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最邪门的一条路(石家庄头上的紧箍咒)
石家庄最邪门的一条路(石家庄头上的紧箍咒)北二环东向西地道桥改成单向后,红圈处还保留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桥墩,留下了一个主路中间的障碍物。201X年某一天的半夜,据说有辆开到180的轿车直接撞了上去。不过当时的“环路”只是说是半成品,如今石津干渠两侧的北二环,在当时只有一侧的岸边有路,中华大街以西在干渠南侧,主要是沿用了之前的石岗公路,石岗公路这一段甚至可以追溯到1940开辟的石平公路。中华大街到体育大街这一段到了干渠的北侧,因为红星机械厂(后来的飞机制造厂)、酒厂、铁道学院等单位的存在,这一段路修建的也比较早,自五十年代起便开辟。1976年又新筑体育大街以东的路段,这一段又变到了干渠南侧。连接上了沧石公路北线,全线贯通。1976年,当时还叫做石岗公路—酒厂路—拥军路现在北二环穿京广铁路的地道桥还能很明显地看出,河南侧的地道桥明显比河北侧新,而且河北侧的地道桥,熟悉这段路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曾是双向同行的地道桥。
究竟谁才是紧箍咒?——石家庄二环路的窘境
这一篇文章里,让我们看看他的成长史。
石家庄二环路是城市的环线快速路之一,初步建成是1996年,全长42公里。不过早在1982年进行的地名标准化处理过程中,便出现了北环路和西环路。
1984年地图 北环路
不过当时的“环路”只是说是半成品,如今石津干渠两侧的北二环,在当时只有一侧的岸边有路,中华大街以西在干渠南侧,主要是沿用了之前的石岗公路,石岗公路这一段甚至可以追溯到1940开辟的石平公路。中华大街到体育大街这一段到了干渠的北侧,因为红星机械厂(后来的飞机制造厂)、酒厂、铁道学院等单位的存在,这一段路修建的也比较早,自五十年代起便开辟。1976年又新筑体育大街以东的路段,这一段又变到了干渠南侧。连接上了沧石公路北线,全线贯通。
1976年,当时还叫做石岗公路—酒厂路—拥军路
现在北二环穿京广铁路的地道桥还能很明显地看出,河南侧的地道桥明显比河北侧新,而且河北侧的地道桥,熟悉这段路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曾是双向同行的地道桥。
改成单向后,红圈处还保留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桥墩,留下了一个主路中间的障碍物。201X年某一天的半夜,据说有辆开到180的轿车直接撞了上去。
北二环东向西地道桥
北环路的西头只修到了今天西三庄街的位置,基本上这里就是当时石家庄市区的西北角了。这个位置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位置,衡州市公安干警在这附近的一所大厦里运筹帷幄,最终抓捕了石家庄最有名的犯罪团伙——刘华强、大鹏、金宝。
“批捕刘华强行动指挥中心”
1984年地图 西环路
西环路甚至连半成品都算不上,两段西环北路甚至都不在一条直线上,和平路(时称机场路)北侧的西环北路是今天的西三庄街,而南侧实际上有一段是今天的开泰街,也就是西二环蔬菜批发市场后身那条斜街。这条街也可以追溯的解放前,是日军开辟的飞机场连接西兵营的路,时称留营路。
留营路——石门1947
1986年至1987年,又修建了中山路至仓安路段,该路段与今天的西二环基本一致。加上前面介绍的北环路,便形成96年整体修建二环路时的雏形。不过当时并没有“二环”的意识,只是叫“环路”,现在的古城路,在当时被称为北外环,到今天附近的居民也还是习惯叫古城路为“外环”。
1987年地图,北环路与北外环路
然后直到92年,也没有出现成规模的南环路与东环路,地图显示在中华大街与放射路的南头,有一条与南二环位置近似的道路,在当时是是给铁路编组站,以及铁路中间缝隙里部分东三教村民居和纪念堂使用的小路。
截取自92年石家庄地图
火车站南边南环大桥下面的破地道桥,应该就是修这条路时修的。而且最令人惊叹的是,居然到现在都还没有要拆的意思。
在此吐槽一下,就这破桥,还出现在二环辅路,搁别的省会二十年前就拆了。某地铁路局的良心真是坏透了,铁路入地卡到现在,解放大街卡到现在,这么个破地道桥也要一直卡着。公共场合就不说脏话了,但是不说脏话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南环大桥下面的地道桥,感觉是被各方面遗弃的角落
东二环当时更短,只有和平路与石德铁路中间的一小段,基本上就是几个化工厂的入厂路。
截取自92年石家庄地图
1996年所修的二环路,最早的雏形出现于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这一版规划比起1955年石家庄第一版实行的规划,跟今天还是比较相似的。没有看过1955年石家庄规划的朋友可以移步下面这两篇文章。
解放之初就曾定为省会——1955年石家庄规划图(一)
建通街百慕大的形成——1955年石家庄规划图(二)
不过在这张规划图中,西北还是叫做“西环路”“北环路”,南二环没有标注,更令人不解的是明明看上去就是个环路,东二环却标注了“五七大街”,不写东环路也就罢了,但是这个名字跟北郊的五七路不是太相似了吗?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
这版规划图中对于环路规划思路还是非常清晰明确的:
北环路是现成的道路,将河南的路段搬到了河北,向西延伸到新修的西环路;
西环路也有一半是现成的,在新华路以北进行了取直,正好擦着四航校的边一路向北与北环路对接;
东边要讲究对称美,跟西环路与市中心的距离比起来要差不多,所以大概也只有今天东二环的位置可选了。正好从沿线所有大规模村庄的缝隙中穿了过去,不用涉及到拆迁问题;
东环路的选线
南环路与东环路的情况也大致类似,在考虑不穿村庄的同时还考虑上了南货场,最终选在了南货场的南边,塔谈村的北边。
于是,1996年,仅用了两年时间,投资了8.1亿的石家庄二环路一期工程顺利竣工,结束了石家庄环路不完整的历史。不过真正闭环,还是在3年后的1999年,南环大桥与民心河、电视塔一起竣工,石家庄的二环路才算真正的形成环路。
以上就是石家庄二环路的成长史,可石家庄发展不出去的原因真的是二环路吗?下一篇里我们继续说说二环路在后面遇到的困境。
THANKS
THE END作者想推荐他的其他文章给你看:
二十世纪石家庄防洪指南——石家庄的防洪堤与泄洪渠
寻找最初的正太铁路——和平路与石太线的故事
市区里的火车道——上世纪的石家庄东北工业区
从地铁站到赵州桥——探寻曾经的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