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历史真实故事(辽河故事沙海坚守)
盘锦历史真实故事(辽河故事沙海坚守)3月23日 沙 尘 暴满目荒凉的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位于“死亡之海”中的哈德油田,是辽河油田油建公司新疆分公司市场开发的重要阵地。该公司副经理代波记录下他们的日常。用坚守写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烈日之下,沙海莽莽。沙尘暴几乎每周“报到”,静谧的景致瞬间就会被狂风炸开,滔天的沙浪总是遮天蔽日。
魔鬼城里听风雨
我与沙海争晴天
这是辽河油建人
在远离家乡的“死亡之海”
用坚守写下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烈日之下,沙海莽莽。沙尘暴几乎每周“报到”,静谧的景致瞬间就会被狂风炸开,滔天的沙浪总是遮天蔽日。
满目荒凉的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位于“死亡之海”中的哈德油田,是辽河油田油建公司新疆分公司市场开发的重要阵地。该公司副经理代波记录下他们的日常。
3月23日 沙 尘 暴
今天又干不了活了!真着急啊!
果勒东项目包括戈壁道路施工、管线施工和计转站工程,3月3日开工,要在5月底验收,时间紧,任务重。开工以来,沙尘暴成了我们最大的阻碍。
今天上午,现场安静到可以听到砂子的摩擦声,不到中午,沙尘暴就咆哮着冲了过来。
这样的环境,看不见,走不动,只有听觉有效。不过,沙尘暴是“常客”,我们已经有了默契,大家妥善处置好现场,用最快速度撤回营地。
营地的彩钢房可以隔绝狂风,却挡不住无孔不入的浮尘。即便用透明胶贴上窗户缝,屋内的空气依然呛人。
终于,外面安静下来。失去风的助力,满屋浮尘渐渐落下。我打开灯,抓紧时间做管线试压方案,以免影响下一阶段施工计划。
4月8日 早 餐
最近,有两个好消息,一是今天道路工程全线贯通,二是我们可以好好吃早餐了!
由于工期短、条件苦,没有厨师愿意来。每天工作又忙又累,谁也不能坚持早起做饭,早上,我们只能吃方便面和水泡馕,中午和晚上要去二十公里外的大庆钻井营地吃盒饭。
吃饭是问题,洗澡更是问题——这里的生活用水要从一百五十公里以外拉运,我们也没有淋浴房,洗澡成了奢侈的享受。大庆钻井队的营地可以洗澡,都是东北老乡,好说歹说同意一个星期可以洗一次。
同志们都在坚持,希望尽快把项目做完,我下定决心,下个项目要想方设法让大家日子好过点。
如今,新来的老大哥朱柏主动承担了做早饭的工作,成了我们的兼职大师傅。炒饭、面条、大米粥、馒头、煮鸡蛋……简单的家常饭,却是沙漠里最美味的早餐,让项目部有了家的味道。
5月2日 火 炬
今天,果勒东项目最后三公里管线试压,很顺利很成功。同时,计转站火炬也立起来了,这是项目的两个重大进展!
凌晨两点,远处的火炬照亮夜空,跳动的火苗就像我喜悦的心情一样。
果勒东项目管线和计转站工程是要把火炬燃烧的气体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施工期间,燃烧火炬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之一。等管线投产了,火炬就可以熄灭了。
由于油井硫化氢含量高,施工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非常重要。
为此,安全员申润鑫常挂着两样东西,一个是气体检测仪,一个是视频记录仪。计转站施工时,他总是第一个进入现场进行气体检测。有他的守护,我觉得心安。
6月9日 转 战
今天,果勒东项目正式投产了,投产仪式简短而隆重。
仪式过后,孙彬经理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富源303井区试采地面工程(集输工程)项目中标了!
新项目同样在哈德区块,主要工程包括集输管线四十公里、六座场站阀室改造及新建,九月三十日之前投产。
为了两个项目无缝衔接,我们留两个人员处理果勒东项目遗留问题,其他人马上转战富源303。
6月19日 回 家
今天,我终于坐上了回家的飞机。这次回家,比计划晚了半年。
去年9月,我就来了新疆。今年过年,有急活儿,我在项目留守。本来想着,等大伙过完节就回家。
没想到,等大家陆续到岗,我们就接到了果勒东项目的施工任务,我的假期因此搁浅。
当时,我都没敢给妻子打电话,发微信跟她说:“等投产以后再回家行不,就两个月,我走了这边人手实在不够,工期要求特别紧。”妻子说:“你好好工作吧,我习惯了……”
现在,果勒东项目收工,我终于可以回家了。说是休息,其实,项目上的事儿哪个也不能耽误,每次在家待不了多长时间,还天天电话不断。不过,能在家人身边,就很幸福。
盘锦,我回来了。
7月9日 表 扬
今天,跟项目上的人打电话,听说我们又被业主表扬了,真高兴!
原来,不久前,塔中停产检修项目,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公司仅用7天就提前完成本轮检修任务并实现了一次性投产成功。
塔中检修,相当不容易。那地方,白天最高气温能达到40摄氏度。安全员王建,忙得天天微信步数过3万。项目上的人说,由于走得太多,他脚上磨出好几个血泡,回驻地一脱鞋,袜子和血都粘在了一起。
其实,在项目上,每个人都不容易。正是大家伙儿都能干肯干,我们才能拿下那么多大活儿。
7月29日 挑 战
回到熟悉的大沙漠后,等着我的是巨大的新挑战:光伏电站工程。
这个项目地处和田河沙漠腹地无人区,距离最近的村镇200公里,现场无社会依托,食宿困难,工程材料设备运输都十分困难。
这又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不过,再难的任务,我们也一定能够完成,也必须干好!
这可是我们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整好了,以后市场会越来越大!
来源:辽河油田新闻中心
下载“云听”APP或“喜马拉雅”APP。
搜索“盘锦经济生活广播”
可在线收听
FM97.1,用声音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