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2. 飞行距离远所以,要彻底消灭蝗虫几乎不可能。正因如此,自古以来蝗虫都是人类的天敌。蝗虫,生命力极为旺盛,繁殖能力以及环境适应性极强。如此次报道的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虫,其体型较大,身长可达六七公分,且进食量大到惊人,一只成年蝗虫,每天能进食和自身体重相当的食物。根据有关计算,若按1平方公里四千万只蝗虫来算,每平方公里蝗群仅1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可见其对农作物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有多大。此外,蝗虫可以生长在沙漠、草原、温带、热带等地区,可以说全球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地表,植物,土壤,蝗虫……一个生态链,一只雌性蝗虫可产300颗虫卵,成长期仅需要两个月,只要雨水够,蝗虫每年就能孵育3-5代。蝗虫产卵

有人说:“昆虫是与人类争夺地球星统治权的主要对手。”自古以来,人类与蝗虫就“水火不容”。有蝗虫的地方,基本都会闹饥荒,蝗虫所到之处一片赤地枯木……

近日以来,沙漠蝗在东非以及西亚等多地罕见暴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全世界进行了预警, 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

当下,疫情抗击战仍处在胶着状态,很多人表示担心,沙漠蝗虫会不会进入我国境内?又该如何预防?对此,也有人想出了不少的方法,比如有人说飞机喷药、建立防护网等等。不过,方法虽多,基本都不管用。毕竟,面对数以万计的蝗虫,人类的力量仍十分渺小。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1)

蝗虫,为何有如此大的破坏性?

1.生命力、繁殖能力强

蝗虫,生命力极为旺盛,繁殖能力以及环境适应性极强。如此次报道的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虫,其体型较大,身长可达六七公分,且进食量大到惊人,一只成年蝗虫,每天能进食和自身体重相当的食物。根据有关计算,若按1平方公里四千万只蝗虫来算,每平方公里蝗群仅1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可见其对农作物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有多大。

此外,蝗虫可以生长在沙漠、草原、温带、热带等地区,可以说全球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地表,植物,土壤,蝗虫……一个生态链,一只雌性蝗虫可产300颗虫卵,成长期仅需要两个月,只要雨水够,蝗虫每年就能孵育3-5代。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2)

蝗虫产卵

所以,要彻底消灭蝗虫几乎不可能。正因如此,自古以来蝗虫都是人类的天敌。

2. 飞行距离远

蝗虫分为很多种,主要分为土蝗和飞蝗。飞蝗为全球分布最广的一种,目前,已知的亚种就有十种之多,其显著特点就是能长距离迁飞。也正是这一特性,加剧了蝗虫的危害性。这点单从东非沙漠蝗从非洲飞越红海,来到远隔重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就足于看出。

有关资料显示, 蝗虫一天能飞150公里。而蝗虫并非是人类,按目的地出行。蝗虫迁徙,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和生存地,若非不是荒芜之地,蝗虫将会停停靠靠,吃完沿途食物再继续往下一个未知目的地飞去。可见,其持久破坏力有多大。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3)

乌干达遭遇蝗灾,图片来源:Twitter

蝗虫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1.程度Ⅰ——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现如今,科技比较发达,人们可以利用比较先进的科技、农业技术来干预,以尽可能减轻蝗虫对农作物的损害程度。不过,即便如此,一旦发生蝗灾,还是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在古代,其影响程度更深,可以说古代人民饱尝了蝗灾之苦。

相关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发生的规模较大的蝗虫灾难次数就多八百多次,秦汉时期蝗灾的发生次数平均为8.8年一次,两宋时期为3.5年,元代时则缩短为1.6年,明、清两代大体为2.8年——(源自《中国救荒史》)。其中中原地区发生的蝗虫灾害最为严重(多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且次数频发。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4)

《春秋》一书中记载的蝗虫灾害就多达数十次。铺天盖地的蝗虫,把农民的所有庄稼都吃光。

2.程度Ⅱ——因无粮可食造成大量老百姓食不饱腹

比如唐朝盛世,贞观之治时期,也曾暴发过蝗虫之灾。根据资料叙述,蝗虫遍野肆虐,遮天蔽日,仿佛是狂风过境,老百姓食不饱腹,叫哀不断……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5)

而在古代,粮食是极为重要的生活物质,一旦发生蝗灾,老百姓只能饿肚子,甚至面临着饿死的风险。如 宋代诗人章甫曾在诗中写道:

田园政尔无多子,连岁旱荒饥欲死。今年何幸风雨时,岂意蝗虫乃如此。麦秋飞从淮北过,遗子满野何其多……老夫寒饿悲恼缠,分而食之天或怜。

——《分蝗食》

蝗虫飞过之地,麦子绝收,所产下的虫卵,等到次年,环境合适之时,又重新孵出,继续危害农田庄稼。老百姓苦于无米可炊,无粮可食,只能吃蝗虫充饥。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6)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7)

3.程度Ⅲ——饥荒、战争,导致饿殍遍野

在当时,因为蝗灾带来的饥荒问题,引发了社会动乱和战争。古诗《蝗飞高》中曾描写过这样的场景,其场面可谓是触目惊心、惨绝人寰:

“战士尸上虫, 虫老生翅翼。目怒体甲硬,岂非怨飞激。栉栉辫方来, 横遮遍天黑……昨夜魂梦归, 白骑晓无迹。因知天中蝗, 乃是尸上物。仰面久迎视, 低头泪双滴。呼儿勿杀害,解系从所适。蝗乎若有知,飞入妾心臆。”

因为争夺粮食和地盘,引发战乱。死去的战士,尸体长了虫子,虫子长出翅膀,满天飞,遮天蔽日,黑压压一片。因为是从尸体上孵化出来的蝗虫,战死的士兵亲人,将其视为死去亲人的魂归……这是何等凄苦和痛心?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8)

即便如此,在古代,蝗虫曾一度被视为“神物”,有“蝗神”之称

现在,提到蝗虫,很多人脑中首先想到的除了是啃食农作物,第二想到的应该就是美食了。蝗虫即“蚂蚱”,可用来烹饪、油炸。对许多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人来说,比较爱体验这种不太寻常的“食物”。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9)

然而,在古代,蝗虫却有“蝗神”之称。

《诗经·尔雅》曾记载 :“食苗心螟,食叶塍,食节贼,食根蟊。”

“塍”即是蝗虫。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刚进入春秋、周代时期,古人就已经知道,蝗虫吞食禾田,损害农作物生长。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10)

不过,由于当时人们的认知还比较受限,虽说知道蝗虫会损害庄稼,但却不曾观察到其产生的过程。由于不知其具体为何物,为此当时的人们曾一度将蝗虫视为“神物”,有“蝗鱼(虾)互化”的说法。

比如宋朝陆佃在《埤雅》中写道:“或曰蝗即鱼卵所化”,又如《太平御览》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蝗虫能够“飞天遁地”入海,还可以化作鱼虾,这点和《庄子》中所记载由“鲲"变“鹏"的化生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曾曰:“万物皆化”,即万物皆可化生,这一观点在古代普遍流行。古人认为,植物类的乌足,可化为地下的害虫蛴螬,叶片可化作为蝴蝶,而蝴蝶又可化为虫,虫又能化为鸟……

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当时还出现祭“蝗神”的风俗,以祈求平安、无灾,祈求蝗灾早日结束。

结语

总而言之,蝗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苦难,从古至今皆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一直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这或许就是自然的生存法则:人生,注定要面对现实世界的各种苦难,在苦难在成长,在苦难中前进,生生不息……

参考资料:

龚光明:《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


图片 | 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作不易,喜欢就点个赞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蝗虫为什么少见(为何却一度被视为)(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