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体楷书特点(自创柳体崇尚心正则笔正)
柳体楷书特点(自创柳体崇尚心正则笔正)柳公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了唐代书法的又一个巅峰。后世以“颜柳”并称,评价他们的字为“颜筋柳骨”,是历代书法艺术的楷模。柳公权从小就接受《柳氏家训》关于“德行”的教导,为人刚毅正直,终生以德行为根株,为人、书艺都具儒家风范。《新唐书》记载:“(柳公权)博贯经术,于《诗》、《书》、《左氏春秋》、《国语》、《庄周》书尤邃,每解一义,必数十百言。”他在研习儒学的同时,又于佛、道方面接触颇多,并有大量的书法创作,如《金刚经》、《清静经》、《度人经》、《阴符经序》等。柳公权既有佛道慰藉心灵,在滚滚红尘中自能得以超脱。他多方面的学识素养从心灵底处滋养着他,其刚毅正直的品行和超尘脱俗的佛道风范,都熔铸于柳书的风骨之中,流传千古。“心正则笔正”这句话不仅有他对书法境界的领悟,更有其对人生百态的感悟。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
《中国古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大家》之13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历仕宪、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
“心正则笔正”,这句话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说的。顾名思义,无非要求写字时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认真对待写字,这样才能把字写好。但是细究起来,这句话却大有意味,很值得品一品。
据《旧唐书》记载:“上(唐穆宗)问公权:‘卿书何能如是之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上荒纵政僻,遂默然改容,悟其以笔谏也。”柳公权发现唐穆宗怠于朝政,于是就在皇帝请教他如何才能把字写好的时候巧妙地进行劝谏,以书喻政,由此及彼,说出了“心正则笔正”这句话。唐穆宗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当场就知道柳公权是在“笔谏”,于是“默然改容”。这句话说得非常巧妙,无论在把握说话时机上还是说话的得体性上都非常恰当,不仅回答了君王的问题,又巧妙地劝谏了君王,以至于这句话能够一直流传于后世,成为书法学习者初学书法的必修课,更成为儒家士大夫的一种典范。
柳公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了唐代书法的又一个巅峰。后世以“颜柳”并称,评价他们的字为“颜筋柳骨”,是历代书法艺术的楷模。柳公权从小就接受《柳氏家训》关于“德行”的教导,为人刚毅正直,终生以德行为根株,为人、书艺都具儒家风范。《新唐书》记载:“(柳公权)博贯经术,于《诗》、《书》、《左氏春秋》、《国语》、《庄周》书尤邃,每解一义,必数十百言。”他在研习儒学的同时,又于佛、道方面接触颇多,并有大量的书法创作,如《金刚经》、《清静经》、《度人经》、《阴符经序》等。柳公权既有佛道慰藉心灵,在滚滚红尘中自能得以超脱。他多方面的学识素养从心灵底处滋养着他,其刚毅正直的品行和超尘脱俗的佛道风范,都熔铸于柳书的风骨之中,流传千古。“心正则笔正”这句话不仅有他对书法境界的领悟,更有其对人生百态的感悟。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关注书画类资讯城市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