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上的尸体到底有多少(珠穆朗玛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
珠穆朗玛峰上的尸体到底有多少(珠穆朗玛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图:帕尔乔生前照“绿靴子”的身份至今不明,因为从没有人有勇气掀起他的红色登山服,但一般认为他是死于1996年的28岁印度登山者泽旺·帕尔乔(Tsewang Paljor)。这具尸体因这双绿色登山靴而得名“绿靴子”(Green Boots),是珠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曾7次登顶珠峰的探险家诺埃尔·汉纳说:“每一个登山者,尤其是从北坡上山的人都知道“绿靴子”,大约80%经过的人都会在‘绿靴子’那里停下休息一会儿,要错过他几乎不可能。”图:珠峰是勇者之峰,也是死亡之峰珠峰是无数登山者的终极梦想,也是风险高到极致的死亡之峰。从1924年人类第一次有记录的登顶成功,直到今天,共有将近300人遇难,而大多数遇难者的遗体从未离开过这座世界第一高峰。
近20年来,每个登山者只要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就会遭遇到一次莫大的心理煎熬:在海拔8500米的珠峰东北山脊必经之路上,一个石灰岩洞穴中有个遇难者的遗体卧在积雪中。
图:珠峰最著名的尸体
遇难者的红色登山服盖住了脸,上身蜷缩着,双腿伸在外面,仿佛在侧卧着打盹——他就这样静静的躺了20年,当雪层较薄时,每个登山者被迫跨过他显眼的荧光绿靴子。
图:荧光绿的登山靴
这具尸体因这双绿色登山靴而得名“绿靴子”(Green Boots),是珠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曾7次登顶珠峰的探险家诺埃尔·汉纳说:“每一个登山者,尤其是从北坡上山的人都知道“绿靴子”,大约80%经过的人都会在‘绿靴子’那里停下休息一会儿,要错过他几乎不可能。”
图:珠峰是勇者之峰,也是死亡之峰
珠峰是无数登山者的终极梦想,也是风险高到极致的死亡之峰。从1924年人类第一次有记录的登顶成功,直到今天,共有将近300人遇难,而大多数遇难者的遗体从未离开过这座世界第一高峰。
“绿靴子”的身份至今不明,因为从没有人有勇气掀起他的红色登山服,但一般认为他是死于1996年的28岁印度登山者泽旺·帕尔乔(Tsewang Paljor)。
图:帕尔乔生前照
帕尔乔是印度边防警察的一名军官,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萨基村长大,身体非常强壮。1996年5月10日,他成为印度六人登顶队的一员,很不幸,他们遭遇了罕见的大雪暴,狂风暴雪席卷了整个山峰,帕尔乔和两个队友遇难。那一天也是珠峰登山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南北坡共有8名登山者遇难。
图:1996年的特大风暴
幸存的队友在下山时,第一次发现了帕尔乔的遗体,显然当时他为了躲避风暴,在这个石灰岩洞穴中蜷缩起身体,却没能逃过一劫。
从那天以后,帕尔乔的尸体保持着同一姿势长达20年,“绿靴子”成为珠峰一个毛骨悚然的著名地标。直到2015和2016连续两年,登山者宣称没有看到“绿靴子”,认为是被收回掩埋了,但到了2017年,登山者重新发现了“绿靴子”,此前他只是被积雪覆盖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件事难以置信:为何一具尸体长达20多年没被收回?那么多路过的登山者为何不能顺便将其掩埋?为何任由登山者的遗体毫无尊严的一览无遗?
图:珠峰峰顶示意图,红圈处为“绿靴子”所在地
珠峰处理遗体,远远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容易。简单地说,处理一具遗体的成本太大。
收回遗体需耗费大量的金钱,这还好说,但处理遗体需要6-8个夏尔巴人(各国登山队的向导和背夫)才能完成,他们付出的同样是冒着生命代价。要知道,海拔8000米以上是人类的“死亡海拔”,别说行动,人连呼吸一口气都异常艰难,甚至正常思考都成问题,按照登山者的话说“人像喝醉酒一样”。一具冻住的尸体重量最高达150公斤,必须连带冰块一起挖出,再抬着运下山,几乎是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
图:绝命海拔
就地掩埋同样艰难,需要多个登山者齐心协力才可能完成。但是,对于越来越多的商业登顶者,有多少付出重金的人愿意浪费时间和冒生命危险,停下来掩埋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事实上,珠峰的近300具登山遗体,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山上。除了“绿靴子”,珠峰的著名尸体还有北坡的睡美人(死于1998年的美国女登山者),南坡的席地而坐者(死于1979年的德国女登山者),多年来均无法收回。
图:沉睡10年的睡美人,2007年被两位登山家用国旗覆盖
帕尔乔的家庭是贫困的山区家庭,他的哥哥回忆:“那是2011年,我在上网时发现别人叫他‘绿靴子’,我十分沮丧和震惊。”但是,他们的家庭对此无能为力。
图:“绿靴子”还将在珠峰长眠多久?
登山牺牲者的善后和尊严,在绝命海拔的巨大障碍面前无法兼顾,一个登山者的话非常真实而残酷:“8000米以上是另一个世界,我不敢说我能做什么,我只能假设,每个登山者都对自己负责。”
参考资料:《珠穆朗玛峰最著名尸体的悲惨故事》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合作,投稿等事宜请私信联系
对此文涉及话题感兴趣的,请关注公众号(你我在关注)ID:niwozaiguanzhu 微博号:你我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