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是一个不容易被说服的人(你要像我一样卑微才能成功)
当你是一个不容易被说服的人(你要像我一样卑微才能成功)我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并没有产生任何的波澜,对于老板的服从性测试,如果他不愿意遵守,自然要在未来接受代价,但归根结底这是他的自由选择,我们并无权干涉或是评价。起因在于,他在酒桌上拂了老板的面子,在老板敬酒时,选择了以茶代酒,老板再三劝说,他也不愿喝酒。领导和老板在酒桌上叹了一口气,痛心疾首的说道。图文无关前几天,我老东家的人力总监联系到我,说我指定的接班者,冒犯了老板,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代一代不同的人,不同年代的个体之间,时常出现代际冲突,互相之间在认知上有着很难跨越的鸿沟。
但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像今日这般快速变化的社会,也从未有过今日这般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于是我们发现年轻人开始变得不再一样。
许多人愤怒年轻人的离经叛道、同时也不得不赞叹年轻人的个性鲜明,但在职场中,愤怒者显然多于赞叹者。
“这届年轻人,完了”
领导和老板在酒桌上叹了一口气,痛心疾首的说道。
图文无关
前几天,我老东家的人力总监联系到我,说我指定的接班者,冒犯了老板,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起因在于,他在酒桌上拂了老板的面子,在老板敬酒时,选择了以茶代酒,老板再三劝说,他也不愿喝酒。
我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并没有产生任何的波澜,对于老板的服从性测试,如果他不愿意遵守,自然要在未来接受代价,但归根结底这是他的自由选择,我们并无权干涉或是评价。
不过我却感到很有趣,于是我便询问人力总监,表示没猜错的话,同事们必然是群情激愤,现在已经在公司里各种排挤他了吧?
人力总监说确实如此,但在人力总监看来,这位年轻人,似乎有些不会做人,不过看到老板被怼到下不来台,人力总监最终说道:“挺爽的”。
01 年轻人的威胁
年轻人不一样了,这是我与许多企业领导、老板沟通时所听到的一句话,他们往往会以一种唏嘘的神情说出这句话,但内心却有着隐藏的怒气。
这些怒气并不会隐藏太久,很快他们便会说出接下来的“年轻人完了”、“年轻人不能吃苦”、“年轻人总想要更多的钱”。
所有的“年轻人不一样了”,都不过是一个引导词,领导、老板用这句话将年轻人与自己、自己的年轻时期划清界限。
划清界限后,便是痛心疾首的诉说,表面上尽可能的表现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即使是知道他们在假装,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几份“热切”劲。
但所谓的不一样,并非是堕落或是腐化,而是年轻人在更好的家庭环境与信息环境中生长,有着更加独特、鲜明的特质与技能。
这是一件非常有威胁的事情,许多中年的领导与老板,并不能接受快速变化的世界,面对年轻人时,他们便会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老去。
对年轻人的贬低,是为了防止他们觉醒自己的潜力,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02 我们吃过的苦
年轻人真的不一样了,他们不再对领导与老板卑躬屈膝,用尽一切尊严去争取那些从高层手指缝所流出的利益。
这是许多老板与领导所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曾经不得不卑躬屈膝的生活,才换来现在的人生巅峰。
他们本该享受和自己当年的领导一样的待遇,他们本可以颐气指使的指挥着年轻人不断工作,但他们如前辈一般付出了那些尊严,却没有收获那些回报。
年轻人在丰裕物质中成长,建立了独立的尊严与个性,他们并不再追求几百块的薪资涨幅,因为那相较于高高在上的房价,并无任何作用。
既然他们想要实现的无法通过卑躬屈膝而实现,那么谁又能让他们出卖尊严呢?即使是不断的“被污名化”,对年轻人来说,又何必在乎?
但许多人却在想,我们吃得苦,必须要让年轻人也吃一遍才是。
年轻人不再对领导卑躬屈膝,他们有着专属于自己这个年代的强烈自尊与个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便没有面临任何的风险。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烦恼,如果说官本位,是现如今许多领导与老板所信奉的;那么金本位,则是现如今年轻人所崇拜的。
这或许来自于难以负担的房价影响,使得年轻人或是拼尽全力的想要实现买房梦想,或是干脆放弃梦想,选择“月光”,沉醉在消费的过程中。
这,也并非一件好事。
01 精英主义
现如今的社会之中,似乎刮起一阵精英主义的风潮,许多人认为,这个社会的资源分配规则是公平的。中产阶级之所以成为中产,在于其努力的拼搏,而贫穷者则来自于其懒惰的生活。
于是许多人认为,贫穷的底层人民,是理应承受各种难以忍受的环境与目光,因为这来自于他们的天生懒惰。
而社会中的富人们,也理应享受那些舒适、优越甚至是特权的生活,因为这来自于他们的自我奋斗。
他们将“有钱人”看作社会发展的代表;将“底层人民”看作阻碍社会发展的“蛀虫”,而这种看法,甚至不随他们的身份而转变。
但任何一个深谙世事的人,都不会支持这种观点,因为整个世界的资源分配规则,并不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先天残缺。
相较起富不过三,或许穷才不过三,因为一代代累积的劣势,在三代之内,便可以使一个家庭的基因无法延续,彻底的消亡。
掀起精英主义热潮的人,不过是享受更多的资源与特权,与其处于相同位置的人为其呐喊助威尚可理解。
但不是精英的人,又为何要支持精英主义呢?难道是和前辈一样,为自己铺路吗?
02 金钱的诱惑
金钱,对年轻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力,金钱意味着他们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电子产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更难能可贵的是,获得他们想要的自由。
获取金钱有许多种办法,若是说老老实实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在社会价值交换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筹码”,显然太慢。
这种慢不仅是年轻人出于自身考虑的慢,还有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压力,年轻人不得不在30岁之前,获得属于自己的一隅之地。
这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情,但在精英主义与便捷的信息渠道影响下,许多人年轻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网络中充斥着与他们同龄的“成功者”,他们凭借一次小小的机会,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许多年轻人,崇拜精英,他们甚至于愿意降低薪资或是倒贴费用,只为接近那些精英、学习那些精英与成为那些精英。
这并非是一件坏事,但也绝非好事。
崇拜、学习、接近那些有着非凡能力的人,可以使年轻人获得更好的眼界与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却并非是一件完全的好事,因为这社会中既有包装出来的“伪精英”,也有不怀好意的“骗子”。
前些年的各种提升课程,似乎只需交上报名费,学生便可以触摸到财富自由的门槛,最终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年轻人需要学习,但要在看清这世界本质的前提下学习;年轻人需要赚钱,同样也需要看透财富分配的本质。
01 本质
生产力的提高可以使我们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但生产力并不会无限提高,每当生产力的提高停滞时,则会产生许多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在任何的企业、组织之中,或许在某些上升期,表现出了资源的“无限性”,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持续的体验企业资源总量增加带来的“快感”。
但一个企业、组织无法永远的持续高速增长,当总量停滞时,现有的资源分配方式,则会受到挑战。
每个人都想要在保留自身资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获取到更多资源,而这并无法通过合理的互换进行。
在这个时候,任何的人的资源增加,必然是以一种零和博弈的形式存在,增加的同时必然会有人因此受损。
02 替代
我们将这种思维,延续到社会中,想要获得金钱、地位与成功,或许需要对“精英”进行模仿与学习。
但想要成为“精英”,靠的却并非是付以学费,而是从他那里得到利益,这意味着我们的每一笔开销,每一笔为了模仿他们而产生的消费,都需要计算成本,考虑回报。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那些资源正在高速增长的领域,通过互惠行为获取到最大化的利益回报。
但无论如何,我们作为一名职场人,如果想要获得普世价值上的成功,需要的不是赚钱,而是想尽办法赚到更多的钱。
计算成本、计算回报,学习、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他们,而是替代他们,这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