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可是,不要说此时上海的保育院,就是放眼全国,但凡是经济好一点的地方的保育院,几乎全部都是人满为患,根本无力接收新的孤儿。所以,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他们最好的去处就是保育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受到当时天气的影响,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对惨状,许多人只能啃树皮、吃草根。在这样的境遇下,政府直接出手救援这些难民。除了安顿那些谋不到生路、吃不饱饭的成年人,许多父母双亡孤儿们,成为了最棘手的问题。相比于成年人,年幼的孩子们是需要专门的人来看护的,尤其是还有许多尚在襁褓里的孩子也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大街上。

1960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3000多名孤儿从上海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内蒙古,寻找他们的新家庭。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

为了这远道而来的孩子们能够适应内蒙古的环境和生活,当地政府还特地成立了许多临时托儿所,并找来了当地年轻力壮的小姑娘们担任临时保育员。

当时只有19岁的都贵玛就是其中的一员。生于内蒙古长于内蒙古的她,用自己如同草原一般宽阔的胸怀,接纳并抚养了28名孩子的成长。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

如今,距离这些孩子们前往内蒙古已经过去了60多年,曾经青春且充满活力的都贵玛也已经成为一名老人。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了呢?

特殊时期的孤儿们

上世纪六十年代,受到当时天气的影响,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对惨状,许多人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3)

在这样的境遇下,政府直接出手救援这些难民。除了安顿那些谋不到生路、吃不饱饭的成年人,许多父母双亡孤儿们,成为了最棘手的问题。

相比于成年人,年幼的孩子们是需要专门的人来看护的,尤其是还有许多尚在襁褓里的孩子也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大街上。

所以,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他们最好的去处就是保育院。

可是,不要说此时上海的保育院,就是放眼全国,但凡是经济好一点的地方的保育院,几乎全部都是人满为患,根本无力接收新的孤儿。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4)

保育院

无奈之下,上海市政府只好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国务院。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周总理大为震惊,只要一想到孩子们还睡在大街上,他的内心就感觉一阵痛苦。

正当周总理一筹莫展之际,他的好战友,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忽然打来了电话,表示内蒙古的牧民们愿意给予援助。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5)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周总理还以为是内蒙古人民愿意为这些孩子们提供食物,可是当听到乌兰夫说牧民们愿意抚养这些年幼的孩童的时候,周总理只觉得眼眶有些湿润。

就这样,3000多民流落在上海街头的孤儿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分批次踏上了前往内蒙古的列车,寻找属于他们的新生活。而和善、豪迈的内蒙古人亲切地将这些孩子们称为“国家的孩子”。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6)

草原最美“额吉”的19岁小姑娘

尽管当时的政府是想要将这些孩子们送到牧民家中的,但是为了照顾好这些从上海等地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的幼儿们,内蒙古政府决定先成立一些保育院,并且召集一些保育员,让这些孩子们好好的适应下当地的环境。

生活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都贵玛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才19岁。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她当时正在家中照顾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姨妈。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7)

作为生产队里为数不多受过教育的女生,征集保育员的消息一发下来,就有负责人找到了家里,希望都贵玛能够响应号召。

当听到这些孩子的故事之后,同样是孤儿的都贵玛心情十分复杂。她悲伤于无数的孩童和她一样失去了双亲,但又感动于这些孩子们有国家的抚养。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8)

为了向这些孩子们尽一份力,都贵玛决定响应政府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承担起照顾这些孤儿的任务。

当都贵玛推开四子王旗保育院的大门时,她听到了一阵阵的啼哭声。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保育员从一个土房子里走了出来。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9)

以都贵玛为原型的漫画形象

此时的都贵玛听不懂汉语,看着这群来自汉族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在一旁吵闹,都贵玛只觉得像听天书一样头疼。

为了听懂这些孩子们的需求,都贵玛温柔又有耐心地一遍遍听着这些孩子们讲话,直到好几天过后,她才逐渐适应孩子们的表达方式。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0)

然而,语言只是都贵玛照顾这些孩子们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更难的还在后边。

当时,分到了都贵玛手上的一共有28个小孩,这28个孩子最大的只有5岁,最小的还没满月。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1)

寻常人面对一个、两个这样的小孩就觉得崩溃,可是此时尚未结婚的都贵玛竟然要一下子面对28个,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

尤其是在夜里带着这些小孩子睡觉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房子少,28个小孩全部睡在了一个房间里,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夜里有一个小孩子哭起来,其他的小孩子也会被吵醒,轮番闹人。

此时的都贵玛虽然没有经验,但是她只要一想到这些小孩子们可怜的身世,就变得异常有耐心。哪怕28个小孩子轮番哄过来以便,天都要亮了,都贵玛也从来不会发脾气。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2)

她总是轻轻地将这些小娃娃抱在怀里,一遍又一遍哼着记忆里,姨妈唱给她听的儿歌。直到所有的孩子们全部闭上眼睛。

这28个孩子在都贵玛的照顾下,在四子王旗保育院度过了健康快乐地度过了六个月。这六个月里,他们的身体状况不仅得到了好转,而且也越发适应内蒙古地区的生活。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3)

为了给这些孩子们寻找到新的家庭,都贵玛独自一人带着这28个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脑木更苏木保育院。那里,是都贵玛的家,也是孩子们新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如果说四子王旗保育院的生活条件艰苦,那么脑木更苏木的生活条件更加艰难。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4)

以都贵玛为原型的影视人物

此时的脑木更苏木保育院只有一顶蒙古包,就连做饭的地方都在蒙古包的外边。但是都贵玛没有一丝气馁,她给所有的孩子们都换上了新衣服,代表着这些孩子们获得了新生。

在换衣服的时候,都贵玛还一边笑着一边嘴里念叨着:“有牛粪烧着的蒙古包不会冷,友爱之城的日子不会苦。”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5)

为了一个人也能照顾好这些孩子们,都贵玛将这些28张小床围成了一个圆,自己睡到中间,这样可以保障夜里有任何一个孩子哭的时候,她都能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小孩子的身边。

尽管每天想要喂饱28个小孩子就已经十分艰难,但是都贵玛还是会每天坚持着为每一个小孩制定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饮食计划。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6)

也正是因为都贵玛这样细致、温柔的照料,让这28个小孩都将都贵玛看作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并亲切地喊她“额吉”,也就是蒙古语中“妈妈”的意思。

即便如今的都贵玛已经年近八十岁,但是她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被这群小孩子喊“额吉”的感觉。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7)

第一个喊都贵玛“额吉”的,是一个名叫呼和的小娃娃。作为最早来到都贵玛身边、也是在她身边待得最久的小孩,都贵玛从另一个保育院手里接过呼和的时候,他还是个一岁多点的小娃娃。

此时的呼和不仅年纪小,因为从出生就营养不良的他,还是28个孩子中身体最差的一个。为了让呼和孱弱的身体能够吸收营养,都贵玛甚至要将牛奶加了水稀释之后再喂给呼和。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8)

也正是因为每天和都贵玛的朝夕相处,当时正在学习说话的呼和没过多久,就学会了抱着都贵玛的大腿怯生生地喊“额吉”。

第一次听到呼和喊“额吉”的那天,都贵玛正在做饭。当她听到呼和说出的第一句话的时候,只觉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地触动了。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19)

都贵玛放下锅铲,紧紧地将呼和涌入了怀中。而当呼和的小手也环上了都贵玛的脖子之后,都贵玛眼眶中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送走了孩子们的新生活

这些孩子们,在都贵玛身边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慢慢的,孩子们都在政府的帮助下寻找到了新的家庭。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0)

以都贵玛为原型的漫画

尽管知道新的家庭对于孩子们来说会更好,但是,都贵玛的内心还是十分不舍。尤其是在呼和的养父母确定下来之后,都贵玛的内心更是煎熬。

原本下定决心要笑着目送每一个孩子离开的都贵玛,更是在呼和离开的时候,悄悄地躲在了保育院后边的山坡上偷偷抹眼泪。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1)

眼见28个孩子都找到了新的家庭,都贵玛明白,自己也应该开始新的生活了。可是每每看到孩子们留下来的东西,都贵玛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此后的许多年里,都贵玛不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更担任了嘎查妇联主任的重要职务。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2)

上个世纪70年代,嘎查地区的医疗水平发展并不完善,许多孕妇在生产的时候,都在经历鬼门关一样的“恐怖”,更有许多产妇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而死在了自家准备的产床上。

身为妇女主任的都贵玛为了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旗医院的学习培训。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的都贵玛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接生了许多婴儿,更是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储备,拯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3)

都贵玛的一举一动,深切地影响了当地的老百姓。许多农户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教师或医生的岗位上,期待他们也像都贵玛一样,造福一方百姓。

2006年,乌兰夫诞辰100周年之际,内蒙古组织了“国家的孩子”参加纪念活动。曾经被都贵玛照料过的小娃娃们,也都从全国各地,赶到了都贵玛的家中,向她汇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生活。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4)

乌兰夫诞辰纪念

见到这些孩子们如今一个比一个有出息,都贵玛的内心也十分兴奋。她激动地拉着孩子们的双手说道:“抚育国家的孩子是我的荣光,你们就跟我亲生的孩子一样!”

如今的都贵玛已经80岁了,曾被国家授予了“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最美奋斗者”等等称号的她仍然活跃在家乡,担任着当地边防派出所的“编外”教导员,时常到边防派出所慰问那些战士们。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5)

而在其余的时间里,依旧身强体壮的她偶尔也会前去距离自己很近的孩子们家里,看看孩子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听他们再喊自己“额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中国人面对过不少特殊时期。但是无论是哪种境遇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总能找到生存之道。

草原母亲都贵玛留影(草原母亲都贵玛)(26)

“草原额吉”们

而以都贵玛为主的“草原额吉”们,更是用一个又一个平凡人的身躯,托起了祖国新生的“太阳”,或许这就是平凡人的伟大,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

参考文献

《“草原母亲”都贵玛和她28个“国家的孩子”》;新华每日电讯;2021.11

《都贵玛:草原上最美的“额吉”》;《人民政协报》;2022.03

《“草原母亲”都贵玛:他们始终是我的孩子》;《中国青年报》;2021.07

《“三千孤儿入内蒙”,上海没有忘!》;《解放日报》;2021.0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