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有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本不该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化学名词)
化学专有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本不该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化学名词)进入我们生活中的化学名词应该还有很多,上面提到的这些,最该归为不要进入生活的。可很不幸,这些东西,依然进入我们生活,依然在入我们之口,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我相信科学的本意是用来造福人类的,在被利益所左右之后,很多东西已经由不得当初发明的人了。
这两天又学会了一个词:氨甲环酸。起因是有网友发现,在云南白药牙膏中,发现了具有止血功能的处方药——氨甲环酸 。有人质疑把凭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加到日常使用的牙膏中到底合适与否。
我是从五六年前开始用云南白药牙膏的,感觉效果还可以,部分原因也是相信国家保密配方这块招牌。白药牙膏的广告宣传是富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是品质国货。一经推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把原本价格普遍在四五块钱的牙膏,一下子提高到了二十多块,我们为保密配方买单也无话可说。话再说回来,添加化学药成份,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我们是无话可说的。唯一遗憾的是,我们为之骄傲的保密配方,神奇的中药,在我眼中少了些神秘感。如果止血靠西药处方药,有什么理由打着中药保护品种的旗子呢?说到这,想起昨天晚上回家路上,听到一个卖手工馒头的给一顾客介绍,他的馒头能软化血管,减肥,我差点笑喷了。馒头除了能治肚子饿,没听说过能干别的。我自己是一直力挺中医药的,但是中医药真的让人玩坏了。
说过了氨甲环酸,又想起十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这又是一个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化学名词。化学名词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对身体有危害的东西,竟然掺杂在牛奶中进到了孩子的身体。给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以提蛋白检测值,但是,长时间摄入,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仅2008年9月在甘肃省就发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截止到12月2日,累计因为服用加料婴幼儿奶粉,产生泌尿系统疾病的患儿达到了29.4万。这是一个天大的数字,在和平的年代,被黑心的厂家用血的代价,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拗口的化学名词——三聚氰胺。
还有苏丹红事件,这事儿是英国人首先发现的,2004年6月,英国在超市中的有些食品中,发现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一号”色素。2005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通知,要求清查国内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防止含有苏丹红的食品在市场上销售。结果不幸的是,2005年3月4日,北京在亨氏辣椒酱中检验出了苏丹红成份,湖南长沙在辣萝卜里也检验处苏丹红成份。2005年3月15日,在肯德基的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的调料中,发现了苏丹红成份。这些事件让我们对进口食品的评价客观了很多,原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止中国有。
进入我们生活中的化学名词应该还有很多,上面提到的这些,最该归为不要进入生活的。可很不幸,这些东西,依然进入我们生活,依然在入我们之口,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我相信科学的本意是用来造福人类的,在被利益所左右之后,很多东西已经由不得当初发明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