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2、阶级共同体:屡试不爽的“平民标签”构建中国地理上的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中国”的内在含义,也具备统战意义。营造中国的民族共同体,在第一季第一期表现的尤其明显。回顾这一期的人物身份组成可以发现,少数民族学员就有2名(邹宏宇和李维真),尤其是李维真的“部落王子”设定引人注目。首期压轴登场的盲人歌手张玉霞则来自宝岛台湾,此后都有一定数量的台湾学员,比如第二季的叶秉桓,第三季的刘明湘,第四季的舞思爱·羔露、张惠春。第二季节目中,香港歌手钟伟强和陈乐基的出现,标志着粤语歌坛新老歌者进入到好声音的学员选拔视野。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1)

媒玩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虽然《好声音》的确具备“造星”功能,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诉求。和一般选秀不同,好声音学员是为节目服务的,而不是用节目来打造学员。因此,节目组对学员的选拔向来带有浓重的“阶层色彩”。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2)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3)

  • 哪些角色受人喜欢?

1、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歌手,台湾歌手,香港歌手

营造中国的民族共同体,在第一季第一期表现的尤其明显。回顾这一期的人物身份组成可以发现,少数民族学员就有2名(邹宏宇和李维真),尤其是李维真的“部落王子”设定引人注目。

首期压轴登场的盲人歌手张玉霞则来自宝岛台湾,此后都有一定数量的台湾学员,比如第二季的叶秉桓,第三季的刘明湘,第四季的舞思爱·羔露、张惠春。

第二季节目中,香港歌手钟伟强和陈乐基的出现,标志着粤语歌坛新老歌者进入到好声音的学员选拔视野。

构建中国地理上的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中国”的内在含义,也具备统战意义。

2、阶级共同体:屡试不爽的“平民标签”

“超级奶爸”、“指甲点老板”、“婚礼司仪”、“流浪歌手”……

这种充满平民化色彩的标签,是中国民众最愿意看到的节目元素。因为这些身份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就好像整个节目都在讲身边人的故事——它让观众感受到参与感和被尊重。

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好声音的门槛并不向“超女”时代低到全民参与的程度,但通过“中国好故事”营造了“参与低门槛”的观感,节目的大众化目的也就达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比较多的出现了新兴职业身份,比如,第三季中的“淘宝卖家”,第四季里的“专车司机”,《新歌声》里的“网络主播”,无不是顺便结合了当下最火热新经济潮流。

3、文化共同体:海归华人、外籍华裔

海归华人、外籍华裔的数量从第三季开始大幅度增加,并成为选角的常态。

第三季的张碧晨、余枫、陈冰,第四季学员李安、陈梓潼等都是“海归”,它们大多拥有较强的音乐专业素养,却又因未出道而带有青涩,因此在节目中受到导师和观众的欢迎,大多海归都走到了导师冠军战。

最典型的代表是第三季学员陈永馨,她一名有华人血统的马来西亚人。第四季的外籍华人则成了节目的主力军,刘伟男是美籍华人,进了周杰伦组六强。马来西亚华人李幸倪是周杰伦组季军。泰国华裔朗嘎拉姆杀入了那英组四强。中日混血长宇也进入到那英组四强。

这是《中国好声音》扩大“中国”之外延的学员选择,构建华人文化圈共同体。从客观原因来看,这也与当时“好声音”导演组选人重心转移到海外有关。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4)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5)

  • 哪些角色遭人厌烦?

1、“酒吧”歌手

这并非是对“酒吧驻唱”的歧视,而是说在演唱上过度追求技巧表达,在纯粹的人声展现上弱掉的一派学员。比如一到考验功底的part就用转音规避,在不合时宜的节点飙高音等等。

还有一部分学员,他们学成伯克利、或者经受多年音乐培训,也能把歌唱技巧运用到好处,但唱歌从不避重就轻,而是在高低音的游刃中带有青涩,却也不会迎来反对。

技巧本能为唱歌锦上添花,在这部分学员那里却变成了喧宾夺主。几年来音乐竞技节目已经大大提升了观众音乐素养,他们的耳朵也能辨别出,哪些是天赋,哪些是技巧。

素人节目中,人们更愿意看到由另一个角色到歌者的“反差”,就比如从央视《星光大道》走出的“大衣哥”一样。也更愿意看到原生态的本质声音,就比如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少数民族“王子”,天生就拥有一把好嗓子。

2、选秀“回锅肉”

全国选秀节目层出不强,一些老的面孔出现在一档新的节目里,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就出现过关喆、刘悦、金池这样的“回锅肉”参加。

对于一些选秀歌手而言,它们从一个台标跳到另一个台标,也很纯粹和不易,因为他们想通过“选秀”这一方式来完成自己音乐梦想。但之所以屡败屡战,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像少部分人那样,通过选秀被乐坛、与乐迷接纳。而是一群“乐坛边缘人”。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想通过“选秀”延续自己的演艺道路,或者通过参加“选秀”重回演艺舞台。

但是,这些“选秀咖”已经被贴上很浓重的标签,不管他们过往的战绩有多辉煌,唱歌技巧有多么好,在新的选秀舞台上,这都是他们不能谈的话题禁区。他们必须被包装成“素人”一样,这也是《好声音》叙事上一直耐人寻味的一点。

其实,“选秀咖”一直没有因为唱歌走红,其实有很多诸如个人形象、风格定位错误、风格超前等问题的。也有转型成功的人,就比如,薛之谦。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6)

好声音中的学员都是什么人(学员选拔看什么)(7)

趋势:年轻化、海外化

纵观四季好声音学员的年龄构成,年轻学员比例正大幅度增加。

第二季好声音“大龄”学员比例很大,与当时《快乐男声》的年轻化定位形成鲜明对比。在十六强名单中,80后就有9个以上,还有2名70后。90后学员不到总学员的20%,最小的苏梦玫是1995年出生,最大的朱克则是1972年出生,有20多岁的年龄跨度。

萱萱(1989)、姚贝娜(1981)、朱克(1972)、侯磊(1984)、李琦(1989)、塔斯肯(1979)、刘雅婷(1995)、王拓(1989),金润吉(1981)、苏梦玫(1995)、蘑菇兄弟、葛泓语(1992),张恒远(86)、孟楠(1982)、毕夏(1992)、单冲锋(未知)

好声音第三季,年轻学员的比例明显飙升,16强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大龄学员是来自汪峰组的冠军帕尔哈提(1982年出生),年龄最小的学员李文琦则是1998年出生,95后登上了好声音舞台。其中,十六强90后的比例已经从第二季不到20%的比例,飚升到了75%。

刘明湘(86)陈冰(90)张碧晨(89)李嘉格(90) 余枫(92)李文琦(98)陈永馨(93) 徐剑秋(93)秦宇子(89)张卓含威(90)魏然(91) 刘双双(90)耿斯汉(93)帕尔哈提(82)李琪(90)王凯琪(93)

前面已经说了,海外歌手比例在增加,在《中国新歌声》中同样得以延续,首期6个歌手中有2个都是海外华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