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为什么不动声色(和珅绝非只会溜须拍马)
和珅为什么不动声色(和珅绝非只会溜须拍马)新皇嘉庆查抄和府赃款折合白银八亿两,是当时清政府15年的国库收入,匪夷所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诚不我欺也!西路主要是和珅起居室锡晋斋,为和珅仿乾隆宁寿宫建造,室内满目雕饰精美的楠木家俱。这里详尽介绍了和珅家史及发迹过程。八旗贵族子弟,饱读诗书、精明能干,绝非戏说中只会溜须拍马之徒。其平步青云、权势熏天后,结党营私舞弊终成贪官,乃无人约束所致。进入富丽堂皇的府邸,惊叹于它的庄严肃穆、气度不凡。府邸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连接处则明廊通脊,回环无穷。中路主院落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也是王府正殿,逢重大事件节日才开,极为宏伟气派。嘉乐堂先为和珅书房,在此著《嘉乐堂诗集》,悬挂有乾隆赐匾“嘉乐堂”,后来成为王府祭祀场所。
和珅绝非只会溜须拍马,恭王府见证大清兴衰
元旦赴京,参观了久负盛名的恭王府。
说起恭王府,受清宫戏影响,众人皆知乃和珅府。1776年,和珅府在北海和后海的连接线、北京的水龙脉上开建。那时的和珅正红得发紫、炙手可热;那时的大清正康乾鼎盛、四海朝拜……
穿过美丽的什刹海公园,便到了恭王府的正门。门口两个巨大的石狮子,仿佛诉说着它的威严和沧桑。大门恢宏壮观,几根大红圆柱立于其中,雕梁画栋,绿色琉璃瓦映入眼帘,相得益彰。
进入富丽堂皇的府邸,惊叹于它的庄严肃穆、气度不凡。府邸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连接处则明廊通脊,回环无穷。
中路主院落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也是王府正殿,逢重大事件节日才开,极为宏伟气派。
嘉乐堂先为和珅书房,在此著《嘉乐堂诗集》,悬挂有乾隆赐匾“嘉乐堂”,后来成为王府祭祀场所。
西路主要是和珅起居室锡晋斋,为和珅仿乾隆宁寿宫建造,室内满目雕饰精美的楠木家俱。这里详尽介绍了和珅家史及发迹过程。八旗贵族子弟,饱读诗书、精明能干,绝非戏说中只会溜须拍马之徒。其平步青云、权势熏天后,结党营私舞弊终成贪官,乃无人约束所致。
新皇嘉庆查抄和府赃款折合白银八亿两,是当时清政府15年的国库收入,匪夷所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诚不我欺也!
和珅被赐死之后,西院和中院都赏给了只要和府不要江山的嘉庆胞弟、庆王永璘,和府自然更名为庆王府。
东院主殿为多福轩,由乾隆最宠爱的和孝公主,也是和珅的儿媳居住。和珅倒台后,嘉庆念及兄妹情,让公主夫妇一直居住。公主去世后,府邸才完全归于庆王,此时庆王已去世三年……
咸丰二年,庆王府被赐予恭亲王奕訢,这座府邸也被它的第三位主人更名为恭王府,保留至今。东院也是后来恭亲王起居会客之所。
东院还建有当时国内最大的室内戏园“大戏楼”,系恭亲王及亲友听戏的场所,据说可容纳200人以上,可惜当日未对外开放。
府邸布局规整,楼阁交错,既有王公贵族的富丽堂皇,又有民间百姓的清致素雅。门脸、房间不计其数。
各厅堂格局多样,有恢宏敞亮,也有私密小巧。家俱用材考究,雕花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三路府邸最后是一幢两层的后罩楼,内有108间房,俗称“九十九间半”。据说也是为了不僭越故宫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避讳“届满即盈。”
进入后花园,先是一座龙王庙。龙王前面的“蟠龙水”据说可连通前海和后海,可惜现在已干枯。泉眼周边撒满游客寄托期望的“福”字牌。
花园四面假山林立、古树参天、盒景遍地,亭台楼榭、曲径通幽、廊回路转,可谓北方园林的最高水平吧?然最绝妙的是处处见水,最大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来的,只流内不外流。
园中心是恭王府的镇府之宝: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据说是和坤从宫中所盗,置于用房山石加糯米汁堆砌的秘云洞中,前有蝠池,后有蝠厅。驻足碑前,竟久久不愿移步。
花园据传也是《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红学专家们争论得很厉害。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曹雪芹病逝于1763年,25年后和府才建成,再怎么雷同也是巧合罢?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府里建了很多展馆,印象深刻的是“福”文化博物馆。展览详细介绍了福字的由来,各种写法,百福图,清历代帝王写的福字,其中康熙御书那个天下第一福让我印象最深。
史载孝庄太皇太后六十大寿前身染重病,久治不愈,康熙素斋三天后,沐浴更衣,一气呵成这个最著名的行草“福”字,然后福字上方加盖御印,皇祖母得此“福”字后很快病愈,又延寿15年,更为此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历代不同民族祈福,祭褔仪式更充分说明,万变不离其宗的福就是:“有衣穿,一口田”,这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多么朴素的追求?
若和珅能大悟“福”字,明白“良田千顷,日食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七尺”,岂能落得个千古罪人?
且不说和珅,哪怕府邸的第三代主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恭亲王,国之不存,家之焉附?何以有“福”?清末小恭王将府邸抵给教会,珍藏也低价悉售给日本人,流落海外,更让人痛心疾首!
真可谓“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它见证了大清的鼎盛,又目睹了大清的衰亡!
它耻辱地经历了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今天它又欣慰地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团结奋进,伟大复兴!
沉浸于历史的脚步中,不知不觉走到地安门大街!车水马龙,灯火辉煌……原来,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才是万民之福!(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