那你得研究狗的数量、有证的无证的狗咬伤分别造成的打疫苗的人数,你得研究我国的政策是否会向日本学习,把狂犬病彻底扼杀在萌芽中等等。

不过,对于综合性医药制造企业,没必要,所有人都是其目标客户。

白云山化学药产品群包括抗菌消炎类常用品种及男科用药。

其中抗菌消炎药已成常态用药,至于男科用药嘛,我想这个不用写什么,随着社会观念放开,未来的需求一定是持续增长的(附带一句,这药对身体有伤害,它并不是从根源上充盈身体而提升能力,而是涸泽而渔。)

个人对健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的上升、自我意识的重视、健康意识的增强、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药品的需求目前仍处于长期增长阶段。

网上出现的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数据,可以作为谈资,对于投资,没有实际意义,我不列示。

医药市场规模的长期增长来源于治疗需求的增加、药品品种的丰富、由于货币贬值形成的药品价格的上升趋势、对于健康落后地区或国家的输出。

其实有个指标是分析未来市场成长空间比较重要的,就是人均药品消费金额。2021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金额416元,美国为1232美元。从绝对数来看,相差极大。

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万元人民币,美国人均收入3.8万美元。

药品消费占收入比重:我国为1.18%,美国为3.24%。

所以,支撑未来我国药品市场成长空间的源泉有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绝对值的提高,二是居民药品消费占比的提高。

这个消费占比提高比率,还要考量我国居民健康程度、国家对居民健康保养的引导、甚至中医的未病先治理念是否能全面降低居民疾病率等许多在数据上无法反映的因素。

②、竞争格局

与其说处于竞争格局,不如说仍在赶超的发展阶段。为什么这样说?

在全球的(化学药)医药企业中,我国企业处于欧美、日本、印度之后的第三梯队。欧美、日本是创新药大国,印度为其提供原料药,随着大量专利保护到期,印度产力由于技术积累的成果,承接了这些高端仿制药的生产,由于终端价格实在是低廉,效果甚至还要强于原研发药,所以自然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仿制药供应方,而中国,则承接了印度的原料药生产,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原料药供应方,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的支撑,剩余产力承接了中端仿制药的生产,由于利润丰厚,缺乏研发高端仿制药的动力,同时,由于没有利润,低端仿制药被抛弃了。(题外话:这就是我们现在看不到便宜药的原因。)

这就是世界化学药的总体格局。

这是市场发展的自然演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说,我国的医药企业规模地位,与中国医疗市场容量是极不相称的,是符合现实但是落后于时代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8337家,行业集中度仍偏低,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研发能力有限,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总体落后,仍是以生产比较成熟、有利润、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中端仿制药品为主,同质化导致竞争不断加剧,创新能力受企业实力影响,不具备与大型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

③、创新or仿制

任何事物,都要适应环境。

创新药的确赚钱,但是,如果不切实际地追求创新,而不管经营个体的承受能力,那就是彻头彻尾的书呆子。目前,我国尚不具备真正的创新药占主导地位的条件。

数据显示,我国创新药占比最新数据55.7%,这个数据含金量我是不相信的。为什么?首先,科研土壤不足,医药企业个体实力不足,无法像辉瑞制药这样的老牌大型药企一样支撑重点创新药长期、高昂的研发过程,如果不符合国情,一味追求创新数据,必然会走向低端创新药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最终肯定会陷入价格战。所以,即使有真正意义的重大创新,那只能是零星的突破,难以在短期或较短期内形成规模化,这是基于最基本的经济角度的判断。

你不能因为高仿、创新药利润很丰厚,就让我为了这个理想倒在黎明前。世间万物,都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首先,行业集中度不够,只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医药龙头企业,才有足够实力进行高仿、创新药的规模研发。

其次,目前中端仿制药市场利润丰厚,企业从根本上缺乏动力研发高仿或创新药。

再次,人才、技术、装备积累不足,无法从根本上支撑高仿、创新药的大规模研发。

最后,从政策上,仍在鼓励研发中端仿制药。我国产的仿制药质量标准偏低,允许模仿已上市的国产仿制药,意思就是你可以去照着复制品再复制。在这种政策下,在广阔市场的支持下,大量中小型药企,为了生存,自然会沿着最便捷的路径前行。

从病理学角度分析,中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纯化学药,根据统计资料,几乎所有化学药物在治疗某一疾病的同时会潜在地引发另外一种疾病,而西医理论一直无法从完整的角度解决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当然,估计也不想解决,患者一直病就一直要用药),而中医,其治病理论基础是正本清源,先天性是优于西医的。

中药最大问题是其成分的不稳定性,这其实是所有争论的焦点,当其不稳定性被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时,其治疗效果、后遗症是优于纯化学药的。

所以,依托中国国情,无论从哪个方面(理论、人才、市场)来分析,中药创新药最符合中国国情,其经济效益前景大概率要远远好于化学药创新药。

结论:现阶段我国仍以中端仿制药为主,特别是化学药,正在积累人才、技术、装备,中药创新药发展前景要优于化学药创新药。

④、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药品销售终端一直有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之说。

第一终端:公立医院。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市场和县医院市场;

第二终端:药店。包括实体药店市场和线上药店市场;

第三终端: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市场和乡镇卫生院市场。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3)

大型药品制造厂商主要通过代理及分销、自身销售平台的渠道到达这些销售终端。

2019年起,国家正式启动了药品集采,中标品种纳入集中采购平台,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平台进行采购,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最终使消费者获得实惠。

中标企业不光可以获得销量,在地位上也可以获得市场认可。集采无疑成为大型、创新型药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医保“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和省级集采医药品种将达5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品种达5类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金额比例达90%。

我们先直观理解一理集采的效果。集采前,以我们当地一家消炎药药企为例,出厂价5元,终端价为98元,集采后终端价现已降至40元。

我们可以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出为什么在理论上不应该对制造企业形成巨大冲击。

集采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终端价格,从而达到施惠于患者。

是以国家机器为保障,以市场为手段,进行的价格调节行为。

从朴素的,不要拐弯抹角的理解角度,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的矛盾的解决。我们以前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巨大的治疗疾病的需求市场与落后的产能的矛盾,所以,作为生产端是创造者,提供产品,这一端是不能荒废的,是需要鼓励的,其利润由于巨大的市场得以保障,由于供不应求产生的快速周转(现款现货,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得以提升,所以,其利润总体上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是可以接受的。

随着主要矛盾的缓和,新的矛盾出现了,就是高昂的药价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的矛盾。以前由于流通手段的缺乏,药品难以到达患者手中,所以,造成了中间商大量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和终端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中间环节,自然面临了淘汰和洗牌。

同时,由于以前流通层次多,由生产端到终端,要经历总经销、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医院或药店、患者,层层加码,推高了药价,天价药严重影响了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当然,还滋生了腐败。

所以,我们就很清楚地看到,集采的目的,就是清扫流通环节利润。

解释完毕!我相信市场会对我的结论给出答案。

所以,表面看来,集采如果造成医药制造企业估值下降,对投资市场其实是一次重大利好,方便大家以低价选择自己心仪的医药企业,特别是原研发药企业。

咱们投资,一定要抓最核心的东西,而最核心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最不需要专业的,不需要你去分析什么,它其实就摆在那里,非常清晰地带你直达问题核心。当然,前提是,你走过了山山水水。

所以,现在我们来说说山山水水。

理想是美好的,这世上的事情分为理想和现实,由于利益的存在,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现实的阻挠。

那么集采后,利益方是否出现了对抗呢?当然。

现实是,集采对创新类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创新药,受专利保护,具唯一性,但是对仿制药药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我国,正是中端仿制药第一大生产国。

中端仿制药的特点的技术相对低,很多品种是你有我有,在大家实力相近的情况下,那就只剩价格战了,这就诞生了新的玩法。如果大型药企相互干不掉,那就先干掉小型对手。

中国以至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灰色地带,但大家有个心照不宣的准则,就是不要上台面。

药品集采一样存在这样的地带。大型药企,先参与集采,报一个低价,把竞争对手挤出,中标后断供,理由可以说是成本覆盖不了价格。第二年对手不在了,企业抬高价格,获得超额利润。

但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信誉危机——当事人信誉在国家系统受到影响,信任危机——居民对集采产生不信任。

发生个别事件,好解决,但如果发生群体行为,就会造成社会影响。

在这种问题的解决上,我相信国家的雷霆手腕,中国是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家当道,而是政治优先。

结论:集采是进入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的最重要通道,长远来看,是维护生产厂家的利益,并推动生产厂家技术进步及整合。

对生产厂家的影响形成两极分化,其中对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的生产厂家是重大利好,对中端仿制药生产厂家影响将两极分化,生产厂商少的小众化品种中端仿制药影响不大,大众化的中端仿制药(如消炎药类)将形成巨大的利益冲击。

将出现利益博弈,部分违反公序良俗的企业将受到惩罚。

现在说说零售药店渠道,这个渠道包括实体和线上,国家药监局2022年3月发布报告称:截至 2021 年 9 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 60.65万家。其中,批发企业 1.34 万家,零售连锁总部 6658 家,零售连锁门店 33.53 万家,单体药店 25.12 万家。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4)

从实际来看,实体药店受仓储面积、监管、供应半径限制,只能满足基本的、应急的医疗用药,我们经常会买不到想要的药,特别是处方药的情况,这种时候,我们都会选择线上药店。所以,从市场角度出发,线上药店供应能力、发展潜力是远远大于实体药店的。

2022年5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八十三条【第三方平台管理义务】明确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建立药品网络销售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

这个文件,我们应该从整个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理解。

文件的初衷非常明确——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

确保消费者买对药,这就要求销售方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第三方平台天然是不具备这个专业知识的,当然不让你卖药,这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保护。

而对入驻第三方平台的卖家,平台自然要尽审查义务。

平台自营部分只要具备专业能力,当然可以卖药,不在此文之列。而作为第三方平台,只要保障入驻商家具备专业资质,同样可以卖药。

所以,网络一些谣言,实在是,缺乏最基本的知识,主要是把我也给骗了,因为我没看那个文,也就这次分析,我才看了一下。

结论:公立医院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是最重要的销售终端市场,2021年占比共73.1%,集采是最重要的进入该市场的渠道,预计到2025年,通过集采平台采购的药品占比90%。

实体药店受线上药店冲击巨大,线上药店药品交易规模提升,但受限于零售药品占比较小的交易规模。

(2)、饮料

饮料市场细分较多,白云山主打产品王老吉,因为是低价快销品,市场容量不是问题,问题是企业的经营策略,可口可乐经营这么多年,它也还有上升空间,王老吉才卖了多少,这个市场就不分析了,空间大得很(但这个空间是指潜在空间,意思是,这个空间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3)、保健品、针对医疗服务、中医养生、现代养老

这些产品,是标准的医疗升级服务,取决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个市场的论述,前面的文章写了很多了,可以自行翻看论证,比如云南白药、中国平安。结论是长远看好,目前是负分。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5)

2、经营模式分析

业务板块

白云山的主营业务板块包括医药制造(大南药)、医药流通(大商业)、饮料(大健康)、保健品、针对医疗服务(大医疗)、中医养生、现代养老的投资。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6)

在上述各板块中,毛利润贡献占比如下,占比最大的,目前竟然是大健康板块: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7)

大南药板块包含中成药和化学药,总体情况如下: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8)

2013年起,白云山开始区分中成药和化学药,两个板块占比相近,化学药营收、毛利润均略高于中成药。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9)

下表为2014年以来主要药品产销量数据,由于仅公布销量前十的药品,故数据的前后衔接度较差,2013年及以前没有此类数据公开。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药品前后起伏较大。

药品销量涉及国家政策、发病率、招投标、销售渠道调整等各类因素,作为综合性药企,我们作一般性分析,不过于深入,如对该股票有深厚兴趣的投资者,可深入单品进行分析,但实际上,对于此类综合性医药企业,除非单品占比过高,否则意义不是太大,会导致事倍功半。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0)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1)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2)

2021年,销量前十的药品,占大南药板块总营收的43.36%,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是白云山大南药板块最重要的单品,无论从销量,还是毛利率,均位列第一。

大商业和大健康板块总体情况分别如下,“其他业务”板块份额太小,不再列示,还有一个大医疗板块,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3)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4)

业务区域

白云山的业务具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主战场在华南,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过下图显示,在其它地区的业务量,阶段性占比增加,近五年又重新回落,未有起色,这说明,企业是显著的区域性企业,未能在全国其它省份取得明显战果。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5)

经营模式

企业的年报将经营模式写得很清楚。

大南药板块:以销定产,通过旗下广州白云山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工业销售平台。

对于医院招标产品,由平台自营完成投标、配送;

对于非医院招标产品,通过各级经销商、代理商推广营销。

同时,在天猫、京东、广药健民网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大健康板块:大健康板块主要收入为王老吉。设三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根据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王老吉药业下达的销售任务,具体负责区域渠道开发;二级分销商从一级经销商处采购并负责产品配送。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及王老吉药业直接负责产品的广告投入,参与终端扩展、促销及客户维护等。这个说得非常清楚了。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全称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由白云山100%控股,主营红罐王老吉和PET王老吉(塑料瓶装)

王老吉药业全称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由白云山控股96.09293%,主营绿盒王老吉、润喉糖和一些药品。

两家子公司均属一级子公司,层级相同,产品又都包含了饮料,从基本的认知上,这会形成内部竞争,产生消耗。

大商业板块:即医药流通业务,包括医药分销及零售。以下属子公司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核心。零售渠道包括:过“健民”药业连锁店、广州医药大药房连锁店、广药晨菲大药房与“采芝林”药业连锁店等终端开展;采芝林药业利用中药领域优势,开展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生产及销售业务。

截至 2021 年末,白云山医药零售网点共有 154 家,其中:

主营中药的“采芝林”零售门店 22 家;

主营西药、医疗器械的“健民”药业连锁店 36 家;

主营处方药零售的广州医药大药房连锁店 51 家;

海南广药晨菲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连锁店 23 家;

医药公司各地分/子公司零售门店22 家。

3、经营能力综合分析

(1)、拥有12家中华老字号核心品牌资源,分别为:

始创于1600年的“陈李济”药厂;

始创于1669年的“中一药业”(原保滋堂);

始创于1790年的“敬修堂”药业;

始创于1806年的“采芝林”药业;

始创于1828年的“王老吉”药业;

始创于1864年的“奇星”药业(原岐生堂);

始创于1868年的“星群”药业(原黄祥华);

始创于1890年的“潘高寿”药业;

始创于1900年的明兴制药;

始创于1912年的光华制药(原唐拾义);

始创于1938年的“何济公”制药;

始创于1952年的“健民”医药连锁。

其中前十家为百年企业;

(2)、白云山是广药上市壳资源,实际经营主体是广药。广药作为广州国资企业,上市前逐步整合了上述品牌资源,但在实际经营中,上述品牌采用的是财务并表、独立经营的模式,这就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在保留这些品牌的前提下,凝聚整体力量。而现在更多的,像是同一国资背景下同类型、不同企业的……拼凑,拼凑成大医药板块,这在各地国资平台企业整合中是普遍的做法,这是松散的集团模式,这种企业市场意识是比较淡泊的。

写至此,我开始与前面的分析相印证了,我们看到的企业的文化展示较为随意,企业的营收增幅较为随意,以及一会各位可以看到的“重大风险事项”。

这篇文章写得也是比较累。

综上,医药品牌需要融合,集团内部文化建设成果仍待观察,企业文化的树立,整个集团业务的经营受此影响,理念不同,沟通成本理论上较高,容易缺乏凝聚力,需强势作风改变。

(2)、拥有完整且较强的原料、研发、生产、流通、终端产业链体系;

(3)、业务长期局限于东南地区,且无拓展的迹象,说明企业在营销上缺乏拓展,这个也是第二条造成的后果。

4、重大风险事项

白云山2021年年报提到,随着第四、五、六批国家集采,仿制药盈利将进一步降低。

6月,即出现了重大风险事项。

6月,白云山上百个药品在多个省份密集撤网。

2022年4月22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医疗机构调整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的通知》。通知称,“4月17日,省医保局函告我委广药集团旗下两个厂家相关药品,存在使用虚高价格和利用不正当商业手段促销等情况”。

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管理指南》,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临床促销的药品,应从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中淘汰。

这就麻烦大了!公告措词是非常严厉的,结果是这些药品不能走医疗机构渠道了。

6月8日,辽宁称“收到企业主动降价申请”,大幅下调白云山天心制药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价格。

6月8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告,白云山天心制药22个品种被撤网。

6月10日,贵州宣布,调整广药集团下属3户企业相关药品挂网信息,下架了白云山制药总厂、白云山天心制药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金戈)、头孢呋辛酯片、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33个药品品规,43个药品品规被要求降价;

6月10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也发布了《关于白云山部分药品撤网及价格整改的公告》,公告称,根据国家医保局要求,对白云山旗下多家子公司的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内等229个药品品规被进行撤网及价格整改。其中152个药品品被列入禁用目录。

白云山就此提出了申诉,但安徽在6月17日发布《关于白云山天心部分药品价格整改申诉处理的公告》,驳回了白云山的申诉。

6月14日,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布公告称,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白云山制药总厂、白云山天心制药申请撤销89个药品品规在山西的平台挂网采购资格。两年内将不接受撤网产品再挂网。6月15日,又对广药旗下另两家企业部分挂网药品价格进行调整。

撤网药品涉及9种剂型,25批基药,64种非基药,2种国家带量同品种挂网目录等,具体包括清热消炎宁胶囊、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金戈)、注射用头孢他啶(含L精氨酸)、保儿安颗粒等。

紧接着,山西又在6月15日发布通报,调整广药旗下另两家企业的药品挂网价。

(注:挂网采购即药品生产企业与医保部门、医疗机构议价后将议价结果公开挂到平台上,供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选取和采购使用。)

上述事件,可以定性为企业经营的重大负面事件,而且很可能持续发酵。因为这意味着渠道断裂。相关文章如果各位感兴趣,还可以到网上搜索更详细的文章,我就不多言了。

这种持续性事件中,投资者不要妄想抄底,这个性质和当年白酒塑化剂完全不是一回事。

塑化剂,是一个行业标准认定、制作工艺的事件,它没有人的主观意向。这个不是,这个是主动出现了违背社会法律、道德准则的事,对其经营的业务(化学药业务)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这是上升到了对整个经营团队的能力认定的问题。

中国以至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灰色地带,但大家有个心照不宣的准则,就是不要上台面。

药品集采一样存在这样的地带。大型药企,先参与集采,报一个低价,把竞争对手挤出,中标后断供,理由可以说是成本覆盖不了价格。第二年对手不在了,企业抬高价格,获得超额利润。

但这样玩,玩脱了,那就是这个玩家没本事了。

里面的原因,其实我们外界是猜不到的。我们当然可以冠冕堂皇地说,是企业违规了,但暗地里呢?会不会是竞争对手下的手?会不会是资本想恶意收购,抓到这个把柄?会不会是企业自己玩得过火了?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知道,这个事,上了台面,将对企业造成重大的持续的负面影响。

除了白云山,其它的药企如华北制药,也出现了大面积撤网。

财务篇

五、财务状况

4、财务报告

以年报进行明细分析,适当披露一季度数据。

近三年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与说明

无保留意见

资产负债表分析

截至2021年3月末,总资产670.42亿元,总负债338.30亿元,资产负债率50.46%,净资产332.12亿元。

资产中,流动资产533.44亿元,占比79.57%。

2021年末数据与2022年一季度末数据相比无大幅波动,分析以2021年年报进行。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235.74亿元,占比44.19%;

应收账款128.17亿元,占比24.27%,自2018年起,应收账款暴增,原因是医药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王老吉药业2018年纳入报表合并范围。

(注:2018年,白云山以现金方式收购广州医药有限公司30%股权,控股权上升至80%;收购王老吉药业48.0465%股权,控股权上升至96.093%)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需注意的事项了,医药公司、王老吉药业并入后,对企业整体财务的影响,我们后面一步步解析。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6)

存货104.38亿元,占比19.76%。2018年并入这么多存货后,占比竟然没有提升多少。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7)

这个和应收账款形成鲜明对比。应收账款则激增那我们就要看一下流动资产的变化。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8)

那结论就很清晰了,由于数据增幅不同引起存货、应收账款占比数据变化的不同,就没有必要过份解读了。

非流动资产133.07亿元,占比20.13%,2018年增长是因为上述两家企业合并,2019年增长是无形资产增长(企业以13.89亿元购买“王老吉”系列等商标,其后继续增长主因是在建工程不断投入。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19)

其中固定资产33.48亿元,占比25.16%。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比较轻的。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0)

在建工程逐年激增,年报显示,重要的在建工程包括:

广药白云山化学制药(珠海)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生物岛研发总部建设项目;

明兴易地改造;

南沙基地项目;

中药现代GMP三期建设工程;

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梅州)有限公司基地;

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项目;

单抗项目;

甘肃广药白云山中药科技产业园;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配套生产线项目;

兰州生产基地项目;

医院服务延伸项目。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1)

长期股权投资15.63亿元,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是对子公司及合营企业的投资。

负债方面,流动负债322.54亿元,占比92.71%。可以看到,2018年的合并,大幅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负债。这个对企业的资产偿债水平,一定是有较大影响的。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2)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有息负债,有息负债包含了长期、短期借款、发行的债券。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3)

企业巨量融资,均是由2018年上述两家企业并表带来。

应付账款112.87亿元,占比34.99%,为占用供应商的资金。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4)

合同负债27.4亿元,占比8.5%。2020年出现了锐减,公告给出的理由是2021年春节较2020年延后了,所以王老吉的因经销商备货产生的预收货款全部集中到了2021年的1月份,而不像往年的上年末的12月。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5)

其他应付款45.21亿元,占比14.02%,其中包含销售折扣16.64亿元、应付外单位款9.51亿元、预提费用7.99亿元、保证金押金及定金5.52亿元。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商誉8.29亿元,占比较低,没有暴雷危险。

结论:由于2018年并购,资产负债表体量大增,负债占比增长,有息负债暴增。资产、负债结构未发生变化,仍是以流动资产、负债为主。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6)

损益表分析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7)

白云山营收增不稳定,2018年之后是因为并购了两家大体量企业。

但是我们注意到2013年至2017年,其涨幅极低,结合企业深耕华南市场,说明企业市场(不包含医药公司及王老吉)已近饱和,其市场基本由这两家被并表企业带来。

各位看官如果看过我的其它企业分析,就可以有非常直观的对比,最优秀的企业,其营收的增长,除非特殊情况,基本是保持较好的、稳定的增长率的,比如腾讯、格力、云南白药,这里又要提到我们说过的《选择卓越》,里面提到了“日行20英里”原则,而白云山在致力于营收增长方面,确实乏力。再次论证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存在脱节,已落后于市场。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8)

白云山毛利率呈上升态势,但是季度数据。总体上仍是偏低,没有过于可喜的。

下图是销售费用的情况,2018年以前,企业的销售费用率逐年上升,这也说明一点,内部费用管理上存在瑕疵。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29)

管理费用的数额较为稳定。这两个数字很意思,管理费用是人员开支,较为稳定,很像国企的作风,但一到市场的行为的时候,那个销售费用管理就有点魔性了,这个也是反映出在管理上,有非常鲜明的国有……机关特色,多个论据证明,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不是很强。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30)

2018年起,研发费用单独列示,2018-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是:5.86亿、5.77亿、6.12亿、8.75亿,以2021年计算,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7%。我们对标一下部分同行业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

同仁堂:1.2%、天士力:4.42%、步长制药4.51%、以岭药业8.39%、康缘药业13.97%。

财务费用如下:现金较多,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31)

净利润如下,2022年1季度,有个明显的提高: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32)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33)

现金流量表分析

从总体来看,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完全覆盖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现金流健康。

经营周转能力分析

2021年,白云山存货周转率为6.42次,即56天/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48次,即66天/次。

也就是说,其周期基本上是两个月。

估值篇

估值及分红

前期我写了一篇文章——《如何看待市盈率高低》,文中提到“股票投资,只围绕一个核心指标——破产清算时本公司净资产中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本公司是无特殊情况,故应看本部报表。

2021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3.33%,很明显属于那篇文章提到的“被收购公司可是香饽饽!具有成长性!”),根据国家经济部提出的2022-2024年,通货膨胀率将保持在3%-5%之间,我们按5%顶格算,那么,收购者预计可以按13.33%÷5%=2.66倍的倍率收购公司。以此计算,目前股价明显低估。

上述计算,未考虑成长性。

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基本已包含在上述分析中了,列示一下净资产的增长速度。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34)

2022年,白云山无转变经营思路的公示,其市场仍限于华南市场为主,同时,受到集采撤网事项的影响,企业的公立医院及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将受阻,如确如消息所说,出现大面积撤网,那预计其销售是要大幅下降的。

大南药:受撤网影响,2022年预计销售下滑10%,97.1亿元,毛利率44%,毛利润42.79亿元;

大健康:主要的产品王老吉的销售,2015-2021年营收年均增长率5.73%,以此预估2022年营收114.73亿元,毛利率47.34%,毛利润54.31亿元;

大商业:2019-2021年,营收年均增长率5.05%,受益我们前文分析市场需求增长,以此预估2022年营收491.41亿元,毛利率6.64%,毛利润32.63亿元;

其他;2018-2021年,营收年均增长率43.8%,毛利率11.21%,毛利润0.55亿元。

以上述毛利润计算2022年毛利润增幅-0.06%,以此增幅预测2022年净利润为39.67亿元。

最终估值结果如下:

白云山同仁堂长期投资价值(品牌需要凝聚白云山投资分析报告)(35)

估值,仅是投资标的价值的理论结果,且根据各方综合因素随时修复,因市场波动造成的股价变化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本文同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王sir报告”。我们将在公众号中推送,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更新文章。

欢迎留言讨论,记得点赞 关注哦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