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讨书”捐100个图书室(贵阳有个讨书的哥)
的哥“讨书”捐100个图书室(贵阳有个讨书的哥)经过多年的打拼,余太湖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他开始盘算着为山区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在余太湖看来,多读书总是有用的,于是亲朋好友家里的旧书成了他眼中的 " 宝贝 "。说起为何要 " 讨书 " 给山区的孩子,余太湖讲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17 岁那年余太湖初中毕业,考虑到家里经济情况他选择外出打工,但因为文化水平较低,他碰壁了很多次。刚到贵阳学修车时,师傅让他去买零件,但因为零件说明书都是英文,他看不懂于是买错,被师傅批评了一顿。开货车时运货到广东,由于不会说普通话,跟收货方解释许久对方才明白他的意思。" 两次的经历让我觉得,读书很重要,不然连交流都成问题。我从山里走出来,不希望山区的孩子像我一样,没有文化。" 余太湖说,自己小学的同学中,很多因家境贫寒而不能上学,他们因为不识字而不能获取更多的技能,只有务农或做些苦力活。
提起 " 讨书的哥 ",贵阳人都知道是出租车司机余太湖。 " 讨书 " 八年来,共计捐赠 15 万册书、学习用具 13 万件,捐建 70 个 " 蒲公英 " 图书室;成立贵州众恒助学中心,资助 630 余名贫困学生。
" 我只想尽自己能力帮助更多的孩子,让他们好好读书,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余太湖说。
今年 54 岁的余太湖是毕节市金沙县人,是贵阳的一名出租车司机。1984 年来到贵阳市务工,已经打拼 30 多年。
说起为何要 " 讨书 " 给山区的孩子,余太湖讲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17 岁那年余太湖初中毕业,考虑到家里经济情况他选择外出打工,但因为文化水平较低,他碰壁了很多次。刚到贵阳学修车时,师傅让他去买零件,但因为零件说明书都是英文,他看不懂于是买错,被师傅批评了一顿。开货车时运货到广东,由于不会说普通话,跟收货方解释许久对方才明白他的意思。
" 两次的经历让我觉得,读书很重要,不然连交流都成问题。我从山里走出来,不希望山区的孩子像我一样,没有文化。" 余太湖说,自己小学的同学中,很多因家境贫寒而不能上学,他们因为不识字而不能获取更多的技能,只有务农或做些苦力活。
经过多年的打拼,余太湖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他开始盘算着为山区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在余太湖看来,多读书总是有用的,于是亲朋好友家里的旧书成了他眼中的 " 宝贝 "。
2012 年 6 月,余太湖的 " 讨书 " 计划开始启动。起初,余太湖收集书的对象主要是朋友、同学和亲戚。他每月从生活费中拿出 1000 元作为支助家乡孩子的读书资金,他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他每天在营运中,遇上适合的乘客他便要 " 讨书 "。
" 您家里有适合娃娃看的书,闲置不要的书吗?" 开始,每载一个乘客,他都会向其询问是否可以捐书,向乘客说明 " 讨 " 书的目的后,不少乘客都与他约定捐出了大量的书籍,很多书都是新书。
" 一本好书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余太湖说,第一年,他收到不到两千本书。有时候询问十多个人,可能只有一个人会回应。尽管很多时候无法从乘客那里争取到旧图书,他却一直坚持着。
在余太湖的带动下,家人也在帮忙 " 讨书 ",遇到合适的对象都会多问一句对方家里有没有不用的课外书可以送人。
慢慢地,余太湖 " 讨书 " 越来越多,2013 年发起的第一次捐书活动,余太湖得到了价值两万元的书籍。2013 年 6 月,他将这批书捐给毕节市金沙县龙坝乡希望小学。该校学校 50% 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这些贫困的孩子既要干农活,还要照顾空巢老人,有的孩子因此而辍学。
" 我能做到的就是向乘客宣传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都能读上书,受到好的教育,农村的面貌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余太湖说,每当书攒到一定数量,余太湖就把它们放进车子后备厢,送到山区的学校里。
" 讨书 " 八年来,余太湖捐赠图书 15 万册,图书主要捐给毕节、遵义、黔西南及贵阳等地的山村,也因此得到了 " 讨书的哥 " 的称号。因为长年捐书,2017 年余太湖登上央视舞台,被评为第四届 CCTV 年度慈善人物,2018 年获第十届 " 中华慈善奖 "、第四届贵阳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如今,余太湖名声在外,因而收书越来越多,也开始有更多人帮忙收书,他便很少再问乘客 " 讨书 "。
2018 年,贵州众恒助学中心成立,余太湖担任理事长,除了收集图书和捐赠图书外,还对特困学生开展 " 一对一 " 资助活动,帮其完成学业。" 一开始是我送书时了解到有些孩子因家庭困难需要帮助,我把他们的情况记录下来,有人愿意资助,就把孩子的信息发给对方,进行一对一资助。" 余太湖说。
截至目前,资助过和正在资助的学生有 630 多人,资助的金额每月从 100 元到 500 元不等,家庭特别困难的资助 1000 元。目前资助的学生里有三名已经大学毕业并有稳定工作,也加入到余太湖的助学活动中。
在余太湖的爱心和坚持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公益助学团队,目前团队已经有 400 余名成员。
" 只要还能动,我就会把公益助学进行到底。" 余太湖说,以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今有了团队的力量,有了更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他将坚持帮助更多的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余太湖的志愿者团队虽然不能聚在一起做公益,但志愿者们在自己所在辖区值守卡点、运送防疫生活物资等,一个住在美国的志愿者还购买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寄给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2 月 18 日,余太湖接到爱心人士电话,称在黔西县定新乡有捐赠的 30 吨白萝卜需要运输到湖北支援抗疫,该批蔬菜由贵州省军区、黔西县人武部和定新乡的农户共同捐赠,将驰援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
余太湖立即联系到一辆挂车,贵州众恒助学中心 88 位爱心人士捐助了一万多的运费,由他护送将这批蔬菜到孝感市大悟县。 " 我们做好防护措施,一天时间就将蔬菜送到了。比起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我们做的这点事真的微不足道。" 余太湖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金毛毛 编辑 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