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最美不过相思的诗句(一代情僧情归何处)
古诗中最美不过相思的诗句(一代情僧情归何处)然而,他们的恋情却遭到苏家的强烈反对。苏曼殊的本家叔叔知道这事后,斥责苏曼殊败坏了苏家名声,并责问于菊子父母。那天苏曼殊于寒天霜露中,等了菊子一夜,却不见人来。他以为是菊子爽约,心中很是忿然,其实爱恨相生,有爱才有恨。但他不知情的是,菊子与他的恋情被曝光后,菊子受到了家人的监视。菊子知道与他终生无缘时,在当晚就跳海殉情了。 苏曼殊在家里并没有感受到温暖,他曾经得过一场大病,家里人非但没有给他请医生医治,反而将他丢弃在柴房,任其自生自灭。直到他得到表兄林紫垣的资助,被送去日本横滨求学。 鲁迅曾说过:“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一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了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 苏曼殊幼年悲苦,因为母亲是日本人,他又是私生子,在那个年代受尽白眼和虐待。苏曼殊六岁时才被带回中国,却从此与母亲骨肉分离,成为永别。
文/方梦白
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本事诗》苏曼殊
鲁迅曾说过:“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一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了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
苏曼殊幼年悲苦,因为母亲是日本人,他又是私生子,在那个年代受尽白眼和虐待。苏曼殊六岁时才被带回中国,却从此与母亲骨肉分离,成为永别。
苏曼殊在家里并没有感受到温暖,他曾经得过一场大病,家里人非但没有给他请医生医治,反而将他丢弃在柴房,任其自生自灭。直到他得到表兄林紫垣的资助,被送去日本横滨求学。
在日本期间,苏曼殊到他外祖父家,结识了一个日本姑娘菊子,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他们的恋情却遭到苏家的强烈反对。苏曼殊的本家叔叔知道这事后,斥责苏曼殊败坏了苏家名声,并责问于菊子父母。那天苏曼殊于寒天霜露中,等了菊子一夜,却不见人来。他以为是菊子爽约,心中很是忿然,其实爱恨相生,有爱才有恨。但他不知情的是,菊子与他的恋情被曝光后,菊子受到了家人的监视。菊子知道与他终生无缘时,在当晚就跳海殉情了。
这件事,对苏曼殊打击很大,他开始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回到广州后,就到蒲涧寺剃度出了家。
不过,苏曼殊为人至情至性,寺庙的清规戒律,哪里约束得住他,不久,他就因为在寺庙里烤鸽子吃而被逐出了山门。从此开此着,半僧半俗的流离生活。
1909年,苏曼殊再次东渡日本寻母,在东京一场小型音乐会上邂逅了姿容天成,宛如空谷幽兰调筝艺伎百助枫子。百助弹奏的古筝曲悠扬悲戚,触动苏曼殊满腹愁肠。
两人一番交谈,引为知音,百助对苏曼殊一见钟情,苏曼殊也将百助视为知音,互相爱慕。两人同居一夜,苏曼殊却什么也没有做。
当百助“多情欲嫁时”,苏曼殊却退缩了,最后遗憾地写下这首《本事诗》:
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在从日本回上海的船上,同行的好友陈独秀、邓以蛰等人问及此事,苏曼殊捧出了百助的种种发饰给他们看,等他们传阅完后,苏曼殊转身全部抛进了海里,失声痛哭。
即使很多年后,苏曼殊因想念百助枫子,又写下了《寄调筝人三首》:
一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二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
忏尽情丝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三
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无那正黄昏。
可见苏曼殊用情亦深,痛苦难言。苏曼殊的好友说他爱好美人和美食。
对美人,他曾经常出入妓院,在上海时,甚至还跟几个名流一起当评委,评选上海各大妓院的花魁。苏曼殊逛妓院的目的并不像大多数嫖客那样,只是因为他对女人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或许是因为他多愁善感的性格吧。
如果有哪个女人向他哭诉身世,他总会忍不住悲同身受,一起流泪,还要为那个女人写诗,甚至会把身上的钱全部掏给她。据好友后来的统计,发现他花在“青楼楚馆”上的钱竟然达到1800多元,而他买书的钱只有500元。
传说,有一次,苏曼殊经过一个车站时,看见一个美女正在等车,于是他兴致勃勃地要上前去搭讪。结果车来了,苏曼殊还没走到,那位美女已经上车而去。苏曼殊心急想追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把两颗门牙都撞没了,被好友们戏称为“无齿之徒”。
苏曼殊虽然喜欢美人,他交往过的女人也有三十多个,但是他从来不冒犯女人。据说,当年苏曼殊的葬礼上,除了一大群文人墨客外,还有一群穿着艳装的歌伎来为他送行。
苏曼殊的早逝,却是因为他的另一个爱好:美食。
他对美食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癫狂的地步,为了美食甚至忽视身体的健康。他曾经在日记中写下“日
食酥糖三十包”的话。可能是因为他的人生太苦,所以喜爱甜味吧。他曾经自称“糖僧”。
为了吃糖,苏曼殊曾经做过把嘴里的金牙敲下来换糖吃的奇事。
可惜,最后苏曼殊也因为暴饮暴食,得了严重的肠胃病。在他住院期间,医生劝他严控饮食,不可以吃糖。但是他却自己偷偷逃出医院,到街上大吃八宝饭、年糕、栗子和冰淇淋,最后导致肠胃病病情加重而死。
苏曼殊死后,他的护士在他的被子、枕头、床底下面发现了很多糖纸。
章太炎曾在《曼殊遗画弁言》中记载苏曼殊在日本时:“日饮冰五六斤,比晚不能动,人以为死,视之犹有气,明日复饮冰如故。”
柳亚子也回忆称:“余尝以芋头饼二十枚饷之,一夕都尽。明日腹痛弗能起。”
有很多人认为苏曼殊的一生,像一部世说新语般有趣,活得实在太精彩了。很多人都艳羡苏曼殊,走马狂歌,题诗纵酒的飘然生活,其实只是他们不懂苏曼殊的苦。
陈独秀曾说:“殊见举世污浊,遂起厌世心理,因而采取的自杀策略,所以乱吃乱喝,以求速死……在许多朋友中间,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
苏曼殊死后,被安葬在苏州的西泠桥边,正好与江南名妓苏小小墓南北相对,让人唏嘘不已。
他死后只留下了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苏曼殊的一生是苦的,看似行为癫狂,实则内心太苦,他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所以常常背人独坐,歌哭无常,被人称为“苏神经”。
就像他自己的诗里自述:“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著名诗人柳亚子曾经题诗评道:“鬓丝禅榻寻常死,凄绝南朝第一僧。”
收录苏曼殊的诗百首,与大家共赏,苏曼殊擅长绝句,诗作也以绝句占多。个人特别喜欢他的七言绝句,自然不加雕琢。
1
《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2
《本事诗》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3
《本事诗》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4
《本事诗》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5
《本事诗》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6
《本事诗》
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已矣,任他人作乐中筝。
7
《本事诗》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8
《本事诗》
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9
《本事诗》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10
《本事诗》
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
11
《东居 九》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12
《东居 十》
灯飘珠箔玉筝秋,几曲回阑水上楼。
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
13
《吴门 九》
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
最是令人凄绝处,垂虹亭外柳波桥。
14
《海上 一》
绿窗新柳玉台旁,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
15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已灰。
16
《东居 一》
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烛照梳头。
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
17
《海上 三》
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
只是银莺羞不语,恐防重惹旧啼痕。
18
《吴门 一》
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19
《海上 二》
软红帘动月轮西,冰作阑干玉作梯。
寄语麻姑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20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
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
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
21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
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绢好赠行。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22
《耶婆提病中 末公见示新作 伏枕奉答 兼呈旷》
君为塞上鸿,我为华亭鹤。
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
良讯东海来,中有游仙作。
劝我加餐饭,规我近绰约。
炎蒸困露旅,南海何辽索。
上国亦已芜,黄星向西落。
青骊逝千里,瞻乌止谁屋。
江南春己晚,淑景付冥莫。
建业在何许,胡尘纷漠漠。
佳人不可期,皎月照罗幕。
九关日巳远,肝胆谁竟托?
愿得趋无生,长作投荒客。
竦身上须弥,四顾无崖崿。
我马已玄黄,梵土仍寥廓。
恒河去不息,悲风振林薄。
袖中有短书,思寄青飞雀。
远行恋俦侣,此志常落拓。
23
《游同泰寺与伍仲文联句》
赫赫同泰寺,妻妻玄武湖。(曼殊)
红莲冒污泽,绿盖掩青苑。(仲文)
幕府林葱蒨,钟山路盘纡。(曼殊)
苍翠明陵柏,清新古渡芦。(仲文)
天空任飞鸟,秋水涤今吾。(曼殊)
六代潜踪汉,三山古国吴。(仲文)
悠悠我思远,游子念归途。(曼殊)
掉头看北极,夕照挂浮图。(仲文)
24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25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26
《吴门 二》
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
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夜半钟。
27
《吴门 十一》
白水青山未尽思,人间天上两霏微。
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
28
《偶成》
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
自是神仙沦小谪,不必惆怅忆芳容。
29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30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31
《东居 十二》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32
《吴门 三》
月华如水浸瑶阶,环佩声声扰梦怀。
记得吴王宫里事,春风一夜百花开。
33
《吴门 十》
碧城烟树小彤楼,杨柳东风系客舟。
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
34
《题《担当山水册》》
一代遗民痛劫灰,闻师陡听笑声哀。
滇边山色俱无那,迸入苍浪泼墨来。
35
《东居 三》
罗襦换罢下西楼,豆蔻香温语不休。
说到年华更羞怯,水晶帘下学箜篌。
36
《东居 十一》
人间天上结离忧,翠袖红妆独倚楼。
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
37
《东居 十九》
兰蕙芬芳总负伊,并肩携手纳凉时。
旧厢风月重相忆,十指纤纤擘荔枝。
38
《海上 七》
罗幕香残欲暮天,四山风雨总缠绵。
分明化石心难定,多谢云娘十幅笺。
39
《何处》
何处停侬油壁车,西陵终古即天涯。
拗莲捣麝欢情断,转绿回黄妄意赊。
玳瑁窗虚延冷月,芭蕉叶卷抱秋花。
伤心独向妆台照,瘦尽朱颜只自嗟。
40
《佳人》
佳人名小品,绝世已无俦。
横波翻泻泪,绿黛自生愁。
舞袖倾东海,纤腰惑九洲。
传歌如有诉,余转杂箜篌。
41
《春日》
好花零落雨绵绵 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42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诸天花雨隔红尘,绝岛飘流一病身。
多少不平怀里事,未应辛苦作词人。
43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旧游如梦劫前尘,寂寞南州负此生。
多谢素书珍重意,怜侬憔悴不如人。
44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公子才华迥绝尘,海天廖阔寄闲身。
春来梦到三山未,手摘红樱拜美人。
45
《东居 五》
异国名香莫浪偷,窥帘一笑意偏幽。
明珠欲赠还惆怅,来岁双星怕引愁。
46
《东居 十四》
蝉翼轻纱束细腰,远山眉黛不能描。
谁知词客蓬山里,烟雨按台梦六朝。
47
《住西湖白云禅院》
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48
《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
九年面壁成空相,万里归来一病身。
泪眼更谁愁似我,亲前犹自忆词人。
49
《东居 十五》
胭脂湖畔紫骝骄,流水栖鸦认小桥。
为向芭蕉问消息,朝朝红泪欲成潮。
50
《东居 十六》
珍重嫦娥白玉姿,人天携手两无期。
遗殊有恨终归海,睹物思人更可悲。
51
《吴门 八》
万树垂杨任好风,斑骓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52
《海上 八》
星戴环佩月戴珰,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横塘秋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
53
《东居 十七》
谁怜一阕断肠词,摇落秋怀只自知。
况是异乡兼日暮,疏钟红叶坠相思。
54
《莫愁湖寓望》
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
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
55
《晨起口占》
一炉香篆袅窗纱,紫燕寻巢识旧家。
莫怪东风无赖甚,春来吹发满庭花。
56
《代柯子柬少侯》
小楼春尽雨丝丝,孤负添香对语时。
宝镜有尘难见面,妆台红粉画谁眉?
57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 聊书》
寒禽衰草伴愁颜,驻马垂杨望雪山。
远远孤飞天际鹤,云峰珠海几时还?
58
《水户观梅有寄》
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无语正黄昏。
59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
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
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60
《东居 八》
折得黄花赠阿娇,暗抬星眼谢王乔。
轻车肥犊金铃响,深院何人弄碧箫?
61
《东居 十三》
银烛金杯映绿纱,空持倾国对流霞。
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髻新簪白玉花。
62
《吴门 六》
水驿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台。
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
63
《海上 四》
空言少据定难猜,欲把明珠寄上才。
闻道别来餐事减,晚妆犹待小鬟催。
64
《海上 五》
绮陌春寒压马嘶,落红狼藉印苔泥。
庄辞珍贶无由报,此别愁眉又复低。
65
《碧阑干》
碧阑干外遇婵娟,故弄云鬟不肯前。
问到年华更羞怯,背人偷指十三弦。
66
《南楼寺怀法忍》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67
《为玉鸾女弟绘扇》
日暮有佳人,独立潇湘浦。
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
68
《彦居士席上赠歌者贾碧云》
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
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
69
《迟友》
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
鱼郎引入林深处,轻叩柴扉问起居。
70
《读晦公见寄七律》
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
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
71
《寄广州晦公》
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
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72
《过莆田》
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直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73
《东居 十八》
槭槭秋林细雨过,天涯飘泊欲何之。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74
《以胭脂为画扇》
为君昔作伤心画,妙迹何劳劫火焚。
今日图成浑不似,胭脂和泪落纷纷。
75
《淀江道中口占》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76
《游不忍池示仲兄》
白妙轻罗薄几重,石栏桥畔小池东。
胡姬善解离人意,笑指芙渠寂寞红。
77
《失题二首》
禅心-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78
《失题二首》
斜插莲蓬美且鬈,曾教粉指印青编。
此后不知魂与梦,涉江同泛采莲船。
79
《西京步枫子韵》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80
《东居 四》
翡翠流苏白玉钩,夜凉如水待牵牛。
知否去年人去后,枕函红泪至今流。
81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82
《过平户廷平诞生处》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83
《题《拜伦集》》
秋风海上巳黄昏,独向遗篇吊拜伦。
词客飘蓬君与我,可能异域为招魂?
84
《题《雪莱集》(原译《师梨集》》
谁赠雪莱一曲歌?可怜心事正蹉跎。
琅玕欲报从何报?梦里依稀认眼波。
85
《东居 七》
秋千院落月如钩,为爱花荫懒上楼。
露湿红渠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
86
《吴门 五》
万户千门尽劫灰,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莫牵麋鹿上苏台!
87
《芳草》
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
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郎解玉钿。
88
《花朝》
江头青放柳千条 知有东风送画桡。
但喜二分春色到 百花生日是今朝。
89
《西湖韬光庵夜闻鹃声柬刘三》
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
近日诗肠饶几许?何妨伴我听啼鹃。
90
《吴门 四》
姑苏台畔夕阳斜,宝马金鞍翡翠车。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91
《柬法忍》
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92
《代河合母氏题《曼殊画谱》》
月离中天云逐风,雁影凄凉落照中。
我望东海寄归信,儿到灵山第几重?
93
《柬金凤兼示刘三》
玉砌孤行夜有声,美人泪眼尚分明。
莫愁此夕情何限?指点荒烟锁石城。
94
《柬金凤兼示刘三》
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
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95
《落日》
落日沧波远岛滨,悲笳一动独伤神。
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96
《东居 二》
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97
《东居 六》
碧阑干外夜沉沉,斜倚云屏烛影深。
看取红酥浑欲滴,凤文双结是同心。
98
《吴门 七》
年华风柳共飘潇,酒醒天涯问六朝。
猛忆玉人明月下,悄无人处学吹箫。
99
《海上 六》
棠梨无限忆秋千,杨柳腰肢最可怜。
纵使有情还有泪,漫从人海说人天。
100
《东行别仲兄》
江城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
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
101
《次韵奉答怀宁邓公》
相逢天女赠天书,暂住仙山莫问予。
曾遣素娥非别意,是空是色本无殊。
102
《集义山句怀金凤》
收将凤纸写相思,莫道人间总不知。
尽日伤心人不见,莫愁还自有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