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服务(LINUX服务介绍)
linux系统服务(LINUX服务介绍)在linux中一般指后台运行的Service,daemon作为系统进程往往是自动启动,不像一般应用service会受用户登录或退出的影响。【Daemon】守护进程1)二进制可执行程序2)Shell脚本系统级的可执行程序一般存储在/sbin或/bin下,而shell控制脚本一般存储在/etc/rc.d/init.d下,且控制service的脚本的格式相对固定,至少支持start,STOP,status参数。
【五】linux 服务
5.1 Service 和 Daemon
【Service】服务
在Linux中service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可以分为系统Service和应用Service,通俗的讲它们都是一些program,Linux的程序可以有两种呈现方式:
1)二进制可执行程序
2)Shell脚本
系统级的可执行程序一般存储在/sbin或/bin下,而shell控制脚本一般存储在/etc/rc.d/init.d下,且控制service的脚本的格式相对固定,至少支持start,STOP,status参数。
【Daemon】守护进程
在linux中一般指后台运行的Service,daemon作为系统进程往往是自动启动,不像一般应用service会受用户登录或退出的影响。
按照启动方式的不同,daemon可以分成两类:
1)可以独立启动的daemon,叫做stand alone,大部分属于这种。
2)daemon归由xinetd统一管理的,可以使用xinetd根据需要去激活或撤消,不一定常驻内存,xinetd也是独立启动的,因此也叫做super daemon。
5.2 Linux启动流程
在/boot/grub下可以看到两个文件stage1和stage2,其实stage1的内容已经在安装时写进了MBR,这个目录下的stage1只是个MBR的备份,如果MBR坏掉,可以用来恢复,MBR就是stage1,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stage2。
MBR中的主引导加载程序是一个512字节大小的映像,其中包含程序代码和一个小分区表,前446个字节是主引导加载程序,接下来的64个字节是分区表,其中包含4个分区的记录(每个记录的大小是16个字节),最后2个字节会用来进行MBR的有效性检查。
init 进程:
这个进程是系统中所有进程的父进程,所谓的核心(vmlinuz和initrd.img)引导进内存后,就要把控制权交给init进程,由init去完成接下来的系统启动的引导工作,init进程是从/sbin/init程序加载起来的,然后调用下面的一些脚本。
/etc/inittab 脚本:
Linux的init程序依赖于/etc/inittab文件提供的init启动和初始化系统中各种服务的详细过程。
系统启动会对应某种运行级别,一共有7个运行级别,分别是:
0:关机状态
1:单用户模式
2:字符界面的多用户模式(不支持网络)
3:字符界面的完整多用户模式
4:未分配使用
5:图形界面的多用户模式
6:重新启动
默认级别常见的选择是3和5,最下面那行:
id:3:initdefault: 中的3对应的就是默认启动3级别。
/etc/rc.d/rc.sysinit 脚本:
从inittab中可以看出,系统在确定运行其中某个目录下的脚本之前,还要构建初始化环境,这个任务由sysinit负责完成。
在系统最初始的启动过程中,由/etc/rc.d/rc.sysinit脚本程序控制系统所做的动作,执行如下任务:
设置计算机的名称、网络参数
设置区域时间
检查文件系统,无误后进行安装
删除临时文件
启动系统守护进程
开设虚拟终端
linux可以在主机终端上再开六个虚拟终端,对应alt (F1-F6) 这有什么用呢?如果你只有一个主机终端,若系统被某进程搞死了,远程也登不上去,从任一个虚拟终端进去把那个进程干掉。
5.3运行级别的目录结构图
一)关注/etc/rc.d这个目录
1)init 目录下存放所有service的脚本
2)rc.sysinit 设定开机启动环境
3)rcX.d 存放对应runlevel的启动/关闭脚本的连接
4)rc.local 最后执行用户定义的脚本
二)关于rcX.d
从rc0-rc6,对应了7个运行级别,每个目录下都有相应的运行脚本的链接。在这些目录下的脚本都是以S、K开头的,后面接一个两位的数字和一个进程名。
S表示使用START参数启动进程,K表示使用STOP参数不启动进程。S和K的关系是当从一个runlevel转入另一个runlevel时,先关闭K开头的进程,然后再启动S开头的进程。比如你正在rc3.d下,这时shutdown系统,则转入rc0.d下则先执行K开头的一大堆service,然后执行最后两个S开头的service。
数字是脚本执行的顺序号,如下:
这是运行级别3在启动和关闭时需要执行的脚本。
5.4开机服务的启动/停止
1)使用chkconfig命令
不建议直接去修改/etc/rcX.d目录下的文件名,因为一个错误的序号很容易产生问题,使有些服务起不来,正规的做法是通过chkconfig命令完成相应的操作,让linux系统去判断并产生一个合理的序号。
2)使用setup字符菜单
Setup菜单命令可以在主控台字符界面下操作,简化管理。
5.5 启动或停止当前服务的方法
两种方法:
1)/etc/init.d/服务名 控制参数
2)service 服务名 控制参数
常用控制参数:
start:启动服务
stop:终止服务
status:查看服务状态
restart:重新启动服务程序
[root@cuug ~]#/etc/init.d/crond status
crond (pid 2672) 正在运行...
[root@cuug ~]#/etc/init.d/crond stop
停止 crond: [确定]
[root@cuug ~]#/etc/init.d/crond status
crond 已停
[root@cuug ~]#service crond start 换第二种方法
启动 crond: [确定]
[root@cuug ~]#service crond status
crond (pid 2701) 正在运行..
5.6进程监控
1)查看进程命令—ps
#ps -l 列出同自己当前shell有关的进程信息
#ps -ef 显示系统中所有进程的全面信息
#ps -ef |grep ora_ 筛选出ORACLE的进程(常用)
#ps -aux 显示所有终端上所有用户的有关进程的所有信息
2)查看系统当前状态命令—top
top命令和ps命令的基本作用是相同的,但是top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
如果在前台执行,该命令将独占前台,直到用户终止该程序为止
例:每30秒实时更新一次系统中运行的进程的状态
#top d 30
第一行:
依次为当前时间、系统启动时间、当前系统登录用户数目、平均负载。
第二行:
依次为进程总数、运行进程数、休眠进程数、 终止进程数、僵死进程数。
第三行:
为CPU状态,依次为用户占用、系统占用、优先进程占用、闲置进程占用。
第四行:
为内存状态,依次为平均可用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缓存使用内存。
第五行:
为交换状态,依次为平均可用交换容量、已用容量、闲置容量、高速缓存容量。
3)结束进程命令—kill
通常终止一个前台进程可以使用Ctrl C组合键,但是,对于一个后台进程就须用kill命令来终止,可以通过ps命令来确定进程号。
#Kill -9 2293 进程号是2293,-9 代表强制终止
5.7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相当于给系统或用户应用程序设置的一些参数,比如PATH,是告诉系统,当要求系统运行一个程序而没有告诉它程序所在的完整路径时,系统除了在当前目录下面寻找此程序外,还应到哪些目录下去寻找。
Linux的环境变量是和Shell紧密关联的,RHEL使用的是bash,环境变量的产生又可以分为两层面,即系统层面和用户层面。
1)系统启动时自动读取/etc/profile配置文件所产生的变量叫做系统变量。
2)用户登陆时在自己家目录会自动读取的.bash_profile配置文件,从而产生用户变量。
系统变量是全局的,由系统管理员管理,一般不做修改。用户变量是在管理员创建用户时,在用户家目录下复制了/etc/skel中的模板内容。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家目录里添加自定义的变量。
示例:
oracle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家目录下增加自定义的环境变量(这些变量可以只对oracle用户永久生效)
下面是一个实例:向oracle家目录(/home/oracle)下的.bash_profile里添加变量
$vi /home/oracle/.bash.profile
ORACLE_BASE=/u01
ORACLE_HOME=$ORACLE_BASE/oracle
ORACLE_SID=prod
PATH=$ORACLE_HOME/bin:$PATH
export ORACLE_BASE ORACLE_HOME ORACLE_SID PATH
这里要注意几点:
1)大写一般表示为环境变量。
2)等号两边不要空格。
3)PATH有“:”隔开,位置有关系,搜索按前后顺序。
4)export 是把自定义变量“输出”成环境变量。
5)每个变量前加export也是可以的,如:export ORACLE_BASE=/u01
6)显示环境变量可以ENV命令或echo命令 如:
#env |grep ORA
#echo $ORACLE_BASE
5.8应用示例:配置crond守护进程
1)crond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定时不断重复执行一些命令 crond守护进程相当一个定时器,允许用户自动执行一些重复的系统管理任务,如备份、数据库更新、清除不必要的文件等。crond的服务脚本是/etc/init.d/crond,它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
2)crond的工作原理:
crond启动以后,首先搜索/var/spool/cron目录,检查是否有用户设置了crontab文件,如果没有就转入休眠状态,每分钟crond“醒”过来一次,重复前面的动作。
3)crontab任务调度表相关命令
crontab -e:编辑任务调度表
crontab -r:终止任务调度表
crontab -l:列出当前调度表
一个用户只能定义一个任务调度表,普通用户指定自己的调度表,root用户可以为任何用户指定调度表,调度表的路径及命名方式为/var/spool/cron/用户名
调度表是一个文本文件,其标准格式为: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
4)时间数值的特殊表示方法
* 表示该范围内的任意时间
表示间隔的多个不连续时间点
- 表示一个连续的时间范围
/ 指定间隔的时间频率
我们重点应该掌握任务调度表中时间的表示方法:
示例:
0 17 * * 1-5 周一到周五每天17:00
30 8 * * 1 3 5 每周一、三、五的8点30分
0 8-18/2 * * * 8点到18点之间每隔2小时
0 * */3 * * 每隔3天
5)测试
第一种情形:
每隔一分钟就把当前系统日期写入/tmp/mytest文件中
每隔二分钟把日历写入/tmp/mytest文件中
整个过程就如进入 vi 编辑画面一样,
这里我们按题意应该编辑两行命令 然后看看/var/spool/cron里生成了什么?
再使用tail –f /tmp/mytest查看结果
#crontab -e
*/1 * * * * date>>/tmp/mytest (>>表示添加)
*/2 * * * * cal>>/tmp/mytest
第二种情形:
如果一组命令都在同一个时间点开始执行,最好把要执行的命令都写到一个shell脚本里,比如写到/tmp/abc.sh文件里(让abc.sh包含要执行的那一组语句)。然后在crontab -e 中设置脚本运行时间
比如每隔一分钟就把日期和日历一起添加到/tmp/mytest文件中。可以这样做:
1)准备空文件
[root@cuug ~]# crontab -r 删除定时器
[root@cuug ~]# cat /dev/null > /tmp/mytest 清空文件
2)写一个shell小脚本
[root@cuug ~]#vi /tmp/abc.sh
date>>/tmp/mytest
cal>>/tmp/mytest
3)设定crontab定时器,每1分钟执行一次
[root@cuug ~]#crontab -e
*/1 * * * * sh /tmp/abc.sh
4)跟踪结果
[root@cuug ~]#tail -f /tmp/mytest
the end !!!
@jackman 共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