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机拥有量(击毁1100架德国飞机)
苏联战机拥有量(击毁1100架德国飞机)关于库班空战双方的损失,各方数字不一。目前,较为通用的说法是德军损失飞机1100余架,其中在空中被击落的超过800架。而德军方面宣称在空战中击落苏军战机780架,自己损失是42架Bf109被击毁(各种原因),58架受伤(各种原因)。当然,一般认为苏军损失还是大于德军。或许,双方都在统计数据上玩了一下“春秋笔法”。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在战略上苏军取得了这一区域的制空权。1943年2月,苏军利用在敖德萨和克赤地区登陆成功所积累的经验,在地面部队进攻的同时,用登陆特遣队在德军后方登陆,意图通过前后夹击的方式击破德军在塔曼半岛的防御。苏军的登陆部队成功占领了一块占领一块宽4公里、纵深2.5公里的登陆场,将其命名为“小地”。德军对此非常惊恐,调集4个步兵师,2.7万人在大批飞机支援下试图消灭苏军登陆场。苏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是在德军空军近千架次的高强度打击下,4月18日苏军前沿防线被突破。期间苏联空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军第六集团军被全歼,而进攻高加索的德军A集团军群则撤退到了塔曼半岛。但是德军并未放弃继续进攻高加索的企图,驻守塔曼岛的德军任务是保住向高加索进攻的桥头堡,于是该地的德军修建了“蔚蓝防线”,试图在塔曼半岛长期驻守。
塔曼半岛的德军对苏军来说简直如鲠在喉,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南线的苏军,让苏军无法集中兵力在西线展开攻势。因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拔掉这颗钉子。由于战役发生地是在一个半岛,地形狭小,双方能投入的地面兵力有限,所以双方都把希望寄托于空军。德军在塔曼半岛上部署了约700架飞机,其中不乏德军的精锐空中联队,全部装备新型的BF-109G2/G4型。而苏军则为此次战役专门成立了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司令部,下辖作战飞机约580架,部分部队装备了最新型的La-5战斗机。
1943年2月,苏军利用在敖德萨和克赤地区登陆成功所积累的经验,在地面部队进攻的同时,用登陆特遣队在德军后方登陆,意图通过前后夹击的方式击破德军在塔曼半岛的防御。苏军的登陆部队成功占领了一块占领一块宽4公里、纵深2.5公里的登陆场,将其命名为“小地”。德军对此非常惊恐,调集4个步兵师,2.7万人在大批飞机支援下试图消灭苏军登陆场。苏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是在德军空军近千架次的高强度打击下,4月18日苏军前沿防线被突破。期间苏联空军竭力支援登陆部队,但是由于德军的基地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与塔曼半岛,距离库班地区大约有50-100km的距离,而苏联空军的驻地是克拉斯诺达尔,距前线则差不多有150千米。导致苏军出动架次仅有300多架次,而且在作战空域停留时间较短。无法阻止德国空军对登陆场的打击。面对这种情况,苏联最高统帅部果断向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司令部增兵,调来了调拨轰炸航空兵第二军、歼击航空兵第三军、混成航空兵第二军和歼击航空兵第282师。苏军战机出动频率增加到900架次,用数量优势抵消了距离劣势。苏德双方空军围绕“小地”登陆场开始了一次争夺制空权的大战。最终苏军虽然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是成功保住了登陆场。
在这个前提下,4月29日,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发起了又一次对“蔚蓝防线”的进攻。苏德双方空军都竭尽全力支援己方地面部队并阻止对方空军对己方的空袭。自4月29日至5月10日的12天内,双方出动架次高达5000架次。苏联损失更大一些,但是确保了苏联北高加索方面军成功突破了克雷姆斯卡亚地区这一德军重要防御节点。5月26日,德军来自克里米亚与南乌克兰的增援部队赶到,德军遂发起大规模反扑,德国空军自5月26日中午开始,在三个小时内出动了超过1500架次的飞机,在5月27日出动了2758架次飞机,对苏军地面部队的机动部署与进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面对这种情况,苏军选择停止进攻,空军着重保证已攻占区域的制空权,一方面保持白天对德国轰炸机驱离并掩护地面部队,同时在夜间出动轰炸机对德军在库班地区的机场进行夜袭。在数日的白天空战晚上夜袭的战斗后,德国空军的出动数量有所降低,苏军再一次夺回了战场上的制空权。1943年6月,苏德双方的视线都开始集中到库尔斯克凸角地区,高加索地区的战斗也逐渐停止。
关于库班空战双方的损失,各方数字不一。目前,较为通用的说法是德军损失飞机1100余架,其中在空中被击落的超过800架。而德军方面宣称在空战中击落苏军战机780架,自己损失是42架Bf109被击毁(各种原因),58架受伤(各种原因)。当然,一般认为苏军损失还是大于德军。或许,双方都在统计数据上玩了一下“春秋笔法”。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在战略上苏军取得了这一区域的制空权。
库班空战证明,在经历了卫国战争初期的失败后,苏联空军及时调整了组织架构,淘汰了落后的作战装备,更新了全新的作战理论,加上血与火的磨炼。1943年的苏联空军已经开始具备与德国空军在正面战场上争夺战术制空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