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创新之城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共建共享绿色生态之城)

创新之城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共建共享绿色生态之城)   小公厕连着大民生。近年来,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一座座老旧公厕得到改造,新增了扶手、烘干机、地吹风等设施;在人流密集处,漂亮的新公厕也应需而建,成为点缀在新区里的独特风景。   解决“关键小事”提升新区城市文明素养   与此同时,新区强化科普宣传,在各地开展垃圾分类宣讲,着力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值得一提的是,新区还推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小区和市级示范小区创建工作,树立优秀典型,拉动新区整体的垃圾分类工作。截至6月底,新区已完成115个定时定点小区创建工作,推进完成率达到84.5%,同时申报市级示范小区创建验收27个,完成示范创建验收25个,创建成功率92.5%,整体情况良好。   此外,新区分类办与各街道合作配合,通过督查加自查,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执法保障。区分类办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各街道开展督查工作,同时各街道开展自查,通过设立红黑榜、提交报告的方式从严管理。从4月份至今,新区

   推广垃圾分类 引领生活新时尚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的生态方式深入人心,垃圾分类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成为大家口中的高频词汇。新区更是“紧抓潮流”“内外兼修”,推进数字赋能、宣传推广、检查督导等工作,让垃圾分类入脑更入心。

   在义蓬街道搭建的垃圾分类大数据系统上,垃圾的投放总量、清运车行车轨迹和分类效果等情况均可通过屏幕数据一一展现。“通过系统,我们可以实时掌握垃圾分类的各项动态,及时纠正居民的垃圾分类误投行为,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义蓬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如此场景,仅是新区创新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推广和普及垃圾分类,新区成立垃圾分类办,进行专项专管,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在区分类办带领下,各街道村社以辖区为阵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新湾街道推出“6 X”垃圾分类创新举措,布局6个垃圾分类点位并以社区名义招募志愿者;河庄街道针对流动人口多的实际,实行出租房“旅馆式”管理;前进街道推广“三丰模式”,引进垃圾分类智慧系统,实现辖区源头分类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

   与此同时,新区强化科普宣传,在各地开展垃圾分类宣讲,着力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值得一提的是,新区还推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小区和市级示范小区创建工作,树立优秀典型,拉动新区整体的垃圾分类工作。截至6月底,新区已完成115个定时定点小区创建工作,推进完成率达到84.5%,同时申报市级示范小区创建验收27个,完成示范创建验收25个,创建成功率92.5%,整体情况良好。

   此外,新区分类办与各街道合作配合,通过督查加自查,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执法保障。区分类办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各街道开展督查工作,同时各街道开展自查,通过设立红黑榜、提交报告的方式从严管理。从4月份至今,新区累计收到各街道报送的自查报告18份。

   垃圾分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接下来,新区将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以更高标准和要求推进新区整体垃圾分类工作,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新区新时尚。

   解决“关键小事”提升新区城市文明素养

   小公厕连着大民生。近年来,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一座座老旧公厕得到改造,新增了扶手、烘干机、地吹风等设施;在人流密集处,漂亮的新公厕也应需而建,成为点缀在新区里的独特风景。

   “新建的厕所环境整洁,比以前的好太多了。”在前进集镇,王大爷对新公厕竖起了大拇指。十多年前的公厕还是一字排开式的蹲位,在最后一个蹲位上方才有简单的水箱,人们拉动水箱侧面的绳子进行冲水。“水不够的话,还不一定冲得干净。”随着公厕条件的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让王大爷赞不绝口的公厕位于前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旁,与集镇各店铺距离不远,是前进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厕之一。这是前进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工作人员想方设法腾挪空间,为居民新建的。厕所周围还种植了竹叶松、灌木、阶前草等绿植,并聘请专业工作人员定期修剪、养护。整治之后,从前脏乱差的角落变成了街头一景。

创新之城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共建共享绿色生态之城)(1)

   不仅仅是前进街道,这样“高配置”的公厕在新区随处可见。义蓬街道以五星级标准打造义盛村一处公厕,运用白墙黛瓦仿古的徽派设计为公厕增色,整个建筑造型美观新颖、清新脱俗;在河庄街道,公厕的第三卫生间设备格外齐全,不仅有无障碍坐便器,还设置了儿童坐便器等,专门为残疾人士和幼儿如厕提供便利。而儿童折叠座椅、多功能台等设置,更为带着婴幼儿出门的妈妈们带来了方便;新湾街道坚持数字赋能,在公厕外墙上安装智能监控系统,把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指数、如厕人数显示在屏幕上,避免大家一间又一间寻找厕位……

   据悉,不少新建公厕还采用了装配式。通俗来讲,新公厕就是一座可以“走路”的公厕。工作人员可随时根据地块利用价值和使用人数来进行拆卸、移动,操作简单方便,建设速度快,且更为环保。

   城市环境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座设施完备、美观整洁的公厕,就像一扇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新区建设更趋人性化、城市化的最好注脚。

   打造天然氧吧 拉高新区生活品质

   夏日的阳光洒在湖面上,为一湖清水镀上金辉,微风拂过,湖水微皱,散出粼粼的波光。随着生态建设和城市配套设施的不断跟进,位于新区核心区块的东沙湖已蜕变成了继西湖、湘湖后杭州打造的又一大湖景公园,这充分展现着新区“原生态、现代化、国际化”的崭新风貌。

   从人迹罕至的“野湖”到新区市民“家门口”的生态公园,东沙湖的生态环境已焕然一新。从步道入口走进东沙湖,蜿蜒的石子路纵深而去,树木的遮挡让阳光变得不再刺眼灼热,沁人的微风扑面而来。湖畔的步道干净隐蔽,不见任何落叶和垃圾,令人感到安心和舒适。这里还是许多小动物的栖息地,你偶尔会看见树林中有几只机灵的小麻雀探头探脑,湖面上有一两只野鸭在嬉戏打闹,甚是有趣。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原先的东沙湖老树苇塘、蚊虫遍布,没有什么人来,也没有什么可以观赏的,现在的东沙湖美丽动人,一到傍晚就有不少居民前来散步健身。

创新之城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共建共享绿色生态之城)(2)

   作为新区的“生态宝地”,东沙湖还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据悉,东沙湖防洪调蓄湖工程涉及用地45.8公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护岸7400米、闸站1座、节制闸3座,湖区开挖120万立方米,以及水质监测及自动化控制工程等,估算总投资约11亿元。

   以东沙湖区域为核心,东至头蓬快速路,西至靖江路,南至艮山东路,北至江东一路,这一块区域在东沙湖建设项目动工之初就被新区定位为产城融合示范区,集科研智创、中央配套、生态人文三大功能,融合办公、文化、教育、商业、娱乐、生活等多元服务。

   如今,东沙湖周边的商业购物中心、居民住宅区拔地而起。漫步在东沙湖畔,一面欣赏波光粼粼的一湖碧水,一面感受现代商业带来的“摩登”感觉。假如你生活在东沙湖核心区,可以设想这样的未来生活场景:乘坐地铁轨道交通到达江东区块办公,休憩期间沿湖漫步解压,休息日去宝龙城市广场或是龙湖天街休闲购物……

   从规划到基本建成,东沙湖这片区域的发展脉络也体现了新区对生态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视和初心。如今,东沙湖已成为新区版图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而新区也正朝着建设全省一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稳步前进。

   “脏乱差”的死角 变身人人向往的生态公园

   说起绿水青山,不少前进人都会想到蝴蝶谷花海生态农林公园,那是一个有“山”又有“水”的地方。

   蝴蝶谷花海生态农林公园位于钱塘新区前进街道,是前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它位于前进集镇区域,毗邻三丰村、前峰村、前新福苑等村、社区,是5万新老前进人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公园占地面积约60亩,园内各类雕塑点缀其中,环形游步道曲径通幽。在谭阿姨看来,蝴蝶谷花海生态农林公园是前进孩子近在咫尺的儿童乐园,“公园面积大,游戏器械多,孩子很喜欢。”公园西侧的缓丘设计就是园内之“山”,该缓丘体积不大,颜色却颇有设计感,自上而下色彩多变、层次分明,宛如纹层交错的沉积岩。

   “山”边就是“绿水”。供居民漫步的木栈道之下是成片的草皮,游步道边上则种植了各类灌木、乔木。到了下雨天,草地成了前进天然的蓄水池。倘若碰上雨势较大、雨季的时候,草地就成了湿地,积起一汪清亮的雨水。

创新之城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共建共享绿色生态之城)(3)

   “有这样好的环境离不开前几年的前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几何时美丽的蝴蝶谷花海生态农林公园还是一片废弃的苗木地和垃圾填埋场,这里杂物乱堆、恶臭四溢。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前进街道精心谋划布局,通过清运垃圾、救治苗木、补种植被、配套设施等,将脏乱差的垃圾场改成了人人称赞、受群众欢迎的生态环保“绿肺”,成为今日前进的“金名片”。

   “来前进的第一天我就去看了蝴蝶谷花海生态农林公园,环境优美!”今年上半年,江雅苑公租房小区迎来了500余户新住户,其中大部分都是前进工业园区的企业职工。近年来,随着街道整体环境的提升、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新前进人选择把家安在前进街道。这标志着前进街道在从工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前进街道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街道整体环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指导,推进街道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让绿色成为当地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