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潇潇洒洒度一生(扔掉方能一身轻)
人生在世潇潇洒洒度一生(扔掉方能一身轻)当天未及深聊,有事各自分手。我们又说了一会儿话,不过,要想活得不沉重,不累,除了客观因素外,从主观讲,恐怕也是有原因的吧?小伙子点头称是。
那天遇见一邻居,我俩坐在楼前,闲聊。
小伙子说,詹老,不知咋的,最近这几年,
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沉重,每天活得特别累!
我说是吗?你说这话,我相信。
不过,要想活得不沉重,不累,
除了客观因素外,从主观讲,恐怕也是有原因的吧?
小伙子点头称是。
我们又说了一会儿话,
当天未及深聊,有事各自分手。
回到家里,坐电脑前,打下如下文字。
一个人,活得太沉重也好,活得特别累也罢,
肯定有客观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原因,
但是,从很大程度讲,根本原因,还出在自己身上。
仔细想想,我们身上,背负了多少没用的东西?
面子,关系,名誉、地位……
有形的,无形的,用得着的,用不着的……
咋不痛痛快快,将这些劳什子扔掉呢?
扔掉方能一身轻,潇潇洒洒过一生哪!
不说道理了,讲一故事吧。
五十年前,我与老伴杨乔相识,
我在县文化馆当美工,杨乔在郊区公社当播音员。
那天傍晚,送杨乔回公社,
杨柳依依,春风拂面……
我俩沿着县城外小河边,一边散步,一边聊起今后的打算。
我们约定,今后,不管前途如何,
谁干得更好,另一人就全力支持!
婚后第四年,适逢全国恢复高考,
杨乔虽然带着三岁孩子,却全力支持我上大学。
复旦四年,毕业分配,到了经济日报社。
第二年,承蒙领导厚爱,杨乔调来北京。
杨乔对我说,这下总算团聚了!
只要我们在一起,我全力支持你,
别的一切,都可以放弃!
此后,杨乔安安心心,在群工部做分发来信和来访接待工作。
——曾经上了数月的函授大学,不再上了。
——曾有的调动和升迁机会,婉言谢绝了。
——曾经爱好的文字写作,只是偶尔写写。
直至55岁退休,带回家的,是一把旧剪刀,
以及拇指和中指磨出的的老茧!
杨乔舍弃了很多她本应得到的东西。
她得到了什么呢?
丈夫的不断努力与上进,
儿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个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没有舍弃,能有这一切吗?
当然没有。
回忆及此,杨乔说,我觉得值了,一点不后悔。
由小家再往大了说吧,扔掉方能一身轻,这道理普遍适用。
就说所谓当官吧,
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什么?
不就是把权力看得太重太要命,牢牢攥在手里,舍不得扔掉吗?
事无巨细,啥事都要插手,整天没完没了,忙忙碌碌,
自己累得要死,效果却并不见得好!
这是何苦来!
记得在经济日报当副总编时,
年轻编辑有一说法,最愿意跟老詹上夜班。
何也?是老詹慷慨大方舍得掏钱请吃宵夜?
还是老詹幽默风趣说说笑笑比较平易近人?
非也非也。
皆因跟着老詹上夜班,效率比较高,
每天回家相当早,睡眠也比较充足。
我的方法,非常简单,只8个字,
那就是“大胆放权,各负其责”。
上班以后,做编辑的,把各自版面和文字都收拾好了。
当主任的,负责各版协调以及新华社稿件的及时处理。
我这带班副总编嘛,只管各版头条,再改一改新闻标题。
有好心人劝我,詹总呀,为啥不把各版文字从头到尾再看一遍?
这样不可以更好地防止差错,您也少犯些错误,今后是不更容易进步吗?
我说谢谢你,提醒得很对,
但是对不起,我不会也不应该这样做!
你想嘛,文字从头到尾读一遍,那是各版编辑的事呀,
我这值班老总,何必还要管呢?
倘若你不放心,各版再读一遍,
一来,夜里七八个版,得耽误大家多少时间?
二来,从此养成习惯,编辑们肯定再不细看,
反正有老总把关啦,我们何必再认真!
这不好心办成坏事,漏洞会堵不胜堵,
不反而容易出问题吗?
老詹在海外版当总编辑时,
日常事务,全都放手,交一位副总编辑负责打理,
编辑业务,则由另一位副总编重点操心。
我呢,只关心三件事,
一是重点报道。
二是扩大发行。
三是增加收入。
碰到一些应酬,来了海外朋友,
礼节性见了面,谈完正事以后,
晚上宴请,我会请一位副总编代我作陪,
我则按时下班回家,陪老伴吃饭,
我这样做,自己并不累,副手也愿意,大家都开心。
也正因此,在海外版三年多时间,
成了老詹一生中干得最欢势、心情最舒畅、
效果最显著、活得最潇洒的时期,
至今回想起来,还蛮激动的呢!
生活中,该放手扔掉的事情,真有不少。
盲人因眼不能视而听觉敏锐!
聋者因耳听不听而视力超群!
科学家因心不旁骛而成就辉煌!
艺术家因潜心其中而挥洒自如!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坚持做什么,
更在于他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而将其放手扔掉,
坚持不做什么!
扔掉方能一身轻,潇潇洒洒过一生!
这不满好吗?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有啥舍不得扔掉的呢?
无论什么人,再伟大,再有钱,再了不起,
到了最后,
不也全都得扔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