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通辽红色教育基地考察心得(对贵州红色研修)

通辽红色教育基地考察心得(对贵州红色研修)会议期间,红军领导集体决定攻打打鼓新场,只有毛泽东一人持反对意见,而且为了坚持自己的意见,被免掉了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一职,但毛主席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持从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其前途命运出发,讲政治、顾大局,放下个人情绪,于35年3月10日深夜提着马灯步行两公里去找周总理,说明自己的分析和主张,终于获得了支持,取消了作战计划。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关键时刻又一次挽救了党和红军。苟坝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直至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苟坝会议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毛泽东同志在会议苟坝会议时指出:“一个人有时胜过多数人,因为真理在他手里,不在多数人手里。”通过苟坝会议,我们可以借鉴到如今的政治实践中,是民主多一点,还是集中多一点,什么事情上多一点民主,什么情况下多一点民主,这就是要把握好民主集中制的“度”的问题,只有把这个“度”把

前段时间,参加了贵州的红色研修活动,先后参观了麒麟洞、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花茂村、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园、贵阳博物馆等,我满怀对中国革命先驱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使我深刻体会当年峥嵘岁月下革命前辈们的运筹帷幄,感受红军将士们忠于革命的坚定信念,作为中共党员,深感光荣和自豪。

此次贵州的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下面将研修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息烽之火永不息——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是我们此次红色实践之旅的重要一站,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秘密监狱,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00余人,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家人、小萝卜头母子等一千多名爱国志士被囚禁于此。这里还有一个耸人听闻的地方叫“猫洞”,站在这,听到解说员的讲解,内心被深深地震撼,感叹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愤慨国民党惨无人道的刑法。面对那些狰狞的刑具,我不敢相信,冠冕堂皇的中、义、孝、和……再多的谎言贴满额头,真相依然丑陋。我不信,坚硬的木笼、烧红的烙和钳,能抽掉信念的骨头。

学习到这,我深感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之拼搏呢!

“革命转折地,危难识英雄——遵义会议旧址”

1935年之初,中央红军血洒湘江,在围追堵截下强渡乌江,占领了遵义城,在一败再败的氛围下,召开了中共历史上称得上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会场虽然是当时遵义城最好的宅子,国民党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据说建筑的彩色玻璃由法国进口,但参会人的心情却十分沉重。会议围绕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现在想想如果不是遵义会议,就不会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如果一味打“城市战”,按当时的情况是不会取得成功的,现在的美好生活也将不可能存在,感恩党当年的英明决策。遵义会议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也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苟坝挽狂澜于既倒——苟坝会议”

会议期间,红军领导集体决定攻打打鼓新场,只有毛泽东一人持反对意见,而且为了坚持自己的意见,被免掉了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一职,但毛主席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持从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其前途命运出发,讲政治、顾大局,放下个人情绪,于35年3月10日深夜提着马灯步行两公里去找周总理,说明自己的分析和主张,终于获得了支持,取消了作战计划。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关键时刻又一次挽救了党和红军。苟坝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直至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苟坝会议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毛泽东同志在会议苟坝会议时指出:“一个人有时胜过多数人,因为真理在他手里,不在多数人手里。”通过苟坝会议,我们可以借鉴到如今的政治实践中,是民主多一点,还是集中多一点,什么事情上多一点民主,什么情况下多一点民主,这就是要把握好民主集中制的“度”的问题,只有把这个“度”把握好了,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通辽红色教育基地考察心得(对贵州红色研修)(1)

“赤水四渡解倒悬——四渡赤水”

在研学途中,其中最让我振奋的便是被称为长征途中的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之战,连世界顶尖级军事家都为之赞叹。四渡赤水的具体史实在这不做赘述,这样战役使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它是我军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摆脱优势敌军追堵拦截的光辉战例,也是毛泽东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尤其在茅台镇三渡赤水河,对于保证整个战役的全胜,发挥重要作用,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次“红色之旅”对我而言不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是党性和思想的一次重大洗礼。在重温党的这段伟大历史的过程中,每到研修基地,不乏看到父母带着子女、老师带着学生、长辈带着晚辈,争先恐后地进行参观浏览,欣慰的是能够感受到人们对红色精神和信仰的传承。

通辽红色教育基地考察心得(对贵州红色研修)(2)

短暂的研修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谢贵州师范大学研修基地用心设计的研修形式和路线,丰富的研修内容,更感谢领导为大家争取的宝贵的研修机会,在学习中沉淀了自己,更加坚定我们的政治信念,更好地投入到我们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