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130申购价值分析(每天读懂一只基)
688130申购价值分析(每天读懂一只基)上证综合指数,也就是我们现在约定俗成称呼的“大盘”是在1991年7月15日发布,基准点数100点。发布以后直到2005年6月6号,虽然这期间在2001年的时候最高达到2200点并且在附近打转了一段时间,但好歹也是突破了2000点了。可是好景不长,后来的四年跌跌撞撞的回落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意思就是,上证综指从发布之日起吭哧了15年,期间虽然涨涨跌跌但直接看最后结果的话,一共才涨了几百点。现在股民们老喊“股市十年不涨!”,照这情况,可能还得再等上5年……公募基金什么时候有的呢?正经合法合规、得到认可的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诞生在1998年。老十家基金公司的成立时间从1998年3月到1999年4月,就是图里面黄色方框圈出来的那个时间段。就在1998年一年,就有5只封闭式基金发出来了,到1999年1月,封基的数量就突破了20只。最早的公募基金都是封闭式的,而且一封就封10年、15年,多厉害
摘要:老基金的意义是让我们通过历史去认真理解市场
老基金我们拆过不少,今天的主人公——国泰金鼎价值混合519021(积极配置型),成立13.6年,晨星网给出的评级是十年、五年、三年全三星,万得评级是五年、三年三星。
又是一只老基金!
我自己是很喜欢看老基金的。
人类天生就很健忘,并且记忆方式也是点状的,很多曾经轰动一时的热点事件,事后过不了多久再去回忆,就很容易在时间线上出现偏差。
而且我们的记忆还有一个“自动优化”功能:会把那些痛苦的、不愉快的记忆,按照更适合自己胃口的方式优化出来。
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实验显示,如果不看账户让人们回顾自己过去的投资结果,大部分人报出来的数字都要比实际情况好很多,机构投资者也一样,只不过他们的偏差会比普通人小一些、不那么离谱。
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很会编故事,很会骗自己……但市场偏偏很无情,不会因为你爱听什么、爱看什么就顺着你的心气儿走,所以经常不骗自己的回顾过去,其实特别重要!
之前常说看基金产品对于我们普通人投资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这些成立时间长的基金,想要看明白这些基金是怎么回事儿,就得被迫把自己拉回到当年的情景里,去看这些年里市场都发生过什么、基金是怎么表现的,我们也能在看基金的过程当中去体会市场先生的阴晴不定。
拉长尺度去看一些事情,其实也更容易懂得短期波动对于具体投资的意义。
不吹、不黑、不做推荐、只做白描,无论投资什么,适合自己最重要,看懂了再选择!
Part1 今天的主人公——国泰金鼎
数据来源:Wind
国泰金鼎价值519021成立于2007年4月11日,截止2020年三季度报,基金规模10.94亿,13.6年的时间里,取得总回报223.13%,成立以来的平均年化回报是9.01%。
以前万得上还是直接展示截止到成立以来基金的平均年化回报数据,最近做了改版:
不再直接展示一个数据,而是把近1年、近3年、近5年……的年化收益表现出来,其实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基金收益的变化情况。
这是为什么?其实对年化收益产生影响的至少有以下2点:
1、基金经理变更影响
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换速度真是挺快的,像我们看过的很多老基金,十二三年换了八九位基金经理,你说这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年化看着不错,可这十几年中间,到底是谁的功劳多一点?谁又拖过后腿呢?
作为主动基金来说,选基金就是在选基金经理,如果光看这个数据真是看不出什么,因为这看起来不错的数据,很可能只是因为其中一、两位基金经理做出的贡献比较大,而剩下的时间里其实全都表现平平,甚至有些基金经理的管理期间里,基金是亏损的。
2、偶发事件偏差
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年化表现很高,买进去发现跌跌不休,怎么出来的高年化?
只因为在牛市里面踩对了点、一下子赚了很多,之后市场风格变换了,一步踏错步步踏错的一直都找不到状态,这些情况都是有的。
那我们投资者应该怎么办?
光看短期表现肯定也不行,尤其是投资年限短的基金经理,因为根本说不好他/她的良好表现能否一直持续,虽然历史数据无法直接外推未来,但关于基金经理风格、调性的研究其实是定性的,长期一贯的表现很能代表一个人的投资风格。
国泰金鼎的表现到底如何呢?
具体是什么样,我们拆开细看。
Part 2看一看国泰金鼎的投资方向
国泰金鼎的投资目标说的比较含糊:以量化指标分析为基础,优选价值股,追求稳定的回报。
再来细看一下投资范围:
1、现金 短债至少5%,这个是保持流动性的标配了;2、股票的仓位是35%-95%;3、债券的仓位是0-60%。
这个配置其实挺灵活的有没有?
除了现金和短债的5%必须保证之外,就是主要买股票,但万一股票市场走的不好的话,钱也不能闲着,可以拿去买债券。
这其实也意味着对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要求挺高的,什么时候95%仓位的股票?什么时候要60%仓位的债券?就是基于对市场的短期走势预判啊。
判断不准调了仓就可能踏空踩错。
而对照国泰金鼎的业绩比较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65% 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35%”
就能发现:虽然国泰金鼎的仓位比较灵活,但一定是追求比较好的收益的,所以权益类的权重占到了6.5成。
Part 3国泰金鼎成立在什么样的市场背景下?
国泰金鼎价值519021成立于2007年4月11日。而我们之前就说过,2006-2007年是A股历史上第一次响当当的牛市。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把上证指数拉出来看一眼——
数据来源:Wind
上证综合指数,也就是我们现在约定俗成称呼的“大盘”是在1991年7月15日发布,基准点数100点。
发布以后直到2005年6月6号,虽然这期间在2001年的时候最高达到2200点并且在附近打转了一段时间,但好歹也是突破了2000点了。可是好景不长,后来的四年跌跌撞撞的回落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
意思就是,上证综指从发布之日起吭哧了15年,期间虽然涨涨跌跌但直接看最后结果的话,一共才涨了几百点。
现在股民们老喊“股市十年不涨!”,照这情况,可能还得再等上5年……
公募基金什么时候有的呢?
正经合法合规、得到认可的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诞生在1998年。老十家基金公司的成立时间从1998年3月到1999年4月,就是图里面黄色方框圈出来的那个时间段。
就在1998年一年,就有5只封闭式基金发出来了,到1999年1月,封基的数量就突破了20只。
最早的公募基金都是封闭式的,而且一封就封10年、15年,多厉害……不过,为了保证流动性,在场内是能交易的,和现在的很多3年封闭期基金一样。
但不一样的是,15年封闭期实在是有点太长了,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就是,封闭式基金在场内交易会出现折价。可是你不在二级市场卖出,需要用钱要卖掉基金换成钱又没有其他的方式就非常尴尬。
这个尴尬的情况直到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出现才得到了解决。
咱们从上面这张图里去看一下,如果没有后面的走势衬托,站在当时去看大盘指数,那2001年就是绝对的牛市了有没有?牛市发基金、牛市冲规模这个事儿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从2001年的这个2200点高位再回落到2005年的不到1000点,然后开始向上冲,在1600-1700点之间有过一轮调整,然后就没回过头……
我估计在当时回升到2200左右的时候,市场上一定有很多股评家会说该回调了,未必能突破之类的话,但事实就是市场先生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打脸。
这过程里面猜想一下当时的市场情绪会经历什么样的波折?
我猜测是如下“股民”三部曲:涨了啊,开始怀疑能不能一直持续,接着涨;再怀疑,欸,股市竟然又涨了;还怀疑?怀疑个鬼!赶紧冲进去抢钱吧!
仅从上证指数的走势上来看,国泰金鼎成立的这个时间,差不多就是处在市场参与者们一致看到确定性希望的阶段里!
可想而知,2007年大牛市里顶点来临之前发出的基金,是多么被寄予厚望!
但是!
这国泰金鼎接下来的走势怎么样?长期表现到底有没有不负众望呢?明天我们继续细看这只13年老基的后续表现!
基础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