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如何控制脸书(扎克伯格拒绝拆分脸书)
扎克伯格如何控制脸书(扎克伯格拒绝拆分脸书)(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FTC)自去年三月“剑桥分析”丑闻以来,公众便深陷被Facebook掌握和泄露隐私的忧虑之中,Facebook及扎克伯格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对Facebook联合创始人Chris Hughes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是时候拆分Facebook了》作出了较为激烈的回应,反驳说拆分对于解决问题“不会有任何帮助”,并称Facebook“在安全上的投入比任何一家社交媒体都多”。Chris Hughes在文章中列举了Facebook在隐私、安全、假消息、极端言论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改变Facebook的垄断地位,改变扎克伯格一人掌控整个商业帝国的现状,因此必须由政府介入,拆分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三大核心社交和通信平台。Facebook创始人合
撰文 新京报记者 徐悦东
实习生 李颖
近日,身处舆论漩涡的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对Facebook联合创始人Chris Hughes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是时候拆分Facebook了》作出了较为激烈的回应,反驳说拆分对于解决问题“不会有任何帮助”,并称Facebook“在安全上的投入比任何一家社交媒体都多”。
Chris Hughes在文章中列举了Facebook在隐私、安全、假消息、极端言论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改变Facebook的垄断地位,改变扎克伯格一人掌控整个商业帝国的现状,因此必须由政府介入,拆分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三大核心社交和通信平台。
Facebook创始人合影,左起依次为:Dustin Moskovitz Chris Hughes,Mark Zuckerberg。
自去年三月“剑桥分析”丑闻以来,公众便深陷被Facebook掌握和泄露隐私的忧虑之中,Facebook及扎克伯格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FTC)
就因泄露隐私对Facebook处以30亿-50亿美元的罚款。皮尤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用户对Facebook的信任度不断下降,他们通过调整隐私设置、暂停使用和卸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不同年龄段用户对Facebook采取的措施,数据来自皮尤调查中心。
在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攫取个人数据的行为无所不在,手段也是史无前例的丰富和精致,个人隐私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中越来越无所遁形。以Facebook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用户的海量信息,并以此盈利,而每个被占有隐私的个体成为了新形式的数字劳工——自己的数据和信息成为科技巨头的资本和权力,最糟糕的是我们似乎还对剥削者形成了依赖。
种种迹象表明,现状已经与“互联网之父”Tim Berners-ee构想的“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相去甚远,“信息孤岛”和商业垄断使得互联网日益封闭专制,人们正在成为“脸书斯坦”
(Facebookistan,意味脸书的独裁国)
的国民。但即使目前公众对隐私问题的担忧和抗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法案和政策来限制企业对数据的掌控,这些既得利益者仍然不会轻易罢休——Facebook一次又一次地发生数据泄露的丑闻,挑拨大众的神经,掌门人扎克伯格依然坚定地、毫无愧色地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为什么以Facebook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屡教不改?这关乎激烈的市场竞争,关乎金钱和权力。
电影《Facebookistan》海报。
竞争而非垄断是Facebook不当行为的驱动力
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批评Facebook的主流声音:一种是指责Facebook是现代垄断者,在其行业里扼杀了竞争;另一种则是它和它的竞争者一样,更像是现代的烟草公司——公司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军备竞赛,不顾社会成本地发展能促进数字成瘾和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技术。
Chris Hughes的评论文章实际指向了后者,竞争而非垄断,才是Facebook不当行为的驱动力。他描绘了一个本来正常的、富有思想的,但被市场竞争变成“疯狂的国王”的扎克伯格,Hughes写道:“竞争驱使马克这些年来不断收购其他公司,包括2012年收购Instagram和2014年收购WhatsApp。”同样是为了竞争,扎克伯格才抄袭Snapchat的创新之处,牺牲用户的隐私来换取更精准的广告推送,设计能使人们花更多时间停留在平台上的算法。作为垄断者的Facebook会比作为竞争者的Facebook更有兴趣去改变自己的问题。
但Hughes提出的解决方案——拆分Facebook,显然与他所分析的原因相矛盾,Hughes认为拆分后,人们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不过,Vox创始人Ezra Klein认为,这会引起更多的市场竞争,虽然确实有一定好处,但也会继续加剧这些社交媒体攫取我们注意力和数据的战争,会激励更多的不道德行为。例如Twitter评估了竞争后用算法创造了一个如此“有毒”的言论空间,YouTube创造的算法成为了极端势力手中强有力的武器,Instagram比Facebook更具吸引力的原因正是它善于令人上瘾......
Ezra Klein认为问题不在于如何释放社交媒体行业的竞争,而在于如何控制它,Facebook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就是这一产业太重要了,我们不能就把它丢给市场。因此,我们需要外力的介入,来保证市场竞争服务于社会需求,而不是单纯服务于市场本身。
数字资本主义将“监控”变成产业
自古以来,隐私权就与经济地位挂钩,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价值理论,转变了过去的隐私经济学。现如今,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对大众监控的成本大大降低,两种资产的价值猛增,一种是注意力,另一种便是人们的数据。于是有条件监控用户的公司正在竞相将这些资产的价值最大化,“监控”甚至成为一个产业。
资本是逐利的,利润最大化是它的唯一目标。1999年,美国传播学学者Dan Schiller就指出:“在扩张性市场逻辑的影响下,因特网正在带动政治经济向所谓的数字资本主义转变。”现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都是通过监控攫取财富,它们将尽可能多的追踪器、电子设备和屏幕放进我们的家里,尽量无限接近我们的身体。
各种可以用于监控的电子设备。
海量的数据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个人的一切隐私都可以变现,企业利用用户隐私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从广告商那里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数据营销公司Acxiom说他们通过将特定的人与更大的人群进行对比,以此来做出消费预测。例如,他们会先找到那些购买了S.U.V.的人,接着看看你是否住在相似的地区,或者你和他们是否年龄相仿、拥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如果你和他们相似,Acxiom就会判断你很有可能购买,以此来对你进行广告投放。 Facebook、google、Amazon等等,无一不是依靠这样的商业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广泛的隐私权从来不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内,“隐私”可以等同于富有,大部分人只拥有极少的隐私。农民和奴隶等下层人民通常要和其他人待在一起,有时甚至与动物共享空间,他们总是处在监视或限制之中,只有富人才能拥有自己的房间以存有隐私。
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中产阶级的诞生,许多人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获取能保有隐私的经济基础,直到这时隐私才扩展到大众之中。人们有了不被监视的权利和独处的权利。每个人可以待在他的“城堡”里,每个饮酒者可以待在他的酒吧里,每个工人可以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每个孩子可以待在自己的卧室里......私人的物理空间创造了每个人对隐私的期待和实现。这时,资本主义站在隐私一边。
由此可见,隐私并不是天然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谁拥有隐私取决于谁拥有金钱,而今天,隐私的前提改变了。在监控成本降低之后,资本主义就换边站了,财富的掌控者再也不需要隐私的扩展,反而致力于对隐私的破坏。我们见证了注意力经济和社会学家Shoshana Zuboff 称作“监视资本主义”的崛起。
更糟糕的是,这种“监视资本主义”正在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披露了电子商务巨头Amazon利用AI监控员工的细节,迫使员工在流水线上一刻不停地为其工作,并且自动解雇“偷懒”的员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Tim Wu 在《注意力商人:进入我们头脑的史诗级斗争》
(《The Attention Merchants: The Epic Strugg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
一书中警示说:我们正在变成农奴的路上。
《The Attention Merchants: The Epic Strugg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作者:Tim Wu,出版社:Atlantic Books,2017。
圆形监狱中的“数字化生存”
除了个人隐私带给企业的巨额利润之外,由此带来的权力更是令这些企业欲罢不能。著名哲学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景敞视主义的权力运行机制,通过网络化的监视和规训来实现权力的微观化,将权力变得无孔不入,而这些科技巨头们就正在使用这样的权力技术来实现“数据独裁”。
全景敞视主义脱胎于边沁所提出的圆形监狱意向:一个环形建筑,高墙上一间间囚室鳞次栉比,呈网状分布;中心是一座装有强光灯的瞭望塔,塔上一圈的窗户正对着四周的囚室。强光照射下,囚室里的人如同舞台上的演员,茕茕孑立,无处遁形;逆光作用下,瞭望塔幕后的监视者却无法被辨别。在圆形监狱中产生了微妙且不对等的权力关系——监视者处于一种毋庸置疑但却又十分隐蔽的权力位置,向被监视者行使权力与规训,但后者对此毫无办法。
圆形监狱。
科技巨头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最精致的隐私条款、最巧妙的页面设计,完成了圆形监狱的搭建。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人的网络数据就是人的一种存在形式,你喜欢吃的美食、你去过的地方、你的政治倾向等等,一切都处于全面监控之下。甚至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人体变成电子终端,这些科技公司可以更直接地获取你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使人完全透明。
在监视的基础上,科技公司还进一步对用户进行规训。Facebook曾一次性清理800多个政治主页和账户,理由是它们散布不实信息和发送垃圾邮件。此举引得人心惶惶,那些在Facebook巨塔的阴影下艰难谋生的自媒体赶紧清理和优化信息,以预防下次轮到自己。
英国《卫报》评论道,Facebook和社交媒体们在尝试像警察一样管理他们的用户免费提供的内容。律师Vera Eidelman说,Facebook有权实行自己的条款,但这种做法会引起严重的言论自由问题,尤其在社交媒体根据内容“选择性执法”的情况下。左翼网站Reverb Press的主编Edward Lynn将这称为“Facebook监狱”。Facebook利用不透明的算法和不公开的标准,为它的所有用户立法,获得了无上的权力。
为什么道理我们都懂却还是要使用?
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些科技巨头在获取和分享我们的数据隐私,但我们仍然以它们为数字生活的中心。国际消费者和互联网协会最近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和英国做了一个智能设备调查,结果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互联设备很“令人毛骨悚然”,75%的受访者不信任这些设备分享数据的方式。
但是仍有接近70%的受访者说他们拥有一个或更多的互联设备,包括智能家居、健康监测设备和游戏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去年智能设备的销售额增加了25%,而且接下来的四年中这一数据应该会翻倍。语音科技博客Voicebot 3月份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表示他们“非常担心”智能设备带来隐私风险的人,拥有一台智能设备的可能性只比普通公众低16%。普渡大学心理科学系教授Robert W. Proctor说:“那些声称关心安全的人会做很多非常不安全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人们并不信任这些科技公司,却仍然要使用他们的产品呢?
一方面,人们可能并不了解智能设备在收集哪些数据,他们收集的确切内容因设备和服务条款而异。IDC高级分析师Adam Wright表示:“大部分家庭智能设备都会给第一方供应商提供设备的位置、表现、运行状态和用户与它互动的频率。然而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说,事情就变得有些阴暗了。”例如,智能语音设备Alexa
(Amazon产品,在此是第三方)
可能会获取你家里智能灯泡
(在此是第一方)
的数据。
通常来说,弄清楚这些设备在收集什么的唯一方法是阅读他们的服务条款。但正如Adam Wright所说,这些服务协议条款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找到并且模糊不清。互联网协会的互联网技术项目经理Steve 指出,甚至是那些精通技术的人也很难找到并理解这些信息。
Facebook附加数据获取政策节选。
另一方面,人们其实没有那么在乎隐私,他们通常会用隐私来换取便利。“许多消费者已经决定了这就是我们要生活的世界:如果我想获取好处和便利,那我们就要付出代价。”Olshansky说。智能设备可以提供很多实用的功能,例如节约能源、照看婴儿、自动锁门等等,因此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隐私在这些便利面前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然而,科技巨头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并不总是公平的。Wright指出,谷歌、苹果和飞利浦等等可以通过所掌握的海量数据盈利,相对消费者获益更多。同时人们又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无论选择谷歌还是亚马逊的产品,它们都在用相似的方式来收集相同的隐私。
尽管如今科技公司纷纷实行改善措施,政府也在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行业进行整治和规范,可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防止在“温水煮青蛙”中一点一点地失去我们应有的权利。
参考资料:
techcrunch/2019/05/11/zuckerberg-responds-to-hughes/
pewresearch/fact-tank/2018/09/05/americans-are-changing-their-relationship-with-facebook/
nytimes/2019/05/14/opinion/data-privacy.html?rref=collection/seriescollection/new-york-times-privacy-project&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opinion®ion=stream&module=stream_unit&version=latest&contentPlacement=2&pgtype=collection
nytimes/2019/05/07/opinion/google-sundar-pichai-privacy.html?rref=collection/seriescollection/new-york-times-privacy-project&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opinion®ion=stream&module=stream_unit&version=latest&contentPlacement=6&pgtype=collection
nytimes/2019/04/27/opinion/sunday/your-privacy-is-our-business.html?rref=collection/seriescollection/new-york-times-privacy-project&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opinion®ion=stream&module=stream_unit&version=latest&contentPlacement=6&pgtype=collection
vox/recode/2019/5/10/18563895/facebook-chris-hughes-mark-zuckerberg-break-up-monopoly
vox/recode/2019/5/13/18547235/trust-smart-devices-privacy-security
作者 新京报记者 徐悦东 实习生 李颖
编辑 安也 校对 翟永军