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恩波广场名副其实(让恩波广场名副其实)
让恩波广场名副其实(让恩波广场名副其实)其实,两人对廖恩波都没有印象,“我爸爸1933年出生,都没见过爷爷一面。”廖林略带遗憾的说道。虽然对于爷爷的光荣事迹知之甚少,但是家中“光荣之家”的门牌让廖林还是无比骄傲,也不忘教育女儿铭记廖恩波是为解放新中国作出了贡献的人。廖恩波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廖先体和女儿廖先湜都已经过世,在成都居住的李孝儒和廖林是廖先体的妻子和女儿。廖恩波,1901年生于四川内江白马镇,1926年,从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毕业后,长期在成、渝两地和自流井从事革命活动,先后任中共川西特委组织部长、中共四川省委行动委员会组织部长、“广汉兵变”前敌委员会书记、四川省委书记。后去江西中央苏区,在中央军委工作。红军长征后,他与刘伯坚留在赣南军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与刘伯坚同时壮烈牺牲,时年34岁。廖恩波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寻找先烈遗迹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4月23日,成都市成华区一康复中心,83岁的李孝儒和她的女儿廖林见到来自内江市市中区的家乡人倍感亲切。接过内江特产的礼盒,李孝儒指着上面的蜜饯图案说:“那个我晓得。”她们两人都是革命先烈廖恩波的后代,听说家乡将围绕廖恩波的生平事迹,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她们十分感动。
廖恩波
廖恩波,1901年生于四川内江白马镇,1926年,从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毕业后,长期在成、渝两地和自流井从事革命活动,先后任中共川西特委组织部长、中共四川省委行动委员会组织部长、“广汉兵变”前敌委员会书记、四川省委书记。后去江西中央苏区,在中央军委工作。红军长征后,他与刘伯坚留在赣南军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与刘伯坚同时壮烈牺牲,时年34岁。
廖恩波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寻找先烈遗迹
廖恩波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廖先体和女儿廖先湜都已经过世,在成都居住的李孝儒和廖林是廖先体的妻子和女儿。
其实,两人对廖恩波都没有印象,“我爸爸1933年出生,都没见过爷爷一面。”廖林略带遗憾的说道。虽然对于爷爷的光荣事迹知之甚少,但是家中“光荣之家”的门牌让廖林还是无比骄傲,也不忘教育女儿铭记廖恩波是为解放新中国作出了贡献的人。
如今,年事已高的李孝儒需要依靠轮椅出行,20世纪90年代,她也曾追寻过公公廖恩波足迹。根据资料记载,廖恩波是在江西大庾县(今大余县)英勇就义。于是,李孝儒曾到过大余县,还找到了当时掩埋廖恩波遗体的大爷,听他讲述那段历史过程。
2015年,廖先体还在世时,廖林特意和父亲回了一趟白马镇,看了老房子,还去恩波广场拍了照。再次见到家乡人,廖林和李孝儒都十分激动。
李孝儒(左)和廖林(右)核实廖恩波事迹记载
追忆先烈事迹
从《川大记忆》这本书关于廖恩波的记载和重庆师范大学张伯超的研究资料中,廖林对爷爷的认识逐渐增多。
1925年廖恩波参与领导成都五卅运动,任成都国民外交后援会总务主任。1926年初,在四川早期革命家吴玉章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任中共自流井特别支部书记的廖恩波领导了自流井盐场工人大罢工,取得了全面胜利。反动当局对廖恩波恨之入骨,发出通缉令,悬赏一千大洋捉拿他。事后,他非常幽默地说:“我哪里能值一千个大洋哟?顶多只值两个铜板!”对反动当局的血腥镇压坦然淡定。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廖恩波奉命留在江西坚持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秘书。1935年3月在国民党第一军的围击下,廖恩波、刘伯坚和另外三个干部被俘,不久敌人便探悉了他们的干部身份。敌军让廖恩波写笔供,他挥笔写道:“我之加入共产党,系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和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故献身于中华民族解放运动。”表现出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传承先烈精神
“白马现在发展越来愈好了,欢迎回家看,我们都是您的亲人。”座谈会上,白马镇白马街社区书记王晓静,向李孝儒母女说起了家乡的变化。还互相加了微信,方便以后联系。
随着党史教育的深入开展,内江市市中区正在深入挖掘廖恩波的红色事迹,计划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弘扬先烈精神,打造红色品牌。内江市市中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翁得志介绍说,该区将建设一个廖恩波烈士的史料陈列馆,将恩波广场上的骏马雕塑转移到其他路口,原位树立廖恩波烈士的雕塑。除此外,还将以廖恩波烈士为题材,拍摄一部微电影、创作一个川剧作品和一首红色歌曲。
由于廖恩波生前就读的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是四川大学的前身,所以他也是四川大学的优秀学子。当天,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唐世红也一同来到康复中心看望,他还表示,正在积极争取校地合作,让烈士精神发扬光大,影响教育青年一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